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已结束,许多媒体称考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同比福建增长25.8%,江西增加25%。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占半壁江山。
如此之大的考研热情,是市场需求推动还是盲目学历投资?高校研究生教育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和高校教育专家熊丙奇。
对学术型人才的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还是在博士生阶段
记者:研究生教育是趋向专业化和学术化的教育。随着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日益普及和社会对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后研究生教育应该如何定位?
熊丙奇:确切地说,研究生教育应该分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对待,如果都统一到学术性要求,可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并无效果。我们可以增设更多的非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其招生和培养、考试科目、学习年限、学位论文,都应该与学术性研究生教育不同。
杨东平:研究生教育制度应该改革了。听说要把硕士学位年限从三年减为两年,我认为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制订不同培养目标。理工科专业性学位可以缩短至两年,学术型学位还是保持三年,而文科可以从目前两年半改成两年。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你需要学术型的还是专业型的?两者培养过程和要求是不一样的。
熊丙奇:要改的话,研究生教育入学门槛首先要改。现在的招生制度,对三类学生不很公平:一是语言能力不强的学生,哪怕这个学科很少用到英语。二是外校学生。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是学校出题,对本校学生来说,更容易把握出题重点,也更容易在专业课上拿高分。三是非应试性学生。那些没有时间准备,但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反而会被拒之门外,这在MBA招生中很普遍。
从长远看,笔试加面试的招生录取方式应逐步改为凭大学成绩申请入学方式,也就是说,更进一步降低笔试成绩所占比例。现在,很多学校通过笔试来确定学生录取,考的更多的是识记,导致不少考研学生的大学学习就为了考研,形成新的应试教育。
杨东平:确实如此。在国外,硕士只是过渡性学位,甚至有的国家本科毕业可直接报考博士。以前说本科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研究生,现在又说硕士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博士生,防线一步一步后退。我认为,对学术型人才的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还是在博士生阶段。我们的社会已逐渐把硕士看作比本科稍高一些的文凭,不把它作为一个研究型学位看待,这是大势所趋。
考研缓解了就业难题,大量扩招却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研究生规模扩张,应该有渐进过程
记者:近年来,随着不断扩招,研究生数量日益加大。这对整个研究生教育环境有什么影响?
熊丙奇:5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6.9%的速度递增,在读研究生总数达80万;未来5年,将再增100万。这样的速度,使我不得不怀疑研究生是否会快速贬值。
杨东平:我认为不应该这么大规模扩张,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源是大学本专科生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本专科扩招的规模和速度世界罕见。这些毕业生要寻找出口,于是,就用研究生扩招来分流。因此,研究生扩招,是为了迁就已经造成的被动局面。
熊丙奇:研究生数量的扩张,应该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同步,与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协调。规模过大,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为规模一大,势必投入更多办学资源。可办学资源就目前情况而言,还很不充足。
记者:这个局面的危害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熊丙奇:一个导师带的学生太多,不可能对学生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有学生反映导师无暇指导,或者没有课题,难以学到东西,甚至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加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导师的课题不能很好支撑研究生教育,不少研究生基本处于放养状态,直接影响培养质量。
杨东平:在很多应用学科,尤其是电脑、信息技术、环境设计等市场热门领域,导师利用学生为自己打工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虽然参加一些实际项目也得到一定锻炼,但并未得到应有的教育及经济补偿。如何促进大学的学术氛围?最终还得靠学校教授群体自身的操守、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
研究生就业状况、社会对研究生的认识,均和人才定位有很大关系。如果劳动力市场能建立一种能力导向,整个研究生的教育气氛就会更加健康
记者:目前,就业压力似乎有向研究生群体蔓延的趋势,应该如何应对?
熊丙奇:研究生毕业,就业期望值很高,可就业前景越来越紧张。研究生扩招缓解了本科生就业压力,却加重了研究生就业竞争。
杨东平:研究生就业总的来说不太悲观,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没有出现结构性过剩。很多研究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大城市,如果他愿意离开上海、北京,就没这么难。
熊丙奇:但大多数人不愿意离开大都市。比如,上海交大鼓励学生到西部就业,花了很大功夫,最后去的就五六个人。
杨东平:这主要靠劳动力市场的自然吸引。
熊丙奇:研究生就业情况,与社会对研究生人才定位有很大关系。在一些世界500强企业里,根本不看重高学历,招聘人才时只要求应聘者受过大学教育。而一些国有大企业里,还停留在以前的用人观念上,喜欢招高学历的学生。
杨东平:再经过一段时间,如果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能够建立一种能力导向,整个研究生的教育气氛就会更健康。很多外企不看重学历和专业,就看基本素质。这种观念普及后,只有真正对学术很感兴趣的人才会来读研究生,才会来潜心学习,而不会把研究生学习作为就业“利器”。
熊丙奇: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与前几年已经有很大不同,单位的用人理念也更趋成熟,不会因为你是硕士、博士,就一定把你当成优秀人才———这种能力导向可能会引起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