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电影学院 >> 学校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简介
  电影放映传到中国是十九世纪末,中国人开始摄制电影是二十世纪初。随着电影摄制规模的发展,必然带来对电影从业人员的需要。初期,中国电影从业人员的培养多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到了30年代,一部分有志于电影制作的文艺界人士通过自学、钻研进人电影界,推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这一时期前后,虽也有过培养人才的学校,但大多是短期训练式的,缺乏系统和全面的专业教学。电影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的基础教育和专业训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发展人民电影事业建立起来的电影专业学校。
  北京电影学院从它的前身--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的创立(1950年),到现在已走过五十八年的历程。五十八年来,电影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学科到多种学科;从单一学制到多层次学制;从十余人的师资到今天五百余人的教职工队伍。在历史的进程中,电影学院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及变革风雨同舟,电影教学和电影创作实践相辅相成;做到既培养了大量人才,又有电影艺术理论、创作的成果,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了万余名电影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发展中国电影事业方面,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影响遍及国内外。
   五十八年来,电影学院经历了初创阶段的艰辛;建院后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带给它的种种磨难;也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给它带来的辉煌。今天,它已成为中国电影事业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一、1950年-1955年,以培养"革命艺术家"为办学方针,开创新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电影团摄制了《延安与八路军》的影片后,电影团团长袁牧之奉党中央的指派于1940年夏携带该片的全部底片赴苏联莫斯科进行后期制作。袁牧之在苏联期间考察了莫斯科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后,受到了很大启发,产生了中国要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也需要办一个"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强烈初衷。
  日本投降后,袁牧之回国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时,与厂里的党总支书记陈波儿议起此事,深得陈波儿的赞同,于是"办一所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成了他们的共同愿望。他们的这一愿望,在创建表演艺术研究所时及以后对研究所的教职工、学生多次提到,以至于成为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为迎接全国解放培养和积蓄干部,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当时,人民电影事业的唯一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从1947年初开始,先后办了四期电影干部培训班,先后培养了520余名干部,其中440名干部参加了电影工作,70余名参加了部队及地方文化工作。这些干部在为解放战争服务以及全国解放后接管全国电影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这些训练班坚持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教育事业积累了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百废待兴。周杨、夏衍以及袁牧之、陈波儿等新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人,面对旧中国遗留给电影园地的断壁残垣,规划对它的改造、建设和发展时,更加感到需要一大批演工农兵、写工农兵的电影专业人才。在一时还没有条件办起"中国自己的电影大学"的情况下,委派陈波儿从实际出发规划实施。于是人民电影教育事业开始了它的初创阶段。在陈波儿的领导下,谢铁骊、巴鸿、王赓尧等经过筹划,并经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来总理同意,于1950年6月创建了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简称表演艺术研究所)。并于7月初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开始招生。1950年9月14日,第一个大专三年制的演员班38名学生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所长陈波儿1910-1951,新中国刚建立,出任所长,为后来建立电影学院打下了基础。
  表演艺术研究所由陈波儿担任所长,王逸担任副所长。所址设在西城区石老娘胡同4号院,后又逐渐发展了三处校舍,即:石老娘胡同9号院、受壁胡同、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占地面积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积有2000平方米。
  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支部,隶属电影局总支,为第8支部,首届支部书记谢铁骊。
  演员一班的主任教员开始由严恭担任,不久改由谢铁骊任主任教员,直到这一届学生毕业。这个班并于1951、1952年招收了两次插班生,毕业时共有55名学生。
  1951年新学年开始,又招了演员二班、编剧班,演员二班有24名学生入学,主任教员是陈怀恺。编剧班有37名学生,主任教员开始是林艺,不久由耿西担任,直到这一班学生毕业。
  主任教员既要教专业课,又要做学生思想工作,在教书育人中起着重要作用。
  1951年5月,表演艺术研究所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简称电影学校)调任白大方为校长,并兼中国共产党的支部书记。
