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中国青年报10月11日刊发的《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一文,作为一名从地方院校考入名牌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我心里的滋味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看到专家们说地方院校生源知识面窄、缺乏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差,心里酸酸的,但我又不得不承认,人家的评价中肯有理。我自己也常常想,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的大学生活绝不会再以考研为中心展开。
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我只好上了本省的一所地方大学,所以,一入学我就下定决心,4年后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于是,大学4年,我心无杂念,考研是我的大学主题词,一切都围绕着考研而进行,生活仍然像高中一样三点一线。
英语是决定考研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我的英语成绩很一般,因此,大一大二两年,在其他同学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或是泡图书馆博览群书的时候,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英语上。早晨6点钟就起床晨读;白天上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在下面背单词;晚上的时间也大都交给英语。如此强攻英语,对付考试当然有效。我大一就过了英语四级,大二上学期又通过了英语六级,这样的硕果也让我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
到了大三,我开始全方位投入到考研复习中。我购买了我想报考的那所大学相关专业使用的专业课教材,以其为复习蓝本;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该大学历年的研究生考试专业课试题,总结其命题规律,进行针对性学习。凡是考过的内容,我基本都背得滚瓜烂熟。本校开设的课程,只要和考研无关,我都是应付。
我所学的专业非常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整个大四上学期都安排为实习时间,而这段时间正是考研的最后冲刺阶段。为了保证能全力以赴做最后冲刺,我放弃了实习,只是暑假里象征性地在某单位呆了几天,混了一张实习鉴定来拿实习学分。系里也知道我的实习是敷衍,但不仅网开一面,还在最后考试前请一些专业课老师给我们考研的学生做辅导。
当然,最后的考研成绩还是对得起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我的成绩在报考该名牌大学的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一。这让我在随后的半年风光无限,我的照片和成绩上了光荣榜,本系、学校也都给了我很多荣誉和奖励。我甚是得意,觉得老天不负有心人,自己终于修得了正果。
但很快,我就发现了自己的欠缺。准备考研的日子里,我只知道埋头学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和同学交流,拿到名校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后,我放松下来,开始主动和同学聊天。可聊过几次之后,我沉默了,因为我的视野、我的见识、我的思考力、我对社会的认知,甚至我的专业知识都已经无法和我的同班同学们对话了。尽管这些同学没有考上研究生,没有拿过奖学金,没有六级证书,有些甚至还没过四级,但他们有的阅读广泛、思路开阔、见解深刻;有的从大二起就在外面实习,专业能力强。而我呢,除了一肚子很快就会忘记的已经陈旧的书本知识外,什么也没有;英语虽然拿了六级证书,可除了会考试外,既听不懂,也说不出。
其他几位一心一意考研的同学和我有同感。记得毕业前夕,我和一位也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女同学一起感慨,我们这么考研有什么用,除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外,什么也没留下,也许别人羡慕我们,但我们是真的羡慕那些利用这4年充实了头脑、丰富了内心的同学。
真正读研后,我的不足暴露得更明显。我的研究生导师看完我本科的毕业论文后,给的评语是思维平面,思路狭窄,然后给我了一堆书目,说:你的起点已经比别人低了,以后必须更努力。而我的研究生同学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是让我自惭形秽。全班第一次聚会,大家聊到的一些书籍,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当大学同学羡慕地夸我时,我经常告诉他们,自己其实就像一个爆竹,身体里填充了大量的火药,点燃时虽然发出巨响和灿烂的烟花,但辉煌短暂,剩下的只有一地纸屑,没有任何用处。
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说,大学把学生能考上研究生当成教育目标去追求,是短视的做法;学生把考研当成奋斗目标,是个体选择,他人无法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我想通过一个过来人的体会和感受告诉大家,其实个人只为考研而考研,一切都围着考研转,也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