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是从事畜牧、兽药、中兽医及草业研究的综合性国家级科研单位,其前身是原国立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之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1979年)。1996年11月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和兰州畜牧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所部占地面积95亩,野外试验基地占地面积5400亩(张掖基地3000亩,大洼山基地2400亩)。有科研用房6000m2,中试生产车间900m2,科研仪器1000余台(件)。拥有科技期刊921种,1.4万余册,图书6万余册。研究所设畜牧研究室、新兽药工程研究室、中兽医(兽医)研究室、草业饲料研究室、农业部动物毛皮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等6个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中兽医医药杂志》和《中国草食动物》2个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研究所是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病理学分会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中兽医学分会挂靠单位,中国牦牛育种协作组成员。研究所与英、美、澳、加、日、德、荷等国家有长期科技合作交流。研究所是甘肃省文明单位。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234人,其中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48人,中级技术职务79人。博士26人,硕士3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甘肃省“555”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中国农科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2人,中国农科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5人。 各学科带头人22名。
建所以来,研究所取得科技成果167项,获奖113项,其中国家级奖8项,省部级奖70项。发表论文3500余篇,培育牧草新品种2个,家畜新品种(群)2个,国家授权专利2项,拥有自主产权的新兽药批准文号52个,其中4个为国家一类化学创新兽药。
“十五”期间,研究所争取到科技项目126项,可使用总经费5213.85万元。项目覆盖了“畜、药、病、草”四大学科体系,涉及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国家科技攻关、农业跨越计划、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债项目等。已鉴定成果24项,获奖20项(次),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三等奖3项,中国农科院一等奖2项;出版著作9部,发表论文4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