  在当时,专业教师多是来自解放区、部队和国民党统治区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多年艺术家。任课教师先后有:王逸、严恭、谢铁骊、陈怀恺、巴鸿、李露玲、肖龙、石联星、唐远之、耿西、许之乔、王震之、吴天、林艺等。当时在教学方面,开始学习已经介绍到中国来的苏联剧作及表演理论,并编写了《演剧教程》等专业课教材。同时聘请了裴文中、金克木分别讲授《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由王震之讲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史东山和蔡楚生讲授《电影特性》。此外,夏衍、周扬、冯雪峰、陈荒煤、于敏、俞平伯、丁玲、聂甘驾、孙家琇、艾青、老舍、盛家伦等著名文学艺术家,都来校进行专题讲授。
  表演艺术研究所时期,专业教师虽不多,教学计划也比较单一,然而讲授的课程却涵盖了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学生接受的知识面很广阔。这一时期,无专门教学设备,条件简陋,练功就在四合院内砖地上,影片观摩要到电影院去买票。教室、宿舍冬天都是烧煤球炉子。学生实行供给制,条件虽艰苦,学风却是团结、紧张、活泼、严肃。
  1951年秋,演员一、二班、编剧班先后赴湖北汉阳参加土地改革6-8个月。之后,编剧班又深人石景山钢铁厂参加车间工会工作和石钢工人共同生活了三个月。
  表演艺术研究所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继承了解放区培养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传统,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理论和训练的密切结合;坚持深人生活、深人实际;教育学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艺术观,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电影专业人才。所长陈波儿多次对学生讲:"首先做一个革命家,然后做个艺术家"。表演艺术研究所创建时坚持的这一方针,在此后几十年的电影教育实践中,一直被继承和发扬,并已成为中国电影教育的传统。
  1952年,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来电影学校。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迁入新校址--新外大街冰窖口西口,1953年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孙明经教授为首的南京金陵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以陈河声教授为首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以钱家骏、范敬祥教授为首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动画专修科的师生连同三校的教学设备,调来电影学校。从此,一支扎根在解放区艺术教育土壤基础上延伸,成长的人民电影教育队伍和一支在国民党统治区历尽艰辛、并多年坚持电影、电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专家、教授的师资队伍共同汇入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洪流,至此,电影学校成为具有艺术系科和技术系科的综合学校。它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学校迁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坟新建的校舍。新校舍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其中排练厅300平方米、剧场(演出、放映1800平方米,教室、实验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边设置的简易操场15000平方米。
  院系调整后,1952年电影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开办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科及苏州美专转来的动画专修科三个两年制的大专班,洗印专修科除大专班外,同时招收了洗印中专班;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电影放映工作,举办了民族地区放映师资训练班。直到1954年,又先后举办了新闻摄影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放映师资训练班、俄文专修班等在职干部培训班。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改名为北京电影学校。校长白大方,副校长兼党的支部支记卢梦。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99次政务会议上做出决定。"……电影局应积极准备条件,争取四至五年内创办电影艺术学院,培养电影人才,首先是编剧、导演、演员……"。在电影事业管理局制定的电影事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列有在北京电影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的规划。文化部并根据政务院的决定为解决建院后的师资需要,一方面派一批留学生去苏联和民主德国等地学习电影编剧、电影摄影、电影美术及电影工程;组织专人到苏联考察电影教育;同时聘请苏联电影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培养师资。1955年11月由苏联专家B•伊万诺夫、B•卡赞斯基、A•西蒙诺夫、B•安东年柯主持授课,以培养师资为重点举办了导演、演员、摄影、制片四个专修班,学员都是来自各电影制片厂具有相当实践经历的创作和制作部门的在职干部,学制二年。学校同时配备了一部分师资力量协助苏联专家工作并随班学习。
   1957年苏联专家伊凡诺夫指导导演专修班学生谢添拍摄毕业作业。
   苏联专家在专修班的讲授中,除了理论讲授外,更重视课间影片作业的实习,学校为此在原来演出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实习办公室,增添了影片实习设备和教学辅助力量。四个专修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拍摄了《小白旗的风波》、《众叛亲离》等九个联合作业影片片断,演员专修班又排演了舞台剧《仇敌》和《第十二夜》。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第十二夜》的演出,并接见苏联专家与学员,对专家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成绩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1955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筹建小组"关于筹建北京电影学院工作的报告",经文化部上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于7月24日亲自批示给高等教育部并由综合教育司于8月4日正式列人计划。总理的关怀,为新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奠定了基础。
