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以下信息由北京新知文化图书有限公司授权本网站发布,文章内容来自 《迷失在阅读中——北大考研日记》,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孔庆东的关注,源于那本《47楼207》。随着了解和阅读的深入,我更加欣赏孔氏文风,也曾在某愤世嫉俗的文章开头引用孔氏名言:“北大,你不该堕落。”虽然我也写过几篇批判其文字粗疏匆忙的小文,要找出任何人的缺点都不是很困难的事,对于孔氏亦是如此,令其不快的指摘似乎也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缘故,就像孔氏对于“狗日的北大”、“挨千刀的北大”的批判。
《独立韩秋》出版的消息是首先从新浪网知道的,那里不仅有孔氏专栏,而且有其新浪聊天的记录,只是打字小姐和编辑同志的文化水准着实不敢恭维,于洁(余杰)、钱力群(钱理群)、严家岩(严家炎)之类错误比比皆是。虽然该书大部分的文字已经收录在其专栏当中,但我还是以不打折的20元价格在北大三角地书店将之买下。书中为幽默而幽默的痕迹明显,却也能够赢得我会心一笑。
最为吸引我的不是新浪网发表的对文人生活现状描述的文字,恰恰是那些网上没有的“韩国日记”和“韩国家书”系列,满足了我的“偷窥欲”,还有那些在文字中熟悉的当代文人的名字对我更是一种诱惑。“24日中午去旷新年家,申正浩、张福民在。一会儿又去了李书磊、杜玲玲夫妇,孟繁华最后去……下午去系里,收到了周兵他们寄来的5000元,到周燕处补填项目申报表,温儒敏与我谈了半天,主要是中国教育报批判我编的《审视中学语文》一书的事情,让我成熟,不要有压力,说他替我顶着。温儒敏是个好人。买了一张Windows98光盘。”
孔氏的忙碌从家书与日记中反映出来,自然很多时候都是和写文章有关:“孟繁华电话约稿,文化月刊李开南约稿,电视台约做节目。想起毛嘉的文章还没写,起来写了一篇《国民党是台湾祸根》。”
具有原生态情境还原性质的文字,因其真实和较少做作而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那些真实的时间、地点、姓名和情节,甚至还有老钱家的电话号码(未落实其真伪,但似乎不假),很多东西可以看作是当事人隐私(笔者以为)的,却在书中被一一披露,不知是否经过对方许可。想必孔氏也不至于大智若愚到混沌地步,这从那些日期断档的家书(电子邮件)中可以看得出。
比之孔氏上一本随笔《井底飞天》的粗糙,这些从“独立韩秋,汉江北去”中感受韩国文化的文字要从容雅致得多,可能是感受比较真切的缘故吧。我相信孔氏的韩国之行并没有多么有趣和丰富多彩,但能够将一种庸常的生活表述得有趣和令人向往,和《47楼207》一样,不仅显示了作者文字上的功力,更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于忙碌、烦扰中看到快乐和美好。
孔氏《独立韩秋》中的绝大篇幅都是对于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反思和批判,虽说有限的个人感受可能导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片面理解,但该书也的确可以成为读者观察和理解韩国的参照文本,只要不是全部相信这就是真实的韩国。书中对于韩国民族和人民的批判,有些地方甚至显得过于偏激和犀利。其实,有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在文人、作家或媒体的文字中被误读的,比如中国之于美国、美国之于中国等等。而过错似乎也不是作者带来的,而是因为读者往往对此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
书后所附陈远《寻找对话的可能》是歌颂孔氏文字的评论,论及孔氏一直在寻求对话可能性——“精英”和“大众”之间对话的可能性,在我看来这不过是取悦市场的一种写作策略,最多也只是无意中个人文风与大众文化的契合,似乎没有必要非去拔高意义:作者爱写,读者爱看,这就足够了。评论家们却非要从哲学角度、理论意义上去挖掘文本的深刻涵义,这似乎是当代文学评论界的一大特点。
赛前,韩德之战的胜负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和悬念:占尽主场之利的韩国能否再创神话赢得比赛打入决赛?对于比赛结果的预测比起孔氏预计《独立韩秋》的发行量更难,前者受天地人因素影响而充满太多变数,后者则建立在对于时下最为风行的“知识+智性”写作模式的自信,何况还点缀了幽默和异国情调。有闲情的话,此书还是值得一看,穷书生如果觉得书价略显昂贵的话,大可等到北大周末书市中盗版上市再买。
太极虎过于威猛的脚步终于无法突破德国战车的钢铁防线,但孔氏《独立韩秋》的销售却节节攀升,但愿韩国的失利和孔氏的批判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