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上海大学率先打破教授终身制,正教授职称首次细分为三个等级,考核不合格者将被降级。 |
教授终身制的现状被打破。上海大学率先在全市高校中实行教授分级制,把正教授职称首次细分为三个等级,考核不合格者面临降级。
上大的这一举措在论坛上颇受关注。如何看待正教授分级制?高校业内人士对此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复旦目前还没有此做法,对于教授的聘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考虑。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钱旭红 我很推崇上海大学的做法,很有魄力。华东理工尚无这样做。对于目前考核不合格的教授,学校会在待遇上有区别,名誉上不做变化。也就是说,如果考核不合格,教授拿的工资可能是副教授的待遇,副教授可能是讲师的工资。然而也有大学认为“教授分级制”可操作性不强。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吴清辉 教授实行分级是必要的,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教授降级或者解聘似乎不太可行。比如一个正教授,两三年没有在学术上有任何表现,学校不太可能就将其降级或解聘,而且教授自己也会有理由,会认为学校太不近人情或者说急功近利。
瑞典皇家工学院校长 安德斯-弗罗德施特罗姆 在我们学校的教授中,既有终身教授,也有合同制的教授。但对于教授的考核内容,不单单评估学术成果和教学内容,还要参考其对社会服务贡献的大小。另外,对于教授而言,心态上要放端正。因为他们能否始终保持创新,不是靠评估出来的,而是取决本人对真理的热忱追求与不断实践。学校的评估是外在的,而自我的纵向比较评估最为关键。比如,前几年的想法和创意,到底有没有在今年实现等。
复旦着力培养
硕博连读学生
今后,复旦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会缩小,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招学生硕博连读。在连续几天的大学校长论坛中,国外一些著名学府纷纷提到一个概念,对于研究性大学来说,博士生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别不大,而博士与硕士的差别却非常之大。昨天,复旦党委书记秦绍德告诉记者,事实上复旦已经在有意识的减少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着力培养更多的博士研究生。
记者了解到,除了医科这类特殊专业实行本硕博连读8年外,复旦大学更在有意识地缩小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让更多研究性学科的学生进行硕博连读。“就研究性大学来说,在国际上这是一种通行的模式,就中国大学来说,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
事实上,目前不仅复旦大学打算加大对博士生的培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也表示清华大学将将在今后5到10年间减少研究性的硕士招生,把硕士学位变成一个过渡学位。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认为,目前我们国家把研究生分为研究生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单独的阶段,对于从事研究的学生来说存在两大弊病。一,它让学生不能做一些有意义、有深度的课题,只能挑选短平快、容易毕业的课题;二,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考试上,研究生读完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考博。厦门大学准备把硕士作为职业培训,比如MBA,研究性的研究生走硕博连读的途径。
华师大今年起打通师范和非师范培养界限
从今年9月起,所有本科教学课程将正式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三大板块。并且从大学二年级起,如果有志愿当老师,本科生需选择教师教育课程;如果不愿意,即便是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不选该板块。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表示,该校将率先实施这项改革培养模式。并且设想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将来每年自主招收一批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上海优秀应届高中生,进行重点培养。
“打通师范与非师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希望通过知识传授核心与训练并重的全新培养模式,给学生更多自主的选择。” 俞校长表示从今年起,入学第一年,所有本科生将接受统一、内容更丰富的通识课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自然技术等全面基本素养,让其进一步了解自身真正兴趣所在。有志于教师行业的学生,就须从大二开始起选择教师教育板块课程。
据悉,和以往传统的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相比,新设的教师教育板块内容更为丰富,增加了数十门关于教育的研究拓展、实践技能等课程。经过该课程培养后,学生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竞争中小学教师岗位时,就能够具备相当的优势。“不仅如此,数量上还要继续增加。争取到 2010年,实现本科三大板块的课程数比现在提高一倍。”俞立中校长表示。
据悉在“十一五”期间,本市将规划通过教师培养与学历提升、校本研修、人才激励等方式,全面打造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现代化教师队伍。针对此,俞校长表示校方正进一步设想: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每年自主招收一批有志于教师职业的上海优秀应届高中生,进行重点培养;另外每年选拔一批优秀本科大四生提前被重点中学录取,并为其预留教育硕士名额。毕业后在学校实践一段时间后,可在职直接读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