  从表演艺术研究所第一个演员班到专修班这一电影教育的初建的历史阶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急需与发展输送了576名名专业的毕业生。这其中,如:郦子柏、印质明、赵联、庞学勤、李孟尧、孙羽、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于彦夫、董克娜、杨静、于洋、张桂兰。李文化、魏铎、沈杰、常彦、阿达等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以及汪流、余倩、刘国典、孔祥竺、韦彰等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他们都为中国的电影、电视艺术创作、电影教育、理论研究、电影工程等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这其中也还有部分毕业生先后在电影事业的领导岗位上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已做出和正在做着重要贡献。
  从表演艺术研究所到北京电影学校这一阶段,电影教育事业融汇在电影事业洪流中,紧密地结合电影事业的发展,除有计划的培养大专毕业生外;又及时地培训和提高各专业急需的在职干部,这一办学的方针不仅在当时有重要作用,更在以后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证明它符合专业院校的办学规律。
  二、1956年-1965年,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电影人才为宗旨,发展中国电影教育事业
   1956年6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搬迁至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号。
  1956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北京电影学校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任命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兼院长,章泯为第一副院长,钟敬之、吴印咸、卢梦为副院长,卢梦兼党总支部书记。建院后,校址设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
  建院后,专业学系设置为电影导演系、电影演员系、电影摄影系和放映师范专修科。同时参加了全国统一招生。三个本科系(四年制)还要进行专业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招收了86名学生。他们正是新中国电影队伍中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放映师范专修科招收了29名大专科学生。
  三个系的课程设置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讲座课。在共同课方面又分:政治课、文艺史论课、外语、体育课。教材、剧目、参考书目等方面虽也有中国民族艺术教育传统的内容,但教学计划的框架基本上采取的是苏联电影教育体系。
  1959年,增设了电影美术系,本科五年制。并进行了招生。
  1960年,文化部决定新成立的北京电影工程学院的电声、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转人电影学院,建立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工程系。
  1961年,建立电影文学系,由文化部文化学院转来二年级15名学生学习电影编剧和电影艺术理论,于九月初开学。
  1963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撤消后,美术系在校学生转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美61届)继续学习。
  从1956年建院时三个本科系,到1961年发展到六个本科系,电影学院专业学系基本上涵盖了电影艺术和技术领域的主要专业,它标志着电影教育事业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壮大,专业设置更科学化、合理化;体现了电影教育的特征--综合训练、综合实践的水平逐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显示着电影学院正逐步形成全面培养电影人才并向着建立完整的电影教育体系的方向努力前进。
  1958年8月,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艺术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规律之一。厂的建立,为学生的影片教学实习、毕业班联合毕业影片作业的摄制、教师的影片艺术实践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实验电影制片厂是学院主要的教学辅助部门,是教学实习、艺术实践的重要基地。
   1958年文化部批准建立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从1960-1965年,由该厂组织本科生各届毕业班摄制联合毕业作业,短故事片20部、71本,纪录片多部,其中父子俩大木匠穿山巨龙三部短故事片及高炉电花装卸之歌在全国发行放映。图为56班导、演、摄联合毕业作业《穿山巨龙》。
  从1960年到1965年,由实验电影制片厂组织的本科生各届毕业班摄制的联合毕业作业,短故事片20部、71本,纪录片多部。其中《穿山巨龙》、《大木匠》、《父子俩》三部短故事片、《高炉电花》、《装卸之歌》二部纪录片曾在国内发行上映。
  这一时期,演员系(1963年改为表演系)本科各届毕业班学生先后排演了舞台制《雷雨》、《北京人》、《普拉东•克列奇特》、《北大荒人》、《党的女儿》、《故乡》、《年轻的一代》、《夺印》等大型舞台剧进行毕业演出。
  这一时期,教学对象主流是本科系各专业,但仍坚持着为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在职干部。1959年曾建立过短训部,为各电影制片厂培训了"新闻编导"、"新闻摄影"、"录音"、"洗印"四个专业的学员273名;这一年还举办了表演师资进修班,聘请苏联表演艺术家尼•潘可娃来校任教,1960年8月表演师资进修班结业,演出了苏联话剧《乐观的悲剧》。摄影系举办了"电视摄影干部短训班"、"科教电影摄影短训班",导演系举办了"科教影片导演进修班",工程系举办了"放映师范专修班"。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措施,1960年表演系试招收了一届初中毕业生的六年一贯制的两个教学班。
