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胜任司法机关、党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的高层次法学理论与实务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纪守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2.系统而坚实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前沿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对国内外有关法律制度有着透彻的理解与反思能力;
3.至少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4.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
二、研究方向
1.法哲学(含部门法哲学)
2.法社会学
3.比较法学
三、课程设置(见附表)
四、学分要求
必须修满4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专业基础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11学分,法学前沿和教育实践4学分,研究方向课6学分,限定选修课4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尽可能体现新视角、新方法、前沿性,尽量选择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2.开题报告。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个学期的中期。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参考文献等。
3.论文撰写与中期检查。研究生在开题通过或根据老师意见调整、修改研究计划及大纲之后即可进入论文写作。论文须观点新颖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格式规范,语言准确流畅,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为确保论文质量,导师和学位点在第5个学期的期末(一般是在12月底以前)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4.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论文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研究生可以进入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5月中下旬。通过论文答辩并符合相关要求后,研究生将被授予硕士学位。
5.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省级或省级以上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1篇以上。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1.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一年级以读书会为主,不少于5次;二、三年级开展专题讨论不少于4次;参加学术报告和前沿讲座不少于6次。
2.教育实践。以课堂教学、司法实践或社会调查为主。课堂教学不少于8个课时,司法实践不少于两周,社会调查须提交8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七、培养方式
1.以导师指导为主;
2.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
3.教学方式以启发式和课堂讨论为主;
4.注重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5.严格考核制度。
八、本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著作与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人民出版社
[3]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4]孔子. 论语
[5]孟柯.孟子
[6]荀卿. 荀子
[7]管仲. 管子
[8]韩非. 韩非子
[9]柏拉图. 法律篇.商务印书馆
[10]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商务印书馆
[11]西塞罗. 国家篇,法律篇.商务印书馆
[12]霍布斯. 利维坦.商务印书馆
[13]洛克. 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
[14]孟德斯鸩. 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15]卢梭. 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6]萨维尼.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中国法制出版社
[17]梅因. 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18]奥斯丁. 法理学的范围.中国法制出版社
[19]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
[20]凯尔逊.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1]庞德.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
[22]庞德. 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3]哈特. 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4]德沃金. 法律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5]德沃金. 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6]罗尔斯. 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罗尔斯. 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
[28]罗尔斯. 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
[29]哈耶克. 自由秩序原理.上海三联书店
[30]哈耶克. 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1]哈贝马斯.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上海三联书店
[32]波斯纳. 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3]波斯纳. 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4]博登海默.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5]伯恩•魏德士. 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36]康德.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37]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38]考夫曼. 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
[39]卡尔•拉伦茨. 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40]阿列克西. 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41]罗素. 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
[42]萨拜因. 政治学说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43]斯特劳斯等. 政治哲学史(上、下).河北人民出版社
[44]乔内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华夏出版社
[45]高宣扬. 当代社会理论(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6]巴伦、伯恩. 社会心理学(第10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7]科特威尔. 法律社会学导论.华夏出版社
[48]朱景文. 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9]马林诺夫斯基.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新译本).法律出版社
[50]霍贝尔. 原始人的法(修订译本).法律出版社
[51]布莱克. 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法律出版社
[52]埃里克森. 无需法律的秩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3]滋贺秀三等. 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54]黄宗智. 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
[55]王铭铭、王斯福.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6]梁治平.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7]朱苏力.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8]朱苏力. 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9]卡尔•曼海姆. 文化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
[60]约翰•霍尔等. 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
[61]北晨编译藏. 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
[62]茨威格特等. 比较法总论.贵州人民出版社
[63]大木雅夫. 比较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64]伯尔曼. 法律与革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65]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法律出版社
[66]J•M•凯利.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
[67]埃尔曼. 比较法律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
[68]格林顿等. 比较法律传统(第2版,英文).法律出版社
[69]沈宗灵. 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70]梁治平. 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71]中国社会科学
[72]法学研究
[73]中国法学
[74]法制与社会发展
[75]比较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