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朝九晚十钻考研套路 仿高考大搞题海战术
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确认工作已结束,离明年1月的研究生考试只剩下短短的50天时间。尽管最后的统计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从各报名点的火爆场面分析,有人预测今年的报名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超过去年创纪录的170万人次,而且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逐年增加。
现在的考研,有些类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被形容为应试教育的"成人版"。这就让人质疑考生的素质以及他们对某一专业的研究基础是否扎实。在一些学校甚至流传这样的玩笑:"博士生不如硕士生,硕士生不如本科生。"而一些用人单位为避免招收这些"考研基地生",更在招聘中还要查"三代",看看应聘硕士生或博士生的本科是在哪所学校就读的。
针对目前全国的"考研热",面对这一变异的"二次高考"现象,不少教育专家和过来人表示,考研应该因人而异,不应成为千军万马参与的"第二次高考"。
考研成应试教育“成人版”
借套路、题海战术“拆招”研究生考试
上海每年夏季、秋季的考研辅导班都非常火爆,甚至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外地学生。据一些参加过考研班的学生透露,这些辅导班的魅力就在于有能够指明解题套路、押题率高的“名师”,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研究生考试“手到擒来”。
吴林(化名)前年顺利考进了本市某高校社会学专业,她自曝:政治、英语复习经验全凭辅导班教师的指导。复习政治时她把重点押在了一些理论上;而背下英文名篇名句、在每篇文章开头加入一些养眼的词句和谚语来打动阅卷老师,则是她用来应付英语考试的“杀手锏”。
去年考进上海一所名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孙宜(化名)的做法是,按照辅导班老师布置的题海战术要求,从10月起开始猛做习题来应付数学考试,每天一套;然后他从12月中旬开始做了20多套数学试卷,最终他获得了143分的数学高分。
有考纲,没学过的人照样能考上
王超(化名)本科学的是化学,可他去年只用了3个月复习就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的传播学研究生。王超告诉记者,他从来都没有学过传播学,全凭一本传播学专业考纲。他透露,很多学校的网站上都列有考试大纲,里面详细列出考试范围、考查要点、参考书目、还有考试样本和模拟考题。而一所学校在考纲中不但列出8本参考书,还特别注明哪些考试内容在哪本书中。“这样的考纲还真是服务周到,我根本就不用从头认真学起,我把这几本书的重点内容认真背出来,在考试时按照书上的内容一字不漏地抄上,轻轻松松就过了。”
另一名研二学生方临森(化名)也表示,现在的考研难度并不高,尤其是文科,很多专业都会在网上提前公布考纲,指明参考书目和考试范围,本科没有学某个专业的学生花几个月准备也一样可以考上。小方也是跨专业考中国文化史专业的研究生。
大一起就加入考研大军
大一新生小徐表示,自己从小就有志向攻读博士,听今年刚考上研究生的表哥说考研并不轻松,不但要打好专业课基础,还要学好数学、政治和英语,只有多花心思好好准备才能考进理想的学校,为此小徐不但已经制订了一份备考日程计划,而且还向学长预订了一些参考书目和笔记,打算用3年时间认真准备。
还有一名大一学生小朱则非常执着,他表示因为高考一时大意而与心仪的大学擦肩而过,于是他打算报考这所学校的研究生,以圆自己这个大学梦。小朱表示,因为他心仪大学的门槛很高,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非常多,所以他要提前做好准备。为此小朱选择了一个比较冷僻的专业,打算连读3年考研班,从每个辅导班里汲取各位资深教师的精华,一定要叩开这所心爱大学的大门。
高校成了“考研基地”
名牌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研二的小冯所在的20多人的研究生班级里居然有5名本科的同班同学。小冯他们本科就读的是外地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刚上大学的第一天,班级导师就劝说他们,这所大学没有名气,毕业以后很难找工作,他们必须考上一所上海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覆盖”掉本科的历史,以此找一份好工作。而学校特意研究了该校报考人数比较少的历史文献专业,摸透了该系教授的出题思路。小冯表示,在这四年中,他们根本不上专业课,每天就学英语、政治和《中国历史文选》、《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世界史》、《历史研究》等课程,到了大四班导师就像高三班主任一样盯着他们考研冲刺,最后果然班级里有6名同学进入了该大学的历史文献学专业,还有一些同学进入了其他高校的历史文献学专业。
案例1:谈到三年前因为一时冲动而兴起的考研决定,研究生刚毕业的范诚晶(化名)如今还非常后悔。小范原本在南方一家合资公司担任文职,每月有六七千元的薪水,但她当时觉得南方的环境不好,想到上海来读传播学的研究生,毕业后顺利找份好工作。可当她读完研究生后却发现,这三年她并没有学到多少真本领,她除了在杂志上发表过一二篇专业论文外,并没有多少学术成果。
为了找份好工作,小范去年下半年就提前去人才市场投简历,可没想到研究生这个身价并没有让她可以在大把的机会面前随意挑选,反而却成为一块绊脚石。很多公司明确表示不招研究生,而愿意招聘她的公司只愿意给她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这与小范当初的设想差距很大。而此时原先与她一个部门的同事已经升职成为公司的副总裁。
案例2:刘思彭(化名)当年本科毕业后为了逃避就业而选择了攻读研究生。小刘说,三年中他在校园中如鱼得水,与导师讨论学术问题,并经常研究课题。但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时候小刘也再次面对就业压力,小刘去人才市场应聘,可每次面试都因为小刘缺乏社会经验和过度紧张而失败。大半年后小刘才勉强找到一份并不理想的工作。小刘表示,自己始终要面对就业问题,不能把考研当作逃避就业的缓冲。
案例3:就读于化学专业的研二学生叶嘉冰(化名)则认为自己当年读研究生的决定非常正确。小叶告诉记者,他们这个专业本科时学的计算机专业,只是一些基础理论,本科就毕业,总觉得学的东西不够用,一般都是到一些企业做技术人员。小叶说他想多学一点知识,而这2年的研究生学习也让他获益匪浅,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了做研究的能力,等他毕业以后他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往学术道路发展,或者可以到企业、研究所担任研发人员。他告诉记者,除了他之外他本科的同学也纷纷走上考研的道路,他们都觉得理工科学生很有必要通过研究生学习来拓宽今后的自身发展道路。
作者:□潘隽 晨报记者 董川峰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