  从1960年开始,学院摄影系先后接受了越南、柬埔寨、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派来的学习电影摄影的留学生,导演系也接受了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家、理论家如尤里斯•伊文思、乔治•萨杜尔、锡拉•菲利浦、山本萨夫等都曾来学院讲课和访问。
  1959年3月,北京电影学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托,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摄制定期的新闻杂志片《北京新闻》,以反映北京市各条战线的建设、发展的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每月两期。与此同时,还摄制了《建设密云水库》及北京工业、北京农业等方面的大型纪录片多部。
  参与这些影片摄制的有教师、留校毕业生、高年级学生。这些影片资料不仅为北京地区建设、发展留下一批形象的历史宝贵资料;这一活动的开展,也使教学和生产得到密切的结合。北京市委非常重视《北京新闻》的工作,样片都由书记处根据内容涉及的方面,分别请刘仁、万里、陈克寒、邓拓、赵凡等主持审查,及时提出意见,按时发行。《北京新闻》于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到1962年秋共发行了63期,由于电影胶片进口锐减,市委决定暂停摄制。
  五十年代后期,全院师生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中央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等,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由于在学习、讨论中提出了"批判走自专道路"、"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口号,加上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使少数教师被错划为"右派",一部分教师的思想余悸犹存,这一大学习、大讨论,带来了教与学的思想混乱;又加上一系列客观原因,使师生参与"全民炼钢"、"除四害"、"民兵训练"及单纯的农业体力劳动,办工厂以及社会公益性劳动,过多的占用了教学时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六十年代初期,学习和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高教60条",全院师生认真总结了三年"教育革命"的经验教训,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思想、招生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重新修订了教学计划,提出师生的社会公益性劳动每年限定在一个月以内,贯彻"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以学习为主"的精神。课程设置加强了史论课的建设,增设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艺术概论》,制定了《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根据艺术院校教材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各专业教材的编写,同时又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出:"总结实践经验,借鉴苏联的教学经验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努力研究,吸取民族的美学传统、民族艺术的优秀遗产、中国优秀影片的创作、实践道路等内容充实教材。"在这一基础上,完成了一批教材、制定了一批剧目。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这一时期,为丰富教学内容,建立结合中国电影创作实际的教材体系,电影界的前辈与专家夏衍、陈荒煤、张骏祥、朱今明、韩尚义、成荫、程季华、孟广钧等人都来校长期或较长期的担任有关专业课和专题讲座教学。
  但是,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教育经费和电影胶片进口的困难,教学实习作业的削减,使学生的基本训练基本技能的掌握有所下降。
  这一时期学院为中国电影事业输送了1300余名毕业生,他们都成为七十年代以来活跃在影视艺术创作岗位的重要骨干、也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支生力军,这其中有:丁荫楠、胡炳榴、陈家林、周康渝、谢飞、郑洞天、张暖忻、王好为、黄蜀芹、广春兰、彭名燕、李前宽、颜学恕、许还山、滕文骥、云文跃、邹积勋、孙永田等,以及同时又分别担任局、厅、厂领导人的吴贻弓、马林发、滕敬德、王进、黄永湖、李宁、刘建中,董全德等。他们的作品都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奖励。八十年代在电影教育、电影工程岗位的一些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也是这一时期的毕业生。
  三、1966-1977年,电影教育停顿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教育完全陷于瘫痪。1970年5月,全体教职工下放部队农场劳动,接着又把全部校舍房屋、设备、影片资料、图书移交出去,电影学院被扫地出门。
  这一时期,电影学校在压力下坚持了办学、先后招收了"工农兵学员"的大专、中专、进修班等22个专业班。为正处在干部青黄不接的部分电影制片厂输送了一批青年干部。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师排练、演出了大型话剧《最后一幕》。邓颖超在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实况录像后,对赵丹、张瑞芳说:"这个戏政治好,艺术好、技术好",并对文化部部长黄镇说:"这个戏对恩来同志的处理非常好。演出这个戏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使当时的演剧队翻了身,他们当时都是做地下工作的,好多是党员,'四人帮'迫害他们,演出这个戏,在政治上给他们平了反"。
  四、1978年-1995年,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中国电影教育事业走向辉煌
  文化部为迅速重建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3月建立了由副部长王阑西任组长,卢梦、 钟敬之、申伸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大力拨乱反正,恢复被文化大革命摧残、扼杀的电影教育。当年,恢复了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五个系本科的招生,文学系先以举办进修班主逐步恢复本科招生。举办表演师资进修班,各系并举办干部专修班。为给民族地区 培养电影干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四个专业的本科班。 随着教学秩序的正常化,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实习配套成龙,教师的艺术实践也开始得到安排。迁建新院址的报告经中央和北京市领导机关批准后得到落实。1980年10月,国务院任命成荫为院长。1983年7月沈嵩生出任院长。
