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边工作,边拿个硕士学位 在职学习时尚化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经过向同事咨询,刘向东今天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站上进行了预报名,报考了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计划边工作边读一个硕士学位。刘向东说“算起来自己在通信行业工作马上就4年了,刚毕业时那种激情和职业新鲜感逐渐被越来越大的职业发展困惑所笼罩。”与刘向东一样,如何更好的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IT人面临突出问题。“学历层次、职业方向、视野高度、发展能力”等问题,更多的IT人选择了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投资,为自己职业发展加油。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式设立于1997,其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借鉴了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按照与工学硕士研究生同一层次的要求,面向于在职人员职业发展和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硕士研究生作为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关联的专业性学位,以其在职学习、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促进职业发展等特点,受到了企业和在职人员的青睐。

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发展至40专业领域,每年招生12万人左右,学生大都来源于企业在职的骨干人才。这些学生通过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和专业综合测试,带着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再次走进学校学习。据中科院研究生院负责IT工程硕士招生老师介绍,他们每年在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和集成电路等领域录取350余新生,这些平均工龄在4 年左右,近60%具有中高级职务或职称,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进一步的职业发展愿望。

这样的学习方式,为刘向东这样的在职人员提供了充电的机会。刘向东说,正是由于身边很多同学、同事和朋友在边工作边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于是经介绍报考了中科院IT工程硕士中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来自职场的竞争压力和继续发展的困惑,使得在职充电成为必要的时尚,“再不学习就被淘汰了”。

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姚郑教授说,这些经过工作实践历练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他们了解实践的需求,从而更容易把知识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得以创新性的解决问题。IT工程硕士教育对学生发展、对产业人才需求、对教育创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作为新的教育模式,如何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办出特色,使工程硕士教育真正适合IT人发展需求,成为突破原来传统教育模式而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对这类的学生,我们要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切实把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姚郑教授结合中科院IT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提出了上述观点。姚郑教授认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前沿课程体系、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等方面,应该成为工程硕士培养的注重点,这也是中科院IT工程硕士教育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沉淀。

“精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培养定位,抓住了我们在职IT人的职业发展特点,中科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孙鹏如是说。从IT技术人发展来看,精技术是IT从业者的基本要求,这与IT业的高技术含量紧密相关。随着IT人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和职位提升,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懂管理成为IT人职业提升的一个必然要求。与此同时,社会上感受最强烈的,是学技术的人不懂领导需要什么、不懂团队需要什么、不懂得合作,因此以理解为基础的会做人成为一个团队的基础;因为在一个团队里,个人能力是有制约的、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作为团队成员要理解他人的目标,理解同事的目标,理解领导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个人的理想,不能单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与其他学校不同专业分布在不同学院培养不同,中科院IT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均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实现了学生攻读本专业基础上对其他专业的学习,适应了学生在工作中跨领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中科院IT工程硕士课程体系结合不同专业方向和职业路线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学生层次差异、知识/技能结合的原则、特定业务领域需求等几方面因素,设置了针对性很强的软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和知识地图。“我们课程范围很广泛,我们同学一般都结合自己现在工作方向和未来发展进行选课。”“我觉得讨论课很有价值,同学们和老师能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充分研讨,既锻炼了深入分析问题能力,又提升了展示与表达能力。”“除了专业课外,很多综合类课程如财务管理、高级沟通技巧、客户关系管理、创业学和融资实务、现代IT企业管理、IT企业市场营销技巧与方法等,对我们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很有帮助。”在谈到课程时,一些在读中科院IT工程硕士同学有很多说不完的话题。

谈到授课教师,姚郑教授认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才能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尤其对于面向信息产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其国际化和发展快的特点,决定了师资要与国际、与产业接轨。因此中科院IT工程硕士的师资队伍,由中科院系统的专家、产业界资深认识和国外大学终身教授构成。这些师资中来自中科院及高校教师中85%具有正高级(研究员或教授)职称,来自产业界的专家中90%为企业总裁、技术总监或高级技术及IT管理者,来自国外大学教师均为终身教授,其中40%为院系的主任/院长或学科负责人。“我们的师资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科与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同时我们和学生一起对教师考评后,如果没有达到教学要求,名气再大的我们也只能换老师了。”姚郑教授在谈到师资队伍建设时认为这样才能真正把教育做好,“毕竟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

“我觉得我们的论文比全脱产学习的硕士研究生要求还要严格,整个论文过程比较辛苦。不过经过论文这个过程,在研究与分析问题能力方面确实提高了很多,再碰到新问题时能迅速下手解决了,这对自己未来发展非常值。”王海同学做完论文,获得学位后的感受。这正是中科院IT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重视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作为中科院IT工程硕士培养单位,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强调对学生应用研究能力和研究习惯的培养,“这种应用研究能力是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人员在工作中总是碰到方方面面的新问题,抓住关键问题并快速解决成为重要的能力,对职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通过课程阶段要求授课老师在讲授课程知识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背后的研究过程,通过论文阶段对导师培训、标准规范、过程控制等环节,让学生得到独立的研究训练。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目前拥有论文导师335人,其中来自于中科院系统的理论导师198人,来自产业界资深人士137人。中科院及高校教授中70%具有研究员或教授职称;产业资深专家,71%具有高级职称。这些导师资源不但保证了学生课题方向的针对性,也保证了培养质量。

“经过近10年的坚持,中科院IT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品牌得到了认可。”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说。目前,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每年招收IT工程硕士5个领域研究生350余人,这些学生平均工龄来自产业界的学生平均年龄26岁、平均工龄4年,近60%具有中、高级职务/职称,这些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动力强、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来中科院读IT工程硕士的基本都是奔着提升的,混学位的很少”, “要求尽管高,但是毕业了觉得真是不白学,确实选对学校了”。 这是中科院IT工程硕士学生的感受。

(应本人要求,上述学生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