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玲,女,49岁,教授,医学博士,美国Duke University博士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河北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目前主持的课题有:国家留学归国基金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河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重点课题,科技部重大课题子课题等5项。 主编教材4部,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4项,河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1脑损伤与脑保护;2纤维化发病机制(侧重肺纤维化)。研究生毕业去向:高校组胚、病理、中心实验室,医院中心实验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相关科室等,考博出国。
研究方向1简介:脑损伤包括颅脑创伤、脑缺血、脑出血。应用动物模型和临床病人,以神经干细胞培养和移植、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和临床机能检测等手段,研究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措施、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方向部分课题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方向2简介:纤维化是多种疾病慢性阶段的共同转归,本方向应用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和矽肺病人,以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细胞培养等手段,研究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索干预措施,为肺纤维化乃至其他器官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方向部分课题曾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曲银娥,女,42岁,医学硕士,副教授,现任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副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近年来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发表研究论文22篇。现承担科研课题二项,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一项。研究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研究方向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方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张宇新,男,43岁,理学博士,教授,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核心期刊)执行编委。近年发表研究论文29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各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正承担着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1项;同时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脑老化与老年神经退行性变的机理研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1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2 神经损伤与修复。
研究方向1简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方向通过建立转基因细胞模型和整体动物模型,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神经解剖学等手段,研究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以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研究方向2简介:主要以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为基础,应用免疫组化、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继发性损害的分子机制以及神经再生修复的机制,以探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修复的途径和新的治疗手段。
张子明,男,55岁,人体解剖学教授,河北省解剖学会理事,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从事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30年,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获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一项,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作为第一主研人目前承担河北省科技厅项目一项,河北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计划项目一项。研究方向:1.手创伤修复与功能重建的应用解剖学2. 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研究方向1简介:断指再植术成活率不断提高,但功能恢复良好者不多。本方向以解剖学为基础,研究手外伤后各种断指再植技术、手指再造技术和各种带血管皮瓣移植技术的设计,为手外伤后临床修复与功能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向2简介:颅底外科手术中,手术入路的设计与应用十分重要,而多数手术入路在显微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本方向以颅底显微解剖学为手段,旨在培养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相关学科医生扎实的基本功,使其能根据临床需要有效地推陈出新,演绎新的手术入路,拓宽手术范围,开创新的手术操作,并使神经外科手术更加精细化、微创化。
刘学钧,男,60岁,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授。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和临床应用解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30余年,现任中华医药杂志编委,先后承担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卫生厅科技公关项目三项;唐山市科技公关项目一项;华北煤炭医学院科研课题三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河北省科技成果一项,唐山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目前正承担着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唐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学院课题共五项。协编出版老年医学大部专著一部,人体解剖学教材一部。近年来在《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共30余篇。研究方向:1. 脑与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研究; 2.神经外科基础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1简介:主要研究脑缺血发生机制,脑动脉硬化和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脑缺血对视路、听路的损伤及修复;脑缺血对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
研究方向2简介:主要研究颅底外科解剖与临床;微创神经外科及颅脑外科相关手术基础。
刘奕蓉,女,40岁,医学硕士,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在解剖学教学一线工作十余年,同时从事中枢神经损伤与修复的研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以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6篇。现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院级科研课题两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市级科研课题一项。研究方向:神经损伤与修复。
研究方向简介: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机制,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