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述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应用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信息学和计量学,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性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自动化装置涉及测量与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
二、培养目的
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1、应具有坚实的检测与控制、电子学、信息学、计量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和智能化技术及本学科的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检测技术的现代实验方法与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和科学技术现状与动态,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承担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能从事自动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和自动检测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设计工作;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2、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3、身体健康。
三、研究方向
1、检测技术及系统的研究
2、智能化自动化装置的研究
3、先进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4、计算机在检测与控制装置中的应用
5、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用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他们在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五、学习年限和时间的安排
本学科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二年半,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但在安排上不能把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截然分开,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要有计划地让研究生参加一些专业学术活动,为论文选题和论文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五学期末通过论文答辩,毕业离校。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各科成绩经考试合格给予相应的学分。计算学分的原则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20学时为一学分,以实验为主的课程40学时为一学分。外语课、马列主义理论课按国家教育部门统一规定的学分计算。所开设的每门研究生课程,数学课以外的基础课每门不超过40学时,选修课每门不超过30学时,以实验为主的课程每门不超过60学时。
2、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选修课及必修考查课三种,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8学分。
公共学位课:科学社会主义(1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英语(5学分)、应用数学基础(一)(4学分)、现代控制理论(2学分)。
专业学位课:现代传感技术(2学分)、仪表智能化技术(2学分)、计算机最新控制技术(2学分)
选修课:二外(2学分)、数值分析(1.5学分)、随机过程与信号分析(1.5学分)、低躁声电子设计(1.5学分)、软测量技术及应用(1.5学分)、神经网络控制技术(1.5学分)、现代通信系统(1.5学分)、现代工控技术(1.5学分)、高等过程控制系统(1.5学分)、硬件描述语言(1.5学分)、DSP技术及应用(1.5学分)、光纤传感技术(1.5学分)、学科研究报告(1.5学分)、现代调速系统(1.5学分)、VC++在控制中的应用(1.5学分)等。
七、培养计划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在新生入学后半个月内制定。导师应根据培养的目标要求和新生具体情况而定。填写《培养计划表》一式三份,经系主任审批后交研究生部和系各一份,导师一份。
2、论文计划:
论文选题应尽可能和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一定工作量。论文选题前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全面了解选题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广泛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并拟定工作计划。经系主任批准后,于第二学期末将论文工作计划一式三份分别交研究生部一份,系一份,导师一份。
论文工作要认真按计划进行,在做论文一年半时间内,分阶段提出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