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我是在害怕找不上好工作时,才“试一下”考研的,因此准备得比较晚:在1997年9月中下旬才开始。政治资料一本也没有买(这是一个失误)。前面两个月大部分时间是花在英语和专业上面(我不要考高数)。直到11月初,我才开始看政治。首先,把政治理论来源: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革命史三大本认真地看了一遍,这花了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国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看起了顺心一些,这里都是一些具体的,现实的东西。只有马原难以看下去,它是抽象的,一边看,一边想,有时一下子还真想不通,但是这时就得要静下心来,只有把一个一个的理论弄懂之后,做起题目来才能得心应手。 当然,这一个月时间不全是在看政治,也在看英语。主要精力在政治上,看累的时候就做英语习题。就这样,一天下来,至少要坐上10个小时,回忆起那段时光,唯一的感觉就是:累与苦。但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累是不行的,怕累就别来考研。 接下来的一个月,是我的政治理论与做题能力大大提高的阶段。我买了一本旧的但在书上没有做过的习题集。坚持每天做一套习题,后来不够了,便借同舍另外2位考研同学的习题集来做。这样不好,有时一天做2套,有时没得做,因为必须要迁就舍友的用书时间。但那时实在是穷啊,买不起新书,到了月末,有时连吃饭钱都没有。在做习题的时候,还是有先择的,主要是做填空,选择和简答。而论述题,一般是先想一想,然后直接看答案,从中了解一种论述方法。 我认为,论述题,只要基本理论没搞错,然后进行言之有理、文辞通顺的论述。一般阅卷老师是不会扣太多分的。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到1月5号左右。 在这一个月中,每晚睡觉之前与2位舍友的讨论,对我,对他们的成绩提高都起了很大的帮助。这2位舍友是我兰州大学的同学,一个叫孙涛,现在南京大学硕博连读,博士快要读完了;一个叫王开存,当年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现在听说在北大读博士。我呢,考上了中南大学的研究生。导师要留我读博士,我想先到“社会”上看看,便来到广东一外资公司工作了。当年我们三个政治的分数是,王开存:82,孙涛:72,王步清(我):70。我是最低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就不多说了。我们能有这么高的分数,并不是当年的题目容易,当年的政治分数线只有51分,西北还低一些,只要45就够了,我注意了一下,一般的考研同学只有60多一点,还有的同学因政治没到线上不了研究生。好了,说了这么多废话,下面讲一下,我们究竟是怎样讨论的。 我们三个各有特长,孙涛在政治方面是个通才;王开存是个抽象大师,对于马原的理论很是精通,讲起来头头是道;我呢,偏爱历史,所中国革命史记得牢。在97年12月的某一个晚上,熄灯之后,我们三个在黑暗中开始互相考查。谁想起了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且好像另2个不会的,便说出来,让另2个来做。如果另2个人答不出来,出题人便会很得意地告诉你答案;如果答出来,出题人便会再出一个,直到另2个人答不出来。这样,搞得气氛异常热烈,谁都当想出题人,想在黑暗中“显示一把”。当然,出题人也是各有千秋,我出革命史的多,王开存出马原的多,孙涛出社建的多。这样,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考试。后来的时事政治基本上也就是在这种热烈的互考中记住的。 我要说一下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那就是:知识点的互补。当时是互不服气,但第二天独自学的时候,就会把昨晚自己不知道的重新看一遍,记一遍。三个臭皮匠当个诸葛亮,更何况是三个高知商的人。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对各位有否帮助。有一点,希望大家记住:考研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然后坚持,坚持,再坚持,最后就是胜利。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