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中医五官学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医、中西医结合五官科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中医耳鼻喉科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眼底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中医五官学学科是由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3个专业构成。 耳鼻咽喉科简介
一、学科带头人
周凌,耳鼻咽喉科主任,五官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省中医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黑龙江省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黑龙江省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多年来为我校研究生、本科生及夜函大学生授课达1000余学时。2005年受台湾长庚大学邀请赴台讲学。研究的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咽喉疾病的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目前正在指导的硕士研究生4人。承担科研课题10余项,获奖6项,其中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7部为主编,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内蒙古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出版。发表主要学术论文30余篇,均为国家级杂志。参加编写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各1部,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二、学科队伍
本学科现有7人,以周凌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教授3人,副教授1人,护士 3人,
硕士生导师3人,硕士学位2人,学士学位2人,中专3人。黑龙江省名中医1人,世界中
医药联合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理事1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常委1
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黑龙江省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1人,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省干部医疗保健会诊专家组专家1人,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1人,黑龙江省名中医1人。学科队伍稳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均较合理。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努力开展中医药特色研究,探索出多套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咽喉疾病的
治疗方案。已确立的研究方向:
(一)中医药防治咽喉疾病的研究
在遵循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咽喉疾病提出了新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依据治法组成中药复方,并进行了基础方面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在急性咽喉疾病的防治方面:认为急性咽喉疾病的形成不仅与热毒有关,同时与血瘀密切相关,因此提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利咽”的治疗法则,并依据此法研制出“清咽利喉汤”、“牛黄利咽丸”等中药复方制剂,多年来运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大大减少了以往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本病带来的毒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中药牛黄复方制剂治疗风热喉痹的临床与药效学相关性研究”,该研究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获2001年黑龙江省自然基金成果奖、2004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有关论文4篇。“中药牛黄复方制剂对风热喉痹病毒酶的基因表达与调控”该研究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获2005年黑龙江省自然基金成果奖,2006年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
2.在慢性咽喉疾病的防治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治疗疑难病证的优势,针对慢性咽喉疾病的发病机理,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养阴润燥,清利咽喉”,“活血化瘀,开音利喉”的治疗原则,研制出“养阴润肺汤”、“清音汤”“请咽甘露丸”等复方制剂,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研究成果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二)中医药预防和治疗鼻病的研究
针对鼻系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运用鼻炎1号、鼻炎2号、鼻炎3号系列中药煎剂,并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在鼻系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果。
1.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面:总结并提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理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兼邪毒外犯,采用“益气固表、散邪通窍、升阳止涕”的治疗原则,利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变应性鼻炎大鼠动物模型,给以鼻炎1号煎剂,运用免疫学的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免疫机制的研究,探讨鼻炎1号对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抑制机制,结果显示:动物模型大鼠用药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2水平降低,IL-4水平提高,提示该治疗具有免疫治疗作用,这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研究得到黑龙江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科研项目赞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发表科研论文2篇。
2.在变应性鼻炎预防方面:根据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理,和现代医学免疫治疗的目的是调节Ih细胞的分化,使Ih1、Ih2的反应重新恢复至正常的平衡状态,多年来,应用鼻炎1号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采用提前服用预防发病的临床观察,发现提前应用鼻炎1号15-30天,可防止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发作或减轻发病症状,此疗法有似免疫治疗作用,这种疗法将解决免疫治疗疗程长、价格昂贵的难题,为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3.在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防治方面:认为鼻窦炎之所以成为难治性疾病,主要是药物难达病所所致,因此创立鼻康液窦腔灌注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旨在通过局部靶向给药,解决了药物难达病所的难题,利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家兔实验性鼻窦炎模型,精选了多年临床治疗鼻窦炎最为有效的中草药物制成鼻康液,采用窦内灌注疗法,通过对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验证其疗效。并且探索出了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为开发中医中药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新方法和新药物,闯出一条新路。
