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潘菁蕴今年25岁,是华东师范大学2004级英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现在还没毕业。
2006年6月5日,潘菁蕴第一次走进了联合国大楼。在她进入联合国实习3个月后,她的两名同班同学成为第二批联合国实习生;6个月后,更多的中国申请者开始拨打潘菁蕴的电话……
网上申请:搜索“联合国+实习”
2004年5月,总部位于泰国的亚太经济社会论坛在上海举行第60届年会,潘菁蕴是一名志愿者。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泰国志愿者。对方告诉她,研究生通过网上申请就可以去联合国总部实习。
一年半后,2005年11月,已是研究生二年级的潘菁蕴突然萌发“去做点有趣事情”的想法,埋在心中的念头被一触即发。她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是,又为什么不呢?
一小时完成申请程序
上网搜索“联合国+实习”,很快在联合国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实习的途径。登录、注册,按照网站提供的格式提交实习申请表、英文简历和一篇说明为何申请此项目原因的英文短文。不到一个小时,潘菁蕴就完成了所有实习申请手续。“比国内一次求职程序还要简单。”潘菁蕴神采飞扬,口气轻松到仿佛只是一次“交作业”。
在短文中,潘菁蕴写道:自己是个英文专业的研究生,去一个说英语的国家实习将会使自己的英文综合能力大有提高。长久以来,自己一直生活在东方文化背景中,而美国,尤其是在纽约联合国这个世界性组织中,跨文化的大氛围对帮助自己理解多种文化多元共存将是个很好的途径。潘菁蕴说,写这篇短文时自己非常清楚为什么要这个机会,所以就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虚飘飘的高帽子或者遥不可及的崇高理想。”
接下去的日子杳无音信。当初一跃龙门的勇气和希望随着漫无边际的等待被逐渐消减得支离破碎。“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潘菁蕴告诉自己,成功或者失败,自己都已经尽力。
她们仨为何被选中
4个月后,就在潘菁蕴几乎不再对这件事抱任何希望时,联合国戏剧性地给她发来了“恭喜你”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联合国诚意邀请潘菁蕴在2006年6月5到8月5日前去纽约联合国大楼实习,并根据申请表上所填志愿,安排她在大会与会议管理部。
“完全没有想到去联合国的实习申请会这么突然就批复下来,顺畅得有点超乎想像。”朋友们羡慕地吃惊地怀疑地看着这个即将踏进联合国的实习生。只是在他们心里,要去那样的国际组织实习实在是件高不可攀的事。和潘菁蕴本科起就同窗的孙一、研究生班的同学沈翠萍,相信潘菁蕴靠的并不仅仅是运气,她们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再次印证。
在潘菁蕴的指点下,4月4日,孙一提交申请,6月8日得到邀请,4月20日,沈翠萍提交申请,6月16日得到邀请。两人在潘菁蕴去往美国3个月后也一同踏入了联合国大楼,成为20多年来第二批直接从国内申请过去的实习生。
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的3名女学生在如此紧凑的时间段内相继获得联合国邀请前往实习,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她们所说的“给机会去锻炼英语”。联合国实习生办公室曾向沈翠萍证实,每天都有几百封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申请,“被选中的几率非常小”。3人成功获得邀请其背后透露的信息是,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联合国,需要来自中国国内的实习生。
初到联大 实习生有自己的组织
2006年6月5日,是潘菁蕴到联合国大楼报到上班的第一天。从住地到联合国大楼,一路搭地铁、换巴士,需要一个多小时。当潘菁蕴提前半个小时来到联合国大楼时,她惊讶地发现位于第1大道46街的入口处外,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生已经排起了长龙。
