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考试大纲的目的
《汽车学》是报考森林工程学科交通运输方向硕士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的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第一章 汽车概论
1、了解汽车分类国家标准:(1)按用途和整车结构分类;
(2)按国标GB/T15089-94机动车辆分类;
2、了解我国轿车按发动机排量分级标准;
3、了解我国客车按车辆长度分级标准;
4、了解我国货车按总质量分级标准;
5、了解汽车总体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器设备;
6、了解汽车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1、了解发动机的分类以及四冲程和二冲程的工作过程。
2、熟悉下述基本概念:上止点;下止点、发动机排量;、空燃比、压缩比、爆燃;辛烷值;十六烷值;示功图;有效功率;有效扭矩;有效燃料消耗率;升功率;机械效率、充气效率;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部分特性曲线;
3、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起动系。
第三章 汽车底盘
1、汽车传动系
1.1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基本类型;
1.2了解汽车传动系的基本组成和动力传递路线;
1.3熟悉传动系必须具有的功能;
2、汽车行驶系
2.1了解汽车行驶系的结构型式;
2.2熟悉汽车行驶系的功用;
2.3熟悉轮式汽车行驶系的基本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
2.4了解转向轮四个定位参数及其作用: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
2.5了解车轮的两种构造型式
2.6熟悉轮胎的分类方法以及轮胎规格标记方法。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胎比较,有什么优点?
3、汽车悬架
3.1了解汽车悬架的类别和基本组成及其各自的作用;
3.2了解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异同;
3.3了解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以及气体弹簧各自在悬架中的作用。
4、汽车转向系与制动系
4.1了解转向系的类型及其结构组成;
4.2了解转向器几种常用的结构型式:循环球式、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
4.3了解制动系的类别;熟悉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的功用及其基本组成;
4.4熟悉摩擦制动器的类别,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第四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其选用
1、了解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熟悉汽油牌号及其选用;
2、了解柴油的主要使用性能。熟悉柴油牌号及其选用;
3、了解制动液的分类及其选用;
4、轮胎及其使用
4.1了解轮胎的类别及其选用;
4.2了解斜交胎和子午线胎型号规格的表示方法
第五章 汽车使用性能
1、汽车动力性
1.1熟悉评价汽车动力性的三个指标;
1.2熟悉表述汽车动力性的常用概念:驱动扭矩;驱动力、行驶阻力;上坡阻力;惯性阻力;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后备驱动力;动力因素;附着系数;附着力;附着重量;
1.3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附着条件
1.4了解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2、汽车使用经济性
2.1理解燃料经济性与汽车使用经济性概念;
2.2熟悉评价汽车使用经济性的指标;
2.3了解汽车使用经济性的试验方法;
2.4了解汽车节能的基本途径和技术。
3、汽车制动安全性
3.1理解制动性、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概念;
3.2熟悉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3.3了解影响制动效能稳定性的因素。
4、汽车的通过性和操纵稳定性
4.1理解汽车通过性、操纵稳定性概念;
4.2熟悉评价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及其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
4.3了解影响汽车稳定性的因素。
5、汽车公害
5.1了解汽车公害概念;
5.2了解控制排放污染的基本措施:前处理、机内处理、机外处理(又名“后处理”)
5.3了解汽车噪声控制标准。
第六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1、了解汽车在“走合期”的使用;
2、了解汽车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3、了解汽车在山区和高原条件下的使用。
第七章 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分析
1、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
2、了解使用因素对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影响;
3、了解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
4、了解汽车技术状况的等级划分标准。
三、考试要求
《汽车学》是一门专业知识的综合课程,其内容涵盖了《汽车构造》、《汽车运行材料》和《汽车运用》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是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考生应全面的按本大纲的内容进行复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的内容。
四、试卷结构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占60%
简答题、论证题占20%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运用题占20%。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方式:笔试
时间:3小时
六、大纲中的有关提法说明
1、关于“了解”:属于对事物的表层认识,不要求全部记忆。别人提醒能认识,见到它能识别;
2、关于“理解”:属于对事物比较深层的认识,能够作出完整地、正确地、条理清晰地表述和归纳。
3、关于“熟悉”:这是针对本课程的一些核心概念、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提出来的,属于本课程的“骨架”。除了有较为深层的认识之外,还必须反复的记忆,才能达到“熟悉”的程度。
七、主要参考书
1、汽车构造(第四版)陈家瑞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2、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版)高延龄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