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一、背景情况
我校曾由美籍华人陈树新教授牵头于2000年前后建立生物信息中心,由于陈教授在国内时间短暂,具体负责人员生物学知识相对薄弱,与具体科研项目结合不够,没有专门的科研项目支撑、人员配备及待遇等因素,虽然参与的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生物信息中心始终没能正常运转。经协商筹备,学校于2005年4月重新任命生命科学学院陶士珩教授担任我校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
二、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将重点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服务:
(一)生物信息服务
1.镜像主要的核酸、蛋白数据库。如核酸数据库GenBank、EMBL,蛋白数据库Swiss-prot、Pir、三维结构数据库PDB和SCOP等;
2.建立与我校研究相关的生物物种核酸、蛋白二级数据库;
3.建立在线生物信息分析工具,如Blast序列同源搜索、引物设计、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分析,等等,为我校生物学各相关专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方便;
4.为我校具体的研究项目提供特化的信息服务。
(二)生物信息整理发掘和研究
1.群体遗传理论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研究,为人类及动物重要遗传病基因的研究提供新策略;
2.小麦EST和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小麦基因组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并进行小麦品质及其他优良性状预测等工作;
3.植物比较基因组研究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研究小麦、玉米等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相关基因;
4.动物病害数据库,为动物病害的防治,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方便;
5.植物病害数据库,为植物病害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方便;
5.中草药综合数据库及西北植物数据库,为中草药标准化栽培、药效成分的提取等研究提供便利;
6.建立大分子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生物信息平台,为医药、中药、动物药、农药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平台;
7.开发商业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三、主要研究成果、获奖和突出进展
生物信息中心成立三年以来,发表SCI研究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15分。主编十一五规划生物信息学教材一本(科学出版社)。
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情况
研究中心人员组成充分体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包含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分子生物学、计算机模拟技术、群体与数量遗传学、药物设计、有机合成、指纹图谱鉴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组成。
五、运行管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信息研究中心挂靠生命学院,业务上由学校和科研处领导,日常管理由生命学院负责,研究中心的所有人员的行政管理归属关系不变。
六、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
生物信息中心研究生分别参加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办的龙星计划生物信息培训和2007年生物信息研讨会以及2007年全国生物信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一方面了解了本学科前沿动态,充实了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的学术交流,扩大了生物信息中心的影响。
邀请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计算生物学教授陈树新教授,每年定期来我校举办讲学及其他学术交流活动;期间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生物信息学讲座。陶士珩教授作为访问学者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化生物学系进行学术交流,拟邀请其联系导师著名生物信息学与统计遗传学教授Bruce Walsh博士每2年一次来我校访问讲学。
七、下一步发展设想
我校曾在作物育种、林木育种、蔬菜瓜果育种、动物育种、昆虫分类、植物病理、生物制药、胚胎工程、干细胞培养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基因组和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从分子水平阐明生长、发育、疾病发生、生物环境互作机制,通过基因工程和分子辅助育种加速农业研究已成为大趋势。必须承认我校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滞后于国际和国内同行。如何迅速提升我校生物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如何融入基因组合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大潮、如何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及基因工程加速传统的动植物育种已成为我校提升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关键。我们的初步设想是,紧密结合我校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首先建立相关生物信息数据库,如小麦、玉米、苜蓿、杨树、松树、人、牛、羊、重要的植物病害、重要的动物病害数据库,为我校及国内其它研究机构具体研究提供信息服务;其次,如果条件成熟,建立我国西部、秦巴山区天然产物数据及有机化合物服务平台,为我校中草药指纹图谱鉴定、无公害农药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服务。
希望学校能定期提供一定数量的中心运行经费,以便让中心正常运转,吸引校内外学者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中心的建设与研究。为提升我校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与分子进化、有机合成及药物筛选、种质资源分子鉴定与指纹图谱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水平做出贡献。
八、联系方式
地 址: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712100
电 话:029-87091060
电子邮件:shihengt@nwsuaf.edu.cn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