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 张定有 文/图
一个全身三分之二部位有残疾的姑娘,完全靠自学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在2000年高考中,她的成绩高出当年理工科重点分数线28分,但所报考的5所院校均将她拒之门外。后经有关部门协调,她才得以进入南阳一所高校学习。
5年后,这个“张海迪”式的姑娘靠母亲拾废品的收入读完了大学,并考取了浙江中医学院的研究生。
高考前几乎没进过校门
7月10日上午,在桐柏县埠江镇任洼自然村,但记者看到23岁的冯丽时,她正坐在家中的一张矮凳上,专注地看着父亲冯广鹏为乡亲诊病。
她从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国药系毕业后,于6月24日接到了浙江中医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然而,在5年前,她却是一个成绩优异但被5所高校拒收的残疾考生。
身为乡村医生的冯广鹏说,冯丽一岁半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腰以下肢体全部失去知觉。为给冯丽治病,家中欠下了巨额债务,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从那以后,女儿只能盘腿坐在一个20厘米高的小凳上,靠两只手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记者观察到,多年这样“走路”使冯丽的手臂变得相对粗壮。但即便如此,从偏房到正房5米多的“路程”中,冯丽共将身下的小凳挪动了26次。
冯广鹏本来无意让女儿读书,但冯丽的执着最终感动了他。冯丽说,7岁那年,眼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背着书包上学,她心里非常羡慕,但看到自己萎缩、变形的身体和贫困的家境,她一直不敢向父母开口。一天下午,父母都到地里干活儿了,她悄悄地挪动着小凳向学校的方向“走去”,由于从来没“走”过那么远的路,最后挪到学校的时候,她的手指被磨破了。冯广鹏看着女儿布满血泡的双手,心疼得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下决心要送女儿上学。
由于天天接送冯丽上学耽误农活,冯广鹏只好为她做了个高凳子,让冯丽在家中趴在上面自学,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再带着冯丽到学校去。就这样,靠着在家自学,冯丽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94年升初中时,冯丽在全镇几千名考生中考取了第一名。此后在升高中的考试中,她的成绩是全镇第二名。
冯丽升入高中后,因父母辅导能力有限,全靠在家自学已不可能。母亲马中敏就在每个星期二的早晨,把冯丽送到6公里外的河南油田四中,请老师对冯丽进行辅导,下午,马中敏再把冯丽接回家。一周内其余的6天时间,冯丽仍在家自学。
5所高校拒收残疾姑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冯丽参加高考,考了657的高分,这个成绩超过了当年理工科重点分数线28分。
“一个几乎完全靠自学的考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是个奇迹!”曾辅导过冯丽的李老师对她超常的毅力如此赞扬。
然而,短暂的欣喜之后,烦恼再次降临到这位本已不幸的姑娘身上。当时,冯丽在志愿中填报了5所医学院校,期待着将来能用自己的有病之体,为更多病人的康复作贡献,但5所高校在得知她的身体情况后,均没有接收她。
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冯广鹏多次向高校写信,并到处打听招生信息,为冯丽争取最后的录取机会。最终,经河南油田招生办做工作,冯丽被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国药系录取,攻读大专学历。
母亲伴女读大学
冯丽读大学后,马中敏将家中的耕地退掉,干脆搬到学校来照料女儿的生活。当时,全家只有冯广鹏每月行医的200多元收入。
南阳理工学院为了照顾冯丽读书,特意把她的教室安排到一楼,每月发给她80元的生活费(后改为100元),同时安排马中敏打扫教学楼内的卫生,每月发100元工资。
作为特殊学生,冯丽和马中敏被安排住在学校的楼梯间内。每天早上四五点钟,马中敏便起来给女儿做饭,帮女儿穿衣,送女儿上学,然后在校园里捡拾废品;中午,她把女儿接回住处吃饭;晚上把女儿的生活安顿好后,马中敏有时拾废品,有时还帮人煎中药(煎一副中药有几毛钱的收入),往往熬到深夜一两点才睡。
马中敏说,自己患有高血压,平时上两层楼梯就喘得不行。2002年的一天,自己在打扫厕所时,不慎扭伤了腰。女儿多次劝她找医生看看,但她心疼钱,一直没有舍得看。在南阳照料女儿的5年中,她也很少回家。
残疾女考取研究生
今年1月,冯丽参加了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4月12日,她接到了浙江中医学院的面试通知。当冯丽忐忑不安地向学校说明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后,学校让她消除顾虑,到学校参加复试。6月24日,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冯丽终于收到了浙江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将在该校攻读医学文献专业。
冯丽告诉记者,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她讲张海迪的故事,告诉她残疾人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要多学知识、自强自立,不应该成为社会的包袱。
冯丽说,她将来取得硕士学位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要攻读博士学位,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目前,马中敏已经做好了陪女儿读3年研究生的准备,她说,家里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她都要了却女儿求学的心愿。
来源:东方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