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郑州大学2008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5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4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含中央党校函授)。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考试
(一)考试科目
1、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
2、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二)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为全国的联考,所考科目的命题及阅卷工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安排;第二阶段由我校组织。
第一阶段,报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两年)。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当年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的一种专业学位报考。我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
第二阶段,按照我校的时间要求到报考的相关院系申请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持有2007年“GCT”有效成绩的考生,可以此成绩向我校任一工程硕士领域申请报名参加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我校将根据考生的“GCT”成绩、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录取。
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所有考生需填写《2008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一式两份),可从网上下载。
关于我校2008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综合测试及面试详情,请关注郑州大学研究生部网站或电话咨询相关院系。
(三)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依据
“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版)。
三、报名
2008年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报考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即报考者在网报规定时间内登录指定网站(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网站),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7月19日-22日)到指定地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只进行网报而未进行现场报名者,此次报名无效。
报考我校的考生一般应在河南省指定的地点报名考试;为方便考生,经我校同意,也可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地指定地点报名考试。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 2008年7月7日—16日
考生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登陆zaizhi.hadoe.gov.cn/zzlk/,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
2.现场确认和准考证发放
现场确认时间:7月19日—22日
网上报名结束后,报名者须在规定时间内,由本人持有效身份证、网报编号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报名点(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礼堂,郑州市俭学街7号)照相、确认报名信息。报考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工作,逾期不予办理。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考生须将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准考证由省学位办委托现场确认点发放。考生于10月22—24日到指定地点领取,具体领取地点见网报页面通知。
注:考生须访问省学位办网站(xwb.hadoe.edu.cn/)了解更多报名考试信息。
3.资格审查的时间、程序和办法
各位考生报名前务必按照报考条件认真自审报考资格,我校资格审查工作将在学校自命题考试前进行,对于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准参加自命题考试,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查实,随时取消其报考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我校资格审查的时间为2008年10月24日,请考生持资格审查表、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两份,到郑州大学南校区学习堂进行资格审查,招生院系和研究生部将在此联合办公,具体时间为上午8:30-下午6:00。
四、考试时间
1.全国联考时间为2008年10月25日、26日。
G C T: 10月26日 8:30-11:30
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2.学校自命题专业课考试考试时间为2008年10月26日19:00-22:00,考试地点另行通知(详见郑州大学研究生部网站及资格审查现场的公布),届时研究生部将公布考场安排,考生须持联考准考证及身份证件进场考试。
五、录取办法
录取工作由学校组织和确定,录取分数线由学校自行划定。各招生院系在面试时将进一步验证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加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
六、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及学费
1.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分段集中授课与指导阅读、研究相结合,具体安排由相关院系确定。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半至3年。
2.学习期间的培养费按省发改委批准的标准收取,教材费按实收取。
3.学员在读期间,一切关系均在原单位,由原单位负责其所有待遇。
七、其他事项
1.我校各工程领域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将不超过本领域录取总数的10%;其中水利工程领域,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所占比例可单列,不超过该领域当年录取人数的20%;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仅限具有学士学位的人员报考。
2.按照教育部规定,报考教育部下达招生规模内硕士生的考生,不得转录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录取限额内的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生。
郑州大学研究生部
2008年6月25日
附:招生领域表
所属院系 代码 |
专业领域代码与名称 |
专业课考试科目 |
第二阶段考试参考书目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机械工程学院(020) |
430102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及 机械制造工艺学 |
机械设计 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王先逵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郑老师 |
6778178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19) |
430105 材料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顾宜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王利国 |
67781653 |
电气工程学院(018) |
430108 电气工程(限具有学士学位的人员报考) |
电路 |
《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6月 |
范秉琪 |
67781400 |
430111 控制工程 |
电路 |
土木工程学院(021) |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限具有学士学位的人员报考) |
结构力学 |
《结构力学》 包世华 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王艺 |
67781692 |
环境与水利学院(022) |
430115 水利工程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第三版 孙训方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老师 卢老师 |
67781310 |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限具有学士学位的人员报考)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第三版 孙训方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化工学院(023) |
430117 化学工程 |
化工原理 |
《化工原理》 陈敏恒 方图南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余义友 |
67781330 |
430107 动力工程 |
流体力学 |
《流体力学》. 孔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信息工程学院(017) |
430109 电子与通信工程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数字电子技术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童诗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 阎石编著,书号:7-900631-67-4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老师 庞老师 |
67781984 67783097 |
430112 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网络与操作系统 |
《计算机网络》(第4版) 谢希仁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 孙仲秀编著,书号:7-04-012664-8 高等教育出版社 |
430113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与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 孙仲秀编著,书号:7-04-012664-8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用软件工程》 郑人杰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
430112 计算机技术(网络工程方向,限具有学士学位的人员报考)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第4版 谢希仁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
齐鑫炎 |
67763186 |
生物工程系(016) |
430139 生物工程 |
生物综合 |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 沈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赵老师 |
67780920 |
药学院(028) |
430136 制药工程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第四版 吴蓬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刘伟 |
67781895 |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