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MBA排行领域,美国的《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金融时报》、《经济学家》每年都要发布榜单。尽管这些国际权威媒体调查的内容各有侧重、排名各有特色,但得到了广泛地认可。在国内,曾经有一些机构做过类似“最有影响的”或“最有价值的”商学院排行,但由于没有参照国际标准,更多是一种类似于民意测验的定性调查。曾几何时,某网站对国内MBA院校的排行与全国MBA指导委员会评估的结果两者大相径庭,引发了人们对MBA排行榜的质疑。而本月初,《经理人》杂志启动了“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调查项目,主办方更是“慷慨”地拿出百万人民币委托第三方益普索公司调查,表现出要“一榜统天下”的决心。尽管主办方否认是在炒作,但一些业界人士认为还是有搞“排名经济”的嫌疑。
主办方:搞MBA排行时机成熟
美国MBA教育已经发展了100年,开始时也被欧洲一些正统教育者认为“不伦不类”,但还是发展壮大起来了。中国的MBA教育在短短几年里,笼罩在MBA头上的光环就已消逝。当MBA教育出现个别收了钱不管质量的问题,当MBA毕业生薪水下降、企业“挑肥拣瘦”的时候,人们对MBA教育的批评和质疑汹涌而来,使得近两年MBA入学申请呈现了下降趋势。主办方《经理人》杂志主编杨俊杰认为,做中国MBA商学院排行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国的教育逐步国际化,需要一个能够参考国际标准的MBA商学院排行榜;经理人选择MBA商学院、企业聘用MBA毕业生也需要一种参照。因此,第三方机构介入排行会更加客观、公正,能有效地推动MBA教育的规范、健康发展。
此次受托的第三方全球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将对2004年以前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举办MBA教育项目的65所商学院展开调查。按照国际惯例,调查的目标学生为某一届全体MBA毕业生。调查范围涉及商学院、MBA毕业生、MBA毕业生雇主。益普索(中国)公司总裁刘立丰告诉笔者,在对商学院的调查中,主要涉及师资实力、学员多样性、就业服务、国际化水平等7个方面。在对MBA毕业生的调查中,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薪酬收入、对学校MBA教育的满意度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在对MBA毕业生雇主调查中,主要涉及雇主对MBA毕业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国际视野、执行力、团队精神等评价以及对所雇佣MBA毕业生的性价比的评估。
企业方:“金杯、银杯不如市场的口碑”
我国目前有600多万家企业,其中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有36万家。如果保守地估算,每家企业需要一名MBA,中国就需要600万名MBA。从1991年我国开设MBA课程后,现在共有1万多名MBA毕业,而市场需求总量却每年以6%至7%增长。由于MBA教育不成熟,导致已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不受欢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他们眼高手低、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弱、过于理论化等,使得企业对MBA又爱又怕。
国内有名的创维集团,近几年招聘MBA一直坚持不开高薪的原则,只说能保证2000元以上的底薪。创维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王大松认为,名校的MBA在找工作时不一定具有绝对优势,企业招聘主要看能力,而不是看商学院的招牌和排行榜的名次。不论是哪座学府的MBA,来到企业一律先从基层干起,在至少经过一年熟悉企业、沉淀浮躁心态过程后,再量才录用。
浩竹猎头公司总裁王长江表示,从MBA人才市场角度来看,很多用人单位得知来应聘者具备MBA之后,本能反应都会问应聘者是在哪里读的MBA,而不是问是不是排行榜上的MBA。院校的排名对MBA的市场定价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院校以前毕业的MBA走向社会以后得到的口碑如何。作为企业来讲,看中的是学院扎实的学风和学生的实干精神,当一个MBA在为企业解决了更多的问题时,企业才愿意付更多的薪水给他。对于猎头公司来说,MBA拿到更高的薪金,公司就能够拿到更好的回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市场对院校培养出的MBA的认可度。国内的商学院与国际知名的商学院差距还很大,因此国内院校不应盲目地追求排名,“金杯、银杯不如市场的口碑”,学院应实事求是做自己的事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自己的“产品”得到国内外广泛的认可,那么排上好名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毕马威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则认为,如果一味地搞MBA排名,很容易产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商学院排名的背后刻画着等级、社会声誉、生源素质、资金流向、校友圈子等一系列因素,一般来说,排名靠前的招生相对容易,学院资金充足很容易发展壮大;而排名靠后的招生会相对困难,资金不足会阻碍自身的发展。所以机构或媒体在给MBA排名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一味地排名反而会给国内商学院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校方:MBA商业化是国人之错
去年9月份,国内曾发布过一个MBA排行榜,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分别位列前三名。而有趣的是,在颁奖的当天,清华经管学院、中欧却没有人到现场参加揭榜仪式。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认为,国内的商学院根本没法和国际知名商学院竞争。国内的商学院首先要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看看师资队伍、人员素质就会明白,和美国的商学院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国内的商学院不可能吸引美国的优秀学生。当然了,国内的学生也很难到美国去。我们要清醒认识这个差距,正如中国人称北大为“中国的哈佛”,而美国人不会称哈佛为“美国的北大”。MBA相对于学术教育而言是一种职业化教育,但国人把MBA搞成商业化教育了。例如,在美国,EMBA是错过MBA教育的人的一种“补课”,它和MBA教育是不同结构的教育,但在我国EMBA被翻译成“高级MBA”,实在有误导消费的意思。因此,我国的MBA教育一定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走“美国标准+中国国情”之路。
清华经管学院MBA培养办公室钱小军表示,中国人喜欢“排座次”,“排名”在前几位的学校水平相差不多,第一和第十没有太大的区别。评价一个商学院是否优秀,重要的是看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反馈。实际上现在各商学院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名次的多少。目前,我国比较热的几所MBA招生院校,如北大、清华、复旦等之所以火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这些院校作为历史名校的综合效应。因此,名校的商学院在排名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当然大家应认识到一个排名体系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可能的,作出一个比较公正、合理、科学地排名,还需要很多努力,不是一两家媒体甚至是调查公司能够做到的。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003级学生刘普告诉笔者,第三方机构参与MBA调查,能否真正刺激MBA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否使国内的MBA教育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目前对MBA的排行一直没有权威的评判标准,现在主要是以MBA毕业生的成就和薪酬收入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当然还有师资力量等),由于各校培养出的MBA数量有限而且分散,样本采集起来很困难,而人们对开设MBA项目的学校在本科时所创造的优异成绩仍念念不忘,会造成调查结果的偏差。即使第三方介入排行榜可以得出一些权威的结论,但在办学机构正值膨胀的时期,要刺激他们做非常大的改进,显然力量单薄。(周昶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