四、人才培养
本学科人员素质高、业务强、团结进取,务实求真,与时俱进,开设承担学校各层次、
各专业学生《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课程教学任务,高职教师授课率达100%。课程设置兼
顾中、西医两大体系,注重“三基”培养,重视教学优化改革,开发出适合本学科特色的
CAI课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课题3项,获教学成果奖3项,参编新世纪全国高
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各1部,已招收培养硕
士研究生21人,毕业获硕士学位11人。
五、医疗工作
本学科拥有300多万元的现代化诊疗设备,在突出中医中药治疗五官科疾病的同时,充
分发挥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优势,为本学科医疗、教学与科研水平再上新高提供
了有利保障。耳鼻咽喉科门诊有诊室3个,测听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各1个。耳鼻
喉科年门诊量大约在20000 ~25000人次。平均日门诊量为60~70人次。在医疗上采用中
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尤其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干燥及萎缩性鼻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干燥及萎缩性咽炎、耳鸣、耳聋等疾病的治疗有独道之处,并对上述疾病的研究已确立方向,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及疑难病的长处。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系列中药(汤、丸、散)制剂,用于临床,收到显著疗效,形成了“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局面。
六、科研成果
承担科研课题1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6项,校级6项),已结题验收10
项、在研课题4项,获奖成果9项: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书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
步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奖2项,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核
心期刊发表主要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13部。
眼科简介
一、基本情况
眼科从成立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形成独有的特色和优势,赢得卓著的社会声誉。现有工作人员14名,医生7名,护士7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6名、初级职称4名。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2名。现为中医管理局眼底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現有研究生导师5名(孙河、张莉、刘静霞、王玉国、周丽霞),已毕业研究生24人,在读研究生19人。现有2个门诊;病房20张床位;标准手术室两间。拥有眼底照相及血管造影仪、视电生理仪、计算机视野计、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地形图、电脑验光仪、角膜测厚仪等高科技检查设备;拥有鹰视世纪波准分子激光系统;鹰视氩离子眼底激光系统;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眼科手术显微镜等高端治疗设备。
二、科研情况
荣获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共3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校基金4项,目前在研课题8项,其中3项为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学术著作8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等3部。
三、学科带头人
孙河教授,现任眼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五官科教研室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常务编委,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编委。黑龙江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学组委员、眼底病、白内障、显微外科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干部医疗保健会专家组专家,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孙河教授有20多年的科研、教学、临床工作经验。2000年以来主编《眼科疾病的康复与护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参编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等3部教材的编写;2005年曾受台湾长庚大学中医系邀請,赴台教學。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持科研课题7项。指导研究生19人,其中毕业12人,在读7人。
四、研究方向及特色病种
以中医为基础、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的优势,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研究方向:视神经疾病、视网膜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疾病、角膜病、视光学、眼外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防的临床与研究。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化淤止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本科的重点研究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眼科疑难病、治盲率高,发病率亦逐年增加。眼部表现以眼底的出血、渗出、增殖等改变为主,符合中医的出血、淤血及痰凝的表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如止血太过有留瘀之弊,活血太过有出血之弊,燥湿化痰太过有伤正之弊。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我们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主研发了“达明饮”、“理血还光丸”等系列中药辨证施治、针药并用、中西结合,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视力,阻止或延缓了视力损害的进程,填补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空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色治疗-------根据中医“止、消、宁、补”的活血理论,对出血性眼底病的治疗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原则。