报考只是意气用事
时过境迁之际,再回顾起我的考研之路不禁感慨万千。我的本科是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院校里读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四年里常常听说某位同学现在外交学院;或者又有谁已经考了GRE预备出国,想起只是高考的一次失利便让我远远落在他们身后,我心里顿生不平。从那时起我萌生了考研的念头,并且一开始目标便锁定了非重点不考。在专业上权衡半天后,最后我把目标定在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
计划一变再变
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即2003年3月左右开始复习的。针对自己数学基础较好,但英语较为薄弱的自身特点,我决定在学期结束之前采取以英语突破为主,兼顾数学的复习策略。
由于我们大三下期的课程还是颇为紧张,因此一开始我就边背单词,边做阅读理解。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由于我英语只是勉强过了四级,基础知识太过薄弱,所以在单词没有基本掌握的前提下便直接进入阅读理解的环节实在是相当吃力,很多时候一篇阅读做下来只能正确一个,有时甚至是全军覆没。
迫于这种情况,我又调整了复习计划,全心思地扑在单词上,这样基本持续到6月份,我对单词词汇自认做到了烂熟于心,于是我按部就班开始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训练。与此同时,我的数学也已复习得差不多了,西南财大的会计专业考的是数四。因此对于数学我算是比较有把握的,所以没有花过多精力在这方面。
压力让我信心动摇
暑假的时候我报了导航的英语和政治辅导班,上了大概半个月左右的课程,总的来说,参加英语复习班使我获益匪浅。倒是政治,之前没有熟悉课本,以致于听老师讲课好像听天书一般,手握一本大纲不知所措。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真正地感觉到了考研的压力。
9月开学回到学校后,托同学买的西南财大的专业课本等陆续拿到手上。《管理学》、《现代管理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等共计8本左右的参考书让我惊慌失措,原本以为只有区区一门专业课,最多不过两三本书,而现在事实摆在面前,让我不得不去相信,但那时距离考研也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了。我产生了动摇的念头。
虽然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是在继续复习,但是从内心来说,几乎已经对这次的考研不抱任何信心了。之所以还继续坚持下去,一方面毕竟是自己长久以来想要实现的愿望,另一个方面也确实想去参加最后的考试,当是检验自己的水平到底有多少。
抱着这样的心态,最后成绩下来的时候我也没有过多的伤心,272分,不出所料,最差的的确就是政治与专业课。我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失败踩中了“考研三禁”。
考研三禁
1.不明确自己的考研目标。生活是自己的,不能轻易把考研当成一种与他人抗衡的工具或途径,这样考研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因为我考研的动机不是发自内心的,因此成功的几率不大。
2.考研时,选择学校和专业一定要慎重,不能因为热门或者名气大就盲目跟风,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报考前最好能通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专业的学长沟通取经,有许多内幕消息不是通过薄薄一张报考说明上就能轻易获得的。
3.没有在考研初期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不盲目轻视任何一科,也不因为自身擅长某科就忽略该科复习,一定要做到全面兼顾,有的放矢。在复习时,我一味复习公共课,而忽视我最缺乏的专业课,就是我最大的败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