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2日电 中午12点差5分,浙大玉泉校区某阶梯大教室的大门突然打开,里面涌出了很多年轻的面孔,直接奔向一边的5元盒饭供应点,很快楼道里、走廊上,到处是狼吞虎咽的人,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盒饭很快被分光,还有不少人在焦急等待,因为今天来的人特别多,而盒饭订少了。
这是众多暑期考研辅导班里非常普遍的一个场景。至少有两百多个学生人人都拿着考研的书籍,他们的身份大多是各个高校的大三学生。一个三口两口吃完盒饭的男生说,自己所在的班除了十来个同学明确表示要出国深造,其他人几乎都参加了一门或者几门的考研辅导班。而还在讲台上收拾讲义的老师却笑着说:“别看现在这么人头攒动,这些学生中有一半能参加明年一月的考试,就不错了!”
暑期考研辅导班“鱼”和“龙”的混杂
张凌是某高校大三的学生,她一边吃饭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在暑假里报了英语、政治和数学三门基础课的辅导班。正说着,她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她的孪生妹妹发来了短消息“我正在啃面包”。小张的妹妹也是大三学生,眼下在另一个学校上辅导班。参加考研辅导班,多数人都是为了能学习一些复习的技能和应试的技巧,光靠自己看书,很难马上理出头绪。
下午的英语课其实并不沉闷,但教室里有几个男生不约而同地趴着,无论老师是如何绘声绘色,甚至突然提高声音,都无法让他们把头给支起来。两个多小时,他们始终沉浸在自己的睡梦里。
在休息的时候,张凌偷偷告诉记者,睡觉的人中有一个是她的大学同班同学,平时在学校也经常上课睡觉,这里不过是换个地方休息而已。反正暑假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实习工作也不太容易找,如果泡在电脑前打电玩,好像也说不过去,所以连班里平时不爱学习的人都跟着报名了。“平时2万多一年的学费,他可以逃课或者睡觉,现在学费不过是几百块钱,还会在乎吗?”张凌说。
人到大三,大家聚在一起也经常会讨论去向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心理还很不成熟,对于这个问题反应茫然,乖乖学生当惯了,突然要开始给自己找定位,转变还是很艰难。那么就看看别人吧,反正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干什么,不如先跟着大流,走一步看一步了。参加辅导班仿佛暂时得到了一种安全感,自己没有被主流所淘汰。至于学习,他们也会花一定的精力去对付,但是很可能在遇到困难或者看见他人动摇后,跟着动摇。“考研是找工作的备胎。”男生孟建说,他没有订盒饭,就着矿泉水吃着学校带来的包子。这次,他报了英语和政治的考研辅导班。他说其实自己很想考浙大的研究生,不过如果有好的单位可以落实,可能会放弃考研,毕竟现在读研费用也不低。他老家在内蒙,弟弟今年刚考上了哈尔滨的大学,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找个工作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考研一种大三学生的下意识行为
真正铁心考研的人才是会出现在考场里的人。浙大男生李俞说,考研其实考验的是人的意志和决心。如果坚持,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而关键很多人在承受了学习的压力和学习的痛苦后,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所以刚开始参加复习班的人很多,而渐渐的人会少下去,最后放弃了考试。考研辅导班其实很多人是来尝试一下的,这场考试最后自己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暑假期间,虽然各个高校可能会安排暑期实践、实习考核,相对于平时学业的紧凑安排,这个时段还是有大块的时间供学生自由安排。所以坚决考研的、做两手准备的、跟风情结的、打发无聊的人统统都汇总到辅导班来了。
眼见着自己的师兄师姐们前赴后继地加入考研大军,这种现象逐渐演变成大三向大四阶段必经的校园生活。虽然,参加辅导班的学生“鱼龙混杂”,但当考研成了全体学生的下意识行为,它还能不红火吗?(徐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