   十年动乱中电影学院一度撤销,在七十年代初部分系口并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搬迁至昌平朱辛庄办学,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原建制北京电影学院,1978年全面招收各系新生。
   八十年代,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步伐。电影学院教职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认识到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停滞和倒退造成的我国电影教育和当代东、西方各国影视教育现状的强烈反差,必须更新观念,总结历史经验,破除闭关锁国造成的沿袭多年的教育体系,走出国门,广泛吸取东西方各国当代影视教育之所长,动员理论研究的潜力,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中国优秀电影创作实践的实际,并开始涉足电视艺术领域,建立起影视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更新设备条件,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环节。这一改革的步伐迈出之后,电影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在影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等方面,跨进了一个新的领域。
  1982年7月,罗光达、周传基以观察员身份赴澳大利亚参加 CILECT(国际电影、电视高等院校联络中心)会议之后,学院先后派出考察团考察了东、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电影电视教育的现状。同时,为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先后邀请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的专家和教授来校进行较长期和短期的讲学,先后讲授了:《世界电影理论发展史》、《西方当代电影理论》、《当代动画创作技巧》以及欧洲当代表演艺术、电影制片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继学院学术委员会恢复、创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之后,建立了电影理论研究室,并先后组织了一系列的《电影观念》等有关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民族化的道路、中国优秀影片的创作实践、电影与电视等专题研讨会。教师们先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及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300余篇。各专业教师先后完成的理论专著有:《中国电影艺术史纲》、《中国电影摄影史略》、《新闻纪录电影史纲》、《电影剧作概论》、《电影剧作探索》、《坛下集》、《电影门内》、《表演艺术探索》、《电影摄影造型基础》、《电影摄影电视摄像照明技巧与理论》、《艺术特征论》、《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与艺术流派》、《电影声音构成》、《影视录音》、《电影制片会计学》、《电影制片统计学》、《影视法律》等70余种,有力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其中《摄影曝光控制》、《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国家一级),《元美学》、《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87年-1992年间获国家及部级优秀教材奖共9种。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课程体系,密切结合了当前电影创作实际,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了当代电影本体理论的课程,又广泛涉猎了姊妹艺术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在史论课的建设方面,重建了《中国电影史》、《电影艺术概论》,增设了《新中国电影》、《外国电影史》、《电影大师研究》、《类型电影》、《电影造型》、《美学原理》、《文艺心理学》、《电影声音》、《电影蒙太奇》等必修共同课程。新建了《法国电影研究》、《美国电影研究》等七个国家的"电影研究"课程以及《电影表演流派》、《中国戏曲艺术》、《中国民俗学》、《美术作品赏析》、《音乐作品赏析》、《摄影作品赏析》等35门选修课程。
  在改革中加强了专业教研室对教学的领导作用,各专业课教师都以当代电影观念对教材进行了除旧布新,更新了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环节上,加强了各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了"创作日"、"小学期",各专业联合组成创作小组,运用录像手段的实践体验从文学剧本转化为银幕形象的过程,理论与实践密切联合,使基本技能的掌握达到专业具备的创作能力。
  实行"学年学分制"、"二•四制"(按本科招生,两年后根据学分成绩,少数学生按大专毕业,其余继续学习)并在1985年级6个专业的新生班试行。
  教师们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多年蕴藏的潜力。表演系毕业生在教师指导的毕业演出中,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出的剧目如《哦!大森林》、《赵氏孤儿》、《三姊妹》以及《雷雨》、《骆驼祥子》、《茶馆》、《最后一幕》等,在文艺界、观众中颇具影响。影片的联合毕业作业《中彩》、《童年往事》、《随风而去》分别获得国际大学生奥斯卡电影节奖和东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的特别导演奖等。在国际大学生集会活动中放映后,受到热烈欢迎。
  1982年以来,学院的毕业生,不少人的创作成果受到国内外影坛的重视。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黄建新、鲁晓威、尤小刚、顾长卫、侯咏、肖风、李岚华、陶经等,他们共同或参与创作的影片如:《黄土地》、《大阅兵》、《红高梁》、《老井》、《菊豆》、《晚钟》、《秋菊打官司》等引起国内外的重视,被称为中国电影界"第五代的崛起"。演员中的周里京、方舒、张丰毅、谢园、沈丹萍以及宋春丽、肖雄等又都以出色的表演蜚声影视界。