急性出血期,先止血为先,瘀血期,以通络为要,促进离经之血的吸收,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防止病情的发展演变,配合针灸和西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营养神经,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糖尿病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避免单纯期向增殖期转化。后期采用扶正补虚,软坚散结的方法,配合眼底激光,阻止新生血管、纤维增殖、继发清光眼和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2. 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疑难病,眼科主任孙河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创立了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中医辩证将该病分化气滞而瘀、痰凝互结、肝肾而虚、外伤等不同类型,配合针灸及神经营养剂治疗,有效地恢复了部分视神经纤维的功能,保护或提高了部分视功能,为临床治疗视神经萎缩开了先河。现在,该病在临床中已有规范的治疗方案,形成了规范治疗的局面,以孙河主任为首的眼科已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该疾病的研究方向,为在该病的治疗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而不断的探索。
3. 青光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神经萎缩,损害视力甚至失明。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协定处方:通窍明目丸,用于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的后,治疗视神经萎缩,有视神经保护、修复损伤的视神经的作用。
4.近视远视散光
眼科的视光诊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屈光不正及视疲劳方面很有特色,对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疗效卓越,有效率在92%以上。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及不同程度的近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使此类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治疗:如青少年的假性近视我们通过眼周及耳部的穴位按摩及自己研制的系列中药的应用,使此类患者视力完全恢复。对于真性及混合性近视,一方面给予适当的中药控制病情,一方面科学配制合适的眼镜。如符合手术条件并有摘镜愿望的患者还可行准分子激光进行近视的治疗,使患者能做到来我科就诊近视的问题彻底的解决。
5.葡萄膜炎
葡萄膜疾病也是眼科的主要治疗病种之一,以中药为主,辩证施治。急性期配合西药综合治疗,提高了该病的疗效。
6.角膜病及眼表疾病
是眼科特色治疗病种之一。孙河主任拟定的聚星障1号,清热解毒退翳,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初期、聚星障2号,治疗角膜云翳;平肝饮,清热燥湿,治疗眼表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疗效好。
五、未来发展方向
眼科医疗工作的重点是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内外并治,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深入开展基础及临床科学研究,建立有特色的专病治疗规范及其诊疗方案,突出特色、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有良好医德医风,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眼科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眼科常见病,能熟练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高层次眼科专业人员。
口腔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口腔科现有人员10人,医务人员9人,护士1人。其中副高职3人,主治医师、主管技师、主管护师6人,医师1人;有教师资格者4人,研究生导师1人,有科研经历者2人。全科人员年龄集中在40~50岁之间,30岁以内1人,在研硕士1人。口腔科临床具有较强的实力,拥有现代口腔科先进的检查及医疗设备,如口腔综合治疗机、口腔科影像仪、激光治疗仪、超短波理疗仪、光敏机、喷砂机等。开展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儿童口腔治疗等。特别是在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药物过敏性口炎、过敏性接触性口炎、白塞病、创伤性血疱及溃疡、口腔白斑病、口腔红斑病、口腔扁平苔藓、唇炎、口角炎、地图舌、沟纹舌、毛舌等疾病中,中医中药更具有特色。
二、科研情况
承担科研课题4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项,校基金资助1项,荣获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学术著作1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口腔学》1部。科室每年承担临床医学院五官教研室《口腔科学》的教学工作以及进修学员的带教工作,年平均教学时数36学时,带教学员10余名。
三、学科带头人
李晓南,男,出生于1968年9月,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口腔科的医教研工作。主编学术著作1部,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1部;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8篇;主持和参与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3项,获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
四、研究方向
中医中药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研究。
中医中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OLP是一种典型的时发时愈的慢性疾病,作为一种好发于口腔黏膜的非感染性疾病,该病的病因一直不明。对于OLP的治疗,西医主要采取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贴膜、软膏、气雾剂、针剂对病损部位局部应用,以及氯喹、昆明山海塘和雷公藤等药物的口服治疗。祖国中医提出,该病的治疗应以辨病为主,结合症群变化施治原则。我科主要采取OLP损害局部应用外敷中药治疗、根据证侯分析辩证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由于西医的治疗是以激素类药物为主,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后病情的反复以及血象异常等不良反应,而中药的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稳定性好,通过内外兼治及对症辩证施治,发挥调节免疫机能,改善微循环状态,调整内分泌等临床功效,是治疗OLP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今后我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附: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名单
周 凌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孙 河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唐 英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马 莉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 莉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静霞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玉国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周丽霞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李晓楠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