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近年来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教育价值有所失衡,教育行为有所失范,特别是教育公共投资不足,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等教育公平性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 接连两天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广西代表团上至自治区领导,下至基层干部,对推动教育公平问题都反响热烈。
来自基层的徐钦恒代表说,作为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转移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要转移农民就得重视农民教育。以前教育资源比较偏重高等教育,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得不到照顾,致使上大学的农家子弟越来越少。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在“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实现教育公平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7个农民不吃不喝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7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至少得花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家庭十几年的收入。你说农民的子弟怎么上得起大学?”杨才寿代表算的这笔账在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应。
曹伯纯代表说,以前我们在贫困地区调研时,发现困难群众往往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难以发展生产而贫困;现在不少农民家庭却是因为送子女上学而贫困。要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拖不得、也拖不起。
陆兵代表接过话头:“教育不公,说到底就是教育布局、教育投资、教育师资力量调配不合理所造成的。比如现在的教育资源,绝大多数都投到高校去了,而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少得可怜。所以现在的孩子读书,考高中比考大学还难。这种状况不改变,使青少年过早地走向社会,不仅会影响下一代的素质提高,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和稳定。”
“两基”欠账不知何时才能还清
贺州市市长陈利丹代表讲了他所面临的“难题”。“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攻坚工程的工程款欠账较多,影响了目前的农村教育。前些年,农村税费里还有乡统筹、村提留、教育附加等项目,因此不少县区为了早日达标,向银行举债或由一些老板先垫付工程款,相当于提前用了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附加费。如今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业县、乡、镇的财政收入锐减,一些老板一看势头不对,急着要收回工程款,有的乡村学校甚至被封了。要还这笔欠账,对不少县区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县区70%的财政收入都用来支付老师的工资,再加上其它“吃饭财政”支出,不知得等到何时才能还清这笔欠账。
60%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资源
“现在都在谈素质教育,但在众多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没有素质教育亟需的师资力量,也没有资金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林东池代表说。林东池所在的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只提供中专学历教育,生源素质较低。“以前都是中考成绩好的学生才能上中专、中师,但随着中专学历教育逐步淡出、高校扩招,中考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学生都愿意选择普通高中,希望最终能考上大学。这些年,学校的录取线都在300分左右调整。这样的生源素质,毕业后去中小学当老师,能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吗?”
“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总人口占60%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通过交赞助费、择校费进入高中的平均比例占19.5%,进入城市重点高中的比例则达25.2%。”大学教师出身的甘幼玶代表指出,重点中学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体现,家长和考生趋之若鹜,难免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不少代表提议,应公开重点中学的教育资源,对其收费实行听证。听证代表应具有广泛性,其中家长代表不应少于代表总数的1/2,同时要扩大知情面和参与面,以确保听证会的公开透明。(记者刘光金、庞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