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蓝天的畅想,大海的胸怀;深厚的史蕴,创业的豪迈。理学院,是一部传奇的史诗,几度坎坷,风雨兼程;理学院,是一条奔腾的长河,只争朝夕,慷慨前行。理学院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在学风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发展、数学建模大赛、电子大赛、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里令人瞩目的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历程: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在2001年由原基础课部成立了数理与信息工程系,2004年底整合两校区教学资源,成立了现在的理学院。
理学院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应用物理4个本科专业;有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应用数学3个硕士点和工程力学山东省重点学科。
设三个教学系,一个教学部,两个实验中心,一个研究所。
数学系:辖“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两个专业教研室,“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两个公共基础课教研室。
物理电子系: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两个专业教研室,“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和物理实验中心。
工程力学系:辖四方、黄岛两个力学教研室和力学实验中心。
工程制图教学部:辖建筑制图、机械制图两个教研室和制图模型陈列室。
物理实验中心:设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子学、应用光学实验室,黄岛校区物理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电子信息科学专业实验室和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等8个功能实验室,日常活动在物理电子系开展。
力学实验中心:设材料拉压实验室,材料扭转实验室,综合设计实验室,光测冲击实验室,理论力学综合实验室,岩石三轴实验室和黄岛校区力学实验室等7个功能实验室,日常活动在力学系开展。
现代通讯技术研究所:主要任务是通信与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日常活动在物理电子系开展。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45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硕士毕业研究生63人;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青岛市优秀教师1人,2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校教学拔尖人才3人。另外,特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目前在校本科生819人 ,研究生20人。
近三年,共立校以上重点课题20项,出版主编教材16部,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如下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初步建成了以数学、力学、物理电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专业结构。数学学科有2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点,有7位教授,9位博士;力学学科具有两个硕士点,一个省重点学科,10位教授,8位博士,1位博导;物理电子学科有2个本科专业,1个技术研究所,5位教授,6位博士,1位博导。近3年,这三个学科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10项,经费140万元;横向课题44项,经费1500余万元;三大检索文章60余篇,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后引进各类专业人才62位,其中博士以上人才19;有4位在职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培养了一批名师:全国优秀教师1位,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位,青岛市优秀教师1位,校级教学拔尖人才3位,先后有12位教师获得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在05年学校评出的6位教学拔尖人才中,我院占有3位。
3.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教学基础。近5年先后出台了 “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学生学习进步奖评选办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办法”,“教师职务晋升业绩量化赋分标准”,“实践教学管理细则”,“教学督导员管理办法”,“大学生导师工作考核办法”等十几个文件,结合理学院的实际细化学校的文件精神,从源头,从基础系统地抓“质量”。
4.精品课程建设达到较高水平。三年时间先后建成“线性代数”、“建筑制图”、“材料力学”、“概率统计”4门山东省精品课程,“材料力学”还入围了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建成校精品课程。
5.实验教学与创新教育取得较大突破。近5年由我院负责带队指导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山东省一等奖8 项,二等奖11项;开发了实验设计能力一流的材料力学综合设计实验台,完成了材料力学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该项目已获校一等优秀教学成果奖。
6.制图课教材建设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水平。制图教学部紧跟前沿,积极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全国发行教材9部。
7.初步解决了专业定位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一是在培养计划中强调:知识结构的组织上采用“底”大“尖”高的知识结构,既要为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又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系统的工程训练;有良好的市场切入点,注重专业特色;发挥学校自身优势,重视实践教学,集中实践周安排30周;教学计划有弹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等。二是既要明确专业的基础地位,鼓励学生“考研”,又要重视就业培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三是专业教师全部担任大学生导师,指导学生排忧解难,规划人生,选课、“考研”和就业。
8.建成了比较完整的优良学风建设体系和有效机制。我院自03年初开始抓学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控制不良苗头,养成良好习惯,过好大学适应期为主的严格管理阶段,二是教师参与,“教”“学”互动,以教风促学风的课堂教学过程管理阶段,三是实行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相结合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阶段。我们还设立了大学生学习进步奖,连续5年每年拿出近1万元的创收经费对学习进步大的同学表彰奖励。
该院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初见成效:04、05连续两年的四级英语通过率列四方校区第一名,05级的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达到54.1%,超过校平均通过率10个百分点;在数学建模比赛中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保持了90%以上的就业率。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考研率达到19%,个别班级达到了27%,一批学生考进了中科院、上海交大、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名校,柴怡康同学还考入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