边跑边解着皮带去安检
态度和蔼的实习协调员为她办理了实习登记注册,并交给她一张出入安保的巧克力色实习胸牌,上面除了有“实习”字样外,还清楚地写着自己所在部门。在以安保严格出名的联合国,不同工作人员的胸牌完全不一样。正式员工的胸牌在对角线上有红白条纹,大使团的胸牌一色深红,志愿者胸牌则也是巧克力色,但没有实习字样。
出入联合国大楼检查随身物品是一项例行规定,在这里,水是不被允许带入的,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也都要取下来,这一点往往让男士们尴尬不已。赶着开会的日子,他们就要边跑边解着皮带去安检。每逢有重大会议召开时,安保还要另外发放通行证件,几证齐全才能畅通无阻。
第一天任务是好好学习
潘菁蕴在联合国大楼第一天的实习任务是“好好学习”。安全知识、组织结构、《联合国宪章》的解读……“有点像国内的新生教育,但他们很强调实质性内容。”潘菁蕴说,给她们培训的联合国官员谈吐优雅,很有技巧地消除了大家一开始的陌生感和紧张不安。
在联合国,实习生绝对是个惹眼的群体。他们年轻、他们OPEN(开朗)、他们朝气勃勃地寻找着任何机会。和潘菁蕴一同参加2006年暑期项目的150多位实习生来自1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实习生有10人左右,但除潘菁蕴一人是直接从国内过去之外,其余都是在世界各地求学的中国留学生。“国内环境没有渠道,也没有这个意识。”潘菁蕴说。
在来到联合国的第一个星期,潘菁蕴就找到了实习生自己的‘组织’,这是一个完全由实习生自发成立的社团,宗旨就是为所有在这两个月内一起实习的所有实习生制作一本纪念册。社团活动完全工作化,每个星期社团委员都要召开一次工作午餐会,确定纪念册制作进程和事务性安排。会后,每个人就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快速行动。在最初的几周时间里,潘菁蕴承担纪念册的设计和实际实施工作。
联合国大楼二层记者招待会大厅内悬挂着一个巨大的联合国标志,是纪念册实习生大头照拍摄的最佳背景地。但经常性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的场所性质决定了大厅的时间安排相当不固定,为借到这个场所,潘菁蕴和大厅保安达成协议,短期内如果有空场的时间段就通知她,立即组织实习生过去见缝插针拍摄照片。
午餐成了国际交流平台
潘菁蕴在联合国认识了世界各国的许多实习生朋友,每天早上10点过后,实习生们就开始通过一个专属实习生自己的BBS平台互发邮件,邀请不同国家的实习生共进午餐。餐桌上,没有特别的话题,没有严肃的讨论,不同文化背景成长起来的实习生最真切地介绍着自己国家的生活。一开始只是两三人的小聚餐,不断有其他国家的实习生加入交谈,最终一顿平常午餐往往就成为了这个世界性组织实习生们的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当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实习生开始聊同一个话题时,强烈的地域感和文化差异显露无遗。潘菁蕴清楚地记得世界杯期间,不同国家的实习生们常常围坐一桌一边吃着午餐,一边看着球赛报道。
“对世界杯,每一个人的立场都很不同,很多亚洲实习生都会支持日韩,而欧洲国家的实习生互相支持的队伍就分得很明确。看着我们热火朝天地议论着世界杯,美国实习生的态度就显得有点不屑一顾,仿佛他们的世界中只有自己国家的棒球赛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每个人意见都高度不同的地方,让你感觉就是浓缩了整个世界。”
难忘时刻 幸运地站到安南身边
在去联合国之前,潘菁蕴和她的同学们就已经在上海很多地方实习过,但她感觉在国内的实习就是“体验一下,仅此而已”。
和资深员工干一样的活
第二批去联合国实习的孙一9月5日到联合国报到,9月12日就遇到了联合国第61届年会召开,孙一实习所在的公共信息处决定制作一份集锦来纪念61年来联合国走过的道路。她和3位同事被分派分别承担一部分内容的编辑。
