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授权点类别和批准时间
本专业自196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1986年先后被批准为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之一。原名为核武器损伤防治学专业,1997年新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更名为军事预防医学。
二、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主要研究方向有五个:
(一)放射病理;
(二)放射生化;
(三)肿瘤放射生物学;
(四)非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五)辐射增敏及抗肿瘤药物。
三、主要科技成果
近年来全室共撰写专著14部,教材4部,在国内刊出论文400余篇,在国际性杂志上刊出论文4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四、师资力量及研究生导师情况
本专业已有四十余年历史,1956年开设全国第一期放射性同位素训练班,为全国、全军培养了大批同位素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目前已成为我国放射医学领域有影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本专业现有20人,其中专家3名,教授5名(含专家),副教授4人,讲师2人,助教3人,技术人员6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含博导)。
郭鹞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194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同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研究所助教及梁伯强教授研究生,1949年任讲师,1952年任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副教授、副主任;1955年调病理生理,1956年赴前苏联莫斯科生物物理及病理研究所学习一年,回国后从事病生及放射病理研究工作。历任四军大病生、病解、核武器损伤医学防护教研室教授,曾任全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省中华医学会理事,省病理学会理事,省原子医学会理事,省生理学会理事;现任国外医学和中华病理生理杂志特约编辑;中德医学协会陕西分会理事;美国世界名人成员,英国世界文化名人成员。郭鹞教授既从事病解又从事病生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放射病理已四十余年,曾多次参加我国核试验现场效应实验,在放射病理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著有《放射损伤与放射病》、《致死及超致死剂量辐射犬各型放射病的超微结构变化》、《放射损伤病理学》、《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复制》(一、二集)。还参加了《病生百科全书》、《病理学》、《环境病理学》等十五部专著编写。在肠型放射病发病机理及急性放射病分型方面有独到见解;系列论文:《肠型放射病发病机理的探讨》,《棉酚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症的临床观察及基础理论研究》,《毫米波局部照射的远位效应》等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两年来开展了EMP生物效应研究;已刊出论文150余篇。他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名利,从1962年起开始担负研究生培养工作,已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24名;同时还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许多进修生。
陈景藻教授,博士生导师,三级教授。195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55年9月至1959年8月在苏联基洛夫军事医学院理疗、疗养、医疗体育专业学习,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理疗科主治军医、讲师、副教授、教授、主任军医。1983年至1995年任四医大训练部副部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95年10月任总后卫生部专家组成员。现任中华物理康复学会常委,省康复学会主任委员,省科协副主席,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市中华医学会疗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物理医学杂志编委。陈景藻教授长期从事理疗、疗养及防原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年代负责培养越南理疗专业留学生;为培养我国理疗、疗养专业人才做出了一定贡献。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生10名。1981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毫米波生物效应研究,发表论文14篇。目前正开展有关次声生物效应研究。主编或参编专著10部,如《紫外线疗法》、《医学物理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和《理疗分卷》和《康复医学分卷》、《现代疗养学》、《临床医学辞典》等。
郭国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获放射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研室主任、陕西省原子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中国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编委、国际病理生理及日本放射医学会会员。从事肿瘤放射生物学、放射病理学及非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曾赴日本、德国、英国等地参加国际会议与访问,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进行肿瘤放疗个体化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内基金多项。现与日本京都大学放射医学科及英国曼彻斯特上皮细胞研究室具有友好的往来。
田琼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参加大剂量电离辐射后小肠生化物质改变的串联机制研究。1987年硕士毕业以来,先后参加肿瘤放射增敏剂的研究工作,承担抑瘤作用机理的药物学工作。该工作199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至1997年负责并组织了连营二代新型反坦克武器研制中生物效应实验的工作,为该武器装备部队作出贡献。熟悉基因工程实验方法,筹备、设计、建立并开展了基因研究,尤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工作。现正进行军内重点课题:rhBMP-2m的基因表达和作用研究中对造血的作用研究及中药抗癌作用的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五、所属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情况
本专业有病理室,生化室,细胞培养室,同位素测定室等六个实验室;主要设备有液体闪烁计,晶体闪烁计数器,恒冷切片机,PCR仪,惠普紫外分光光度计,多功能生理记录仪,超高速冰冻离心机,倒置显微镜等设备,总值达160余万元。
六、培养研究生情况
几年来全室共培养研究生41名,其中硕士生33名,博士生8名,毕业研究生中现任高职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