  中青年教师在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安排的艺术实践中,依靠他们对电影观念和电影本体意识的思考、对电影语言的探索和追求,继《樱》之后,又摄制了《邻居》、《沙鸥》、《青春祭》、《湘女潇潇》、《死神与少女》、《本命年》、《成吉思汗》、《珍珍的发屋》等一系列在国内、外获得奖励并被国内外人士关注的影片。
  北京电影学院于1984年被吸收为CILECT的会员学校,并于1988年被选为理事学校。1991年6月6日,受CILECT的委托,由学院主持召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电影、电视培训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亚太地区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高等影、视院校代表,CILECT的四位副主席和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对亚太地区影视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会议并决定在中国建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影视培训基地。
  1984年,电影学院受权招收硕士研究生,并逐年扩展研究方向和扩大招生人数。此后又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研究方向为电影历史和电影理论的硕士研究生教学班。
  1989年建立的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培训中心,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分别学习导演、表演、摄影、美术、中国电影史、中国当代电影创作、汉语及中国书法等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泰勒先生在考察了该中心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条件后,建议在北京电影学院建立国际影视教师的培训基地。
  1991年5月,学院在回顾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办学历程后,制定了《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学院将建设成以艺术创作专业为主体,结合理论、管理、技术等多种专业学科、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综合性影视高等学校,并提出:为使教学活动符合中国影视创作和生产的实际,开设新的专业,有选择地吸收东西方各国电影创作和电影教育的有益经验,以我为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教育体系,实现学院既是影视教育中心,又是影视创作及研究中心,把学院办成国内外第一流的社会主义电影电视学院。
  1991年9月,王凤生出任学院党委书记。1992年12月刘国典出任院长。
  1992年,学院决定建立"金烛奖"、"北京电影学院奖",前者为奖励在校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职工;后者则为表彰学院师生及历届校友在电影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电影作品而设立的荣誉奖,以弘扬电影教育并推进中国电影艺术的提高。奖项分大奖、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奖七项,1993年5月5日,隆重举行了首届"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金烛奖"颁奖大会,获奖作品及作者名单以金字镌嵌在校园的金字塔碑上。
  1993、1994年,是全国处于深化改革的历史阶段。学院党委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的精神,提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层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等若干措施。并提出了"育人是根本,教学是中心,改革是出路,管理是关键"的工作方针。
  理论研究室、《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结合电影创作面临的电影市场的困境,多次吸收有关专家就电影创作如何适应电影市场的变化,学院教学如何适应电影创作的新形势等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的研讨;同时结合纪念老一代电影艺术家的艺术活动以及他们在各历史阶段对电影艺术创作的创新与探索精神的研讨,发表了一批有建树的论文,藉以开拓电影市场的变化对电影艺术创作和电影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在推进教学的深化改革中,建立了"影像工程"与"影视广告"两个新专业(本科)。为提高培育人才的质量层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建立了跨校双学位学制班。从1994年开始并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计划。
  教师队伍的层次有了显著变化,到1995年,在职的教授、副教授已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3%。继1991年首批获学院优秀教材奖的11本教材之后,1993、1994年又有16本教材获奖。学院电视剧部摄制的《跨越生命线》,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姗娘》、《黑骏马》及《红樱桃》等坚持主旋律的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
  综合管理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学院被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随着一部分老龄干部、教师退居二线,一批中青年干部相继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1995年,在深入改革中,全院教职工提高了对培养人才的认识,提高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共识。在办学方面又开辟了新路,与中国摄影家学会合作办学,成立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在广播电影电视部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北京电影学院董事会的成立,更标志着中国的电影教育事业经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办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