“当时我很诧异,一个实习生竟然和有着30多年经历的资深员工承担一样的工作,在联合国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当作实习生看待。”孙一说,接到任务一瞬间那种被信任的感觉简直“棒极了”,几秒钟后随之而来的超强压力也让她一度“焦头烂额”。“看着他们轻而易举就能上手的工作,我却还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这项工作留给孙一的时间是两周。她很明白,自己如果为赶进度贸然唐突上手,其效果显然无法令人满意,她必须先为自己找到两个答案:“我是否对安理会有清楚全面的认识了;我主观认为重要的方面,是否就真是重要的。”
为了寻找答案,她报名参加了两个图书信息搜索能力培训班,帮助自己更直接便捷寻找需要的互联网信息。“那个时候压力特别大,同事都已经差不多完成一半的工作量了,我却还没有开始。”不过孙一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整整第一周时间,她没有做任何实际性操作。按照逻辑框架一步步搭建着自己理解的安理会61年道路。
“9月份,我独自完成了一个项目,就是把大约140盘有安南秘书长的录像带信息整理归类并做成细致的分类表格。这项工作总共花了20天,虽然琐碎,不过最终成果的直接读者就是安南。”孙一兴奋地说,在一次李肇星外长与安南会见时,她还幸运地站到了安南秘书长的旁边。
“出格”鼓掌让她脸红
当然,在联合国实习,就一定有自己的规则。沈翠萍清楚地记得,她在联大有过一次“脸红的经历”。她实习所在的大会与会议管理部对每一次会议都要有完备的记录。选举5个非常任理事国的时候,沈翠萍被派去记录他们的会议,有一场委内瑞拉和危地马拉的投票选举,竞争激烈异常。那时候沈翠萍就坐在会场后方的工作人员区,目睹了选举的全过程。“每一次投票,当一国高出几票时,支持这个国家的他国代表就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听到大家都在鼓掌,也就一起跟着鼓起掌来。我的实习导师立即用眼神示意我,再一看,工作区域的其他同事都无一例外地保持着安静,没有一个人对选举结果表示高兴或者沮丧。虽然当时我不明白鼓掌有什么错误,但还是为自己的这一‘出格’举动脸红了半天。”事后,导师告诉沈翠萍,进入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态度的中立,在这个国际组织中,雇员不再代表任何的国家,而只是一个国际公务员的身份,当选举这种政治性很强的事件发生时,一个工作人员更不能参与其中。
实习代价 花2万元值不值得
由于去联合国实习完全是志愿无偿行为,在美国如何生活是摆在每个实习生面前的问题。“你在美国有朋友、亲戚,哪怕是同学,所有的关系最好都用上,这对在美国生活非常有帮助。”潘菁蕴很清楚,只身一人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两眼一抹黑的境况。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往哪里去,晚上该住在哪里,“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素。
当然,在美国友情和金钱是绝对分开的。潘菁蕴父母远在纽约的朋友为她们3位上海大学生解决了最重要的住房问题。尽管距离联合国大楼需要近一个小时车程,潘菁蕴还是以450美元的超低价格租下了朋友那幢别墅地下一套带有独立厨房、客厅和卧室的公寓。寸土寸金的纽约地价,没有房东愿意做客源不稳定的两三个月短期出租。在潘菁蕴所能找到的出租房里,租金最为便宜的也高达每月500美元,一般的住房每月最低也要七八百美元。这笔费用完全由实习生自己承担,因此能找到价格相对合适的房子,对她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房租和机票是3位女生在联合国实习期间最主要的支出,每人花费平均都在2万元以上。潘菁蕴说,在联合国的实习是整个人生都值得回味的,2万元钱是否能换回充实的体验,“要靠每个实习生自己在联合国的努力”。
联合国总部实习生项目
这一项目面向全世界招收符合资格的在读研究生,目的是使青年人了解当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
该方案每年1-3月,6-8月和9-11月招收实习生,每期大约招收150名,实习期限一般为两个月。申请者的专业领域应同联合国的工作有关,例如国际关系、法律、经济、会计、语言等。但是,在联合国的实习生经历和今后在联合国就业无任何关联。此外,联合国预算没有专门经费用来支付实习生。因此,所有费用均须有关学生或其赞助机构或政府承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