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其前身是1979年创办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设计算机系统理论与技术系、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系、数字媒体理论与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信息处理及安全技术研究所。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21人,副教授31人。专任教师77人中,博士化率达67%。目前在图像处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及应用、可信软件与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计算与系统技术、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已形成稳定的学术梯队。“十一五”期间纳入省333高层次人才计划3人、原国防科工委511高层次人才计划2人、青蓝工程人才计划7人。学院现有国家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江苏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博士点及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等硕士点。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硕士生310余人、博士生140余人及博士后10余人。学院一向重视基础研究,形成了军民结合的科研特色,具备承担国家大型高层次科研任务的能力。在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智能机器人与系统、计算机图像与图形处理、计算机仿真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安全及性能保持、遥感技术、智能检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学院在承担行业、国防等多层次基础研究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承担省内和地方课题,并注重研究成果应用转化。 “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36项;申请发明专利40项,已授权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230余篇;出版专著和研究生教材12部;获省部级奖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南理工零的突破。近年来,学院的研究成果已成功转化并应用于金融、移动通信、智能交通等领域。已成功推出印鉴真伪自动识别系统、银行票据自动处理系统,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路路面状况检测车等,创造经济效益1.7亿。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教风严谨,在教学环节中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全国科技挑战杯及ACM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近年来,本科生升学和出国率达到31.61%,本科生和研究生年度就业率达到99%以上。重视构建与国际化教育接轨的发展平台,与国际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顶尖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国际排名前列的澳州国立大学建立了比较稳定学术交流渠道。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立了“2+2”、“3+1”联合培养本科生模式,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签定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