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招生简章(预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艺、工、管、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所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及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
三、报名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⑴ 进修过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能提交成绩单并有进修的硕士招生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
⑵ 提交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至少三篇,或提交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
4. 双学士按同等学力报考,即符合上述第三条所列条件。双学士所修课程为本科段课程,不能按硕士学位课程对待;
5. 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 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7. 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四、报名时间:
网报时间:2012年4月11日10:00—2012年4月20日16:00。
五、报名程序
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 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首先需登录我校首页(www.cuc.edu.cn)或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阅有关报考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事宜;
2. 通过我校研招网填报报名数据,上传电子照片(本人近期标准证件电子照片,大小200K以下,jpg格式),网上交费(需要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并打印《报考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确定数据无误后,本人签字,与其他材料一同邮寄或直接送交我校研招办。
3.下载空白表格:
⑴科研情况表;
⑵专家推荐书;
⑶科研设想;
⑷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报考思想政治情况表;
⑸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材料封面及目录(分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三种类别);
⑹应届硕士毕业生学位授予证明书。
4. 考生下载空白表格后,按要求填写有关项目、内容;
5. 2012年4月25日17:00之前,务必通过EMS将以下报名材料寄至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并通过我校研招网邮件查询系统查询邮件是否到达,通过网报系统查阅材料审核结果;直接送报名材料的考生请于2012年4月24日至4月25日交到我办,并接受我办对报名材料的审核。
●以下是所有类型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⑵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报考思想政治情况表(档案人事部门盖章,两份,一份和其它材料装订在一起,一份复试时使用,放入复试考核表中);
⑶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书;
⑷身份证复印件;
⑸科研情况表;
⑹入学后的科研设想;
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
⑼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⑾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
●以下是应届硕士生(应届硕士生是指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在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研修班等类型的学生)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应届毕业研究生可先交学位授予单位的证明书,录取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
⑼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部门盖章)。
●以下是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⑼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硕士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
⑾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注:以上所有材料请用A4幅面纸张准备二套(一套为原件,一套为复印件),每套报名材料装订时前后要加封面及目录,针对各类型考生的报名材料封面及目录可到我校研招网下载,材料的装订顺序,请按目录所列顺序装订;考生的报名材料请自留底稿,我办一律不退。
上述材料为复试时考核材料,请考生认真准备。考生寄交材料前按上述所需材料仔细清点,在报名材料审核结束时(4月25日),材料不全者视为资审不合格,不得报考,报名费不予退还。
6. 报名费300元。2012年不再接受邮政汇款和现场交费方式,所有考生一律于4月20日网报结束前通过网上支付报名费,请考生到银行办理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网上交费的具体说明详见网报通知。报名费支付后,无论何种原因,我校不予退还,请考生认真查阅简章,确认本人是否报考,并且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7. 我办在收到考生报考材料及报名费后,将统一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将于2012年4月30前在网上公布审核结果等,请登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主页查询;
8. 考生考试报到时间为考试前几天,具体时间届时通过中国传媒大学研招网通知,报到手续如下:
⑴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三张;
⑵身份证、军官证等网报时填写的证件;
⑶在职考生交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交验学生证;同等学力考生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⑷领准考证;
⑸领空白体检表,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集中体检;
⑹按统一时间、地点参加入学考试。
六、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科目。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政治理论免试;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外,还须参加其他两门业务科目加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七、考试方法
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为笔试,复试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外语考试时,英语考试外语听力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统一播放,考生通过带耳机的调频接收设备进行收听。请考生务必自带能接听FM89.3调频节目的调频接收设备(一般为收音机配耳机或带收音机功能的耳机)。其他语种不需要自备听力设备。
八、考试时间:初试2012年5月14日-16日,复试时间初试报到时通知。
考试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九、录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十、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时间,我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通知。人事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的,一律按在职博士研究生处理。
2.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一、关于培养机制改革
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
十二、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三、其他说明
1. 考生报考的报名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以及录取后的赴校路费、行李托运费,均由本人自理。
2. 我校博士生每年招收一次,采取春季考试、秋季入学的方式。
3.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只提供往年试题,一律不指定参考书目。
4.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①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收 邮编:100024
②联系电话:010-65779227、65779702
③电子信箱:yzhb@cuc.edu.cn
④我校主页:www.cuc.edu.cn
⑤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研究生招生咨询:http://yz.cuc.edu.cn/Q&A
浏览次数: 次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