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只要你外语、政治课好,而且具有非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经过考前的强化辅导,有可能考上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习法律知识没有基础也可以,一个只有初中或者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就可自学法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靠自学法律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大专、本科毕业证,最后从事律师、法官职业工作。而他们这些人要参加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就有难度了,因为他们很难通过外语、政治公共课的考试。所以只要考生外语和政治能考过教育部的定线,每门专业课完全能考出120分以上的成绩。因此,报考法律硕士是考研的首选之一。下面就如何安排好法硕备考时间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一、制定复习战略是备考的出发点 制定复习战略目标对考生来说,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事实上是需要反复斟酌的。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适合考生本人报考专业和复习时间安排的计划是走向考研成功的第一步。在通常情况下,考生都是在考研的前一年春季开始有选择的复习,还有些考生是从7月份才开始全面复习,选择何时开始需根据个人的情况合理安排。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共有四个科目,即外语、政治、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不管报考何种专业,首先要切实把握公共课即英语和政治,这是统考科目,只有上线考研才有希望。教育部统考科目录取线根据每年考试的成绩来划定,如果成绩在65分以上就算是较好的成绩,80分以上是凤毛麟角,属于极少数。第二类是专业课,即法律联考科目,由教育部组织命题,全国39所法硕招生院校统一使用联考试卷。考研最理想的分数结构应该是公共课成绩在130分以上,两门专业课成绩在240分左右。 二、正确制定复习战略计划 在合理重视公共课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专业课的复习计划,并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计划来复习。联考专业课包括专业课一(刑法、民法),专业课二(法理、宪法、中国法制史),使用指定教材《联考指南》。专业课在复习规划上分为四个阶段比较科学合理,具体是: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5月——6月(起步期)。先了解法硕考试基本情况,最好手头有一本《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进行预习,先看一遍,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专业课、综合课形成一个基本的理论体系轮廓。这样可以先从总体上理清复习思路,为下一步深入复习奠定基础。(注:5——6月由于新考试指南和大纲还未出台,但新大纲和考试指南不会有大的改动,所以2004年的考试指南仍可以用。) 第二阶段:基础强化阶段7——8月(关键期)。这一阶段是复习的黄金时间,时值假期,可集中时间进行学习。这两个月最为关键,整个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复习效果,所以要认真听辅导班老师讲课,做好笔记,理解每一章节,注重掌握法学基本概念和法规,这要求多记多背,同时注重消化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注重对答题技巧的掌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各种案例。在此基础上强化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如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进行比较记忆和理解,并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跨章节的连贯,理清复习思路。一个暑期辅导下来,基本上能达到法律专业本科应试水平。为考研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听完一个辅导班后,自己再整理一遍笔记,效果会更好。)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9——10月(复习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将书由厚读薄,提炼要点和精华,进行重点记忆,二是加大练习量,通过做试题、案例分析,以巩固记忆,加深对概念、法规的理解。要高度重视教育部指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教材。因为考试不出该教材范围,注重强化三种题型: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以《指南》为核心,以练习资料为辅助。 第四阶段:最后冲刺阶段11月——12月(整理、冲刺期)。这一阶段是整理和升华阶段。长期学习的成果能否再升华并在考场上发挥出来,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在此阶段主要是热身备战,进行实战模拟,检查复习效果,增加临场经验。要特别注意熟悉试题类型,并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这样能抓住考点,抓住重点典型题型。通过做试题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及时调整复习方向,查漏补缺,并高度重视做内部资料模拟试卷。 重要提示: 1、11月、12月、元月:专业课、英语、政治,全面复习。 2、考点、重点、难点+大量习题(题海战术)+内部资料模拟(押题)。 考生能做到以上几点,即可迅速提高应试能力,在考场上立竿见影,考出高分成绩。在每年的分数公布总表中,我们看到许多考生的专业课成绩在240分以上,总分也已上线,但因公共课成绩不合格而功败垂成,使半年的辛苦努力付诸东流。究其原因是没有采取均衡复习战略,忽视了自己的弱项科目。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切望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注: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2003届法律硕士毕业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2003级诉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