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考研政治冲刺模拟最后五套题(二)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
小题1分,共15分)
1.“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
种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承认物质是各种实物的共性
C.承认物质就是各种具体的实物形态
D.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2.拔苗助长之所以以失败而告终,是因为
A.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忽略了质量互变规律
3.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的是
A.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B.生产力发展
C.人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演进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物质资料生产
C.商品 D.社会总产品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衡量“正常生产条件”的主要依据是
A.劳动者素质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程度
C.劳动工具状况 D.生产管理的效能
6.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对于固定资本来说,主要是
A.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减少了固定资本有形磨损
B.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增加了固定资本有形磨损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减少了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D.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增加了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7.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毛泽东为此进行经验总结并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
根本指导思想的文章是
A.《矛盾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8.1943年10月14日,毛泽东提出:“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
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这里提到的“群众观点”是指
A.开展群众运动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是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的周期律,
毛泽东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跳过这个周期律的主要手段,后来党的“八大”邓小平做了补
充,他们两人都强调
A.党内监督 B.人民监督
C.党外监督 D.纪律监督
10.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是在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与时俱进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2.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A.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我国所处的具体阶段
C.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13.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A.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14.温家宝总理提出,新一届政府工作可以概括为:实现一个目标、抓住两个关键环节、
解决好三个重大经济问题、推进四项改革。实现一个目标是指
A.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B.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实现国民生长年总值翻一番
15.2003年10月8日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建立
A. 战略协作关系 B.战略伙伴关系
C.面向未来的战略协作关系 D.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或者换句话说,真实地产生的矛盾甚至是背理的定点”,
这种观点
A.否认矛盾的客观性
B.认为思想中的矛盾属于应该排除的“主观错误”
C.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D.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
E.认为矛盾的产生是由于违背了规律
17.下列对质变和量变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质变和量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C.量变规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D.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并引起新的量变
E.质变以量变为基础,质变是“渐进的中断”
18.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是因为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
D.真理是对事物本质而不是现象的认识
E.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自然物质)是财富之母”。这句话表明
A.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
B.劳动和自然物质是价值的源泉
C.劳动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E.自然物质本身就构成社会物质财富
20.小李花88元在某商店购买了一只乒乓球拍,商店将其中的8元用于交纳税收。在这一过
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1.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下列哪些因素与资本积累规模同方向变化
A.剩余价值率
B.社会劳动生产率
C.剩余价值分割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比率
D.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E.预付资本量
22.利润转化成平均利润,则
A.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利润平均化 B.等量资本获等量利润
C.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剩余价值平均化 D.等量可变资本获等量剩余价值
E.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3.新民主主义的不同阶段,毛泽东都有关于党的建设的言论,集中体现毛泽东党建思想
的有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实事求是,联系实际
E.团结第一,斗争第二
24.“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便是在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已经含有和存在着一
定的个别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分;而且在国际的与国内的各种条件,都有利于促进革命的
转变。”这种观点
A.忽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本质区别
B.忽视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
C.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D.割裂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E.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5.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
A.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E.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26.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于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C.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规律
D.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国情
E.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
27. 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发表《坚
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强调要在全
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两个务必”是指
A.务必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B.务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C.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
E.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8.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管理科学 B.归属清晰 .权责明确 D.保护严格 E.流转顺畅
29.10月20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和全
球经济的发展、加强成员间的合作提出的主张有
A.应坚持以尊重差异、平等互利、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为主要特点的合作方式
B.应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不断改革创新
C.要加强相互信任,保持亚太地区稳定
D.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E.要推动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
30.2003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会晤。胡锦涛就上海合作
组织的发展方向提出的看法主要包括
A.加快组织的机制化建设是当前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首要任务
B.深化和拓展安全合作一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工作重点
C.经济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基础和优先方向
D.加强军事合作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E.开展对外交往是上海合作组织参与国际事务的必由之路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
,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32.我们要区别对待错误的与正确的毛泽东的思想。
3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四、分析题 (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结合所学知
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革命的前提,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达到
了非常尖锐的地步,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严重阻碍着经济基础的
变革。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进行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以国民党反
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终选
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唯物史观原理。
35.马克思认为,股份制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请回答:
(1)如何评价股份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扬弃”?
(2)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6.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
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行
这一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行政长官和政府的工作,广泛团结港澳各界人士,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
定和发展。
2003年6月30日,温家宝在香港回归6周年庆典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形成的
凝聚力,定将推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祖国内地、香港
特区和台湾地区受害尤烈。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两岸三地
”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世界各地华侨心系祖国,拳拳相报。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
情,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海峡两岸之间人员、经贸、文化的交流前所未有,2002年,两岸贸易额达446亿美元,每年
超过300万人来过大陆,大陆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台湾有超过2
5%的外贸收入是从大陆获取的。台湾有59000多家企业投资大陆。在上海,有超过30万以上
的台商常住大陆。
请回答: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了什么?
(2)“两岸三地”在非典斗争中和衷共济和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说明了什么?
(3)结合以上分析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37.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II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
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I 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吃尽了照搬西方民主的苦头。在非洲,由于20世纪80年
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了突变,被迫接受了西方政
治制度的模式,实行多党制的政治制度。结果不仅没有带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
几乎所有国家都爆发了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动乱,社会秩序瘫痪,经济危机不断,不少
国家甚至还发生了无休止的内战。
试评述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民主这一现象。
选做题II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004年考研政治冲刺模拟最后五套题(二)答案与解析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
小题1分,共15分)
1.B【解析】这种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但它没有涉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也没
有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D【解析】拔苗助长就是因为急于求成,而忽视了量的积累。
3.A【解析】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4.B【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
产关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出发点是商品,而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则是社会总产
品。
5.C【解析】劳动工具状况直接体现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正常生产条件”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6.C【解析】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但能提高固定
资本的利用率,加快固定资本更新。加快资本周转会避免或者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正确选项是C。
7.D【解析】本题需要仔细审视题干的时间限制,A、C项是建国前的著作,B项是社会主义
改造完成之后的著作。从内容上看,B项是干扰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只是就人民内部矛盾进行论述的著作,而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论十
大关系》则包括了经验总结和确立指导思想的内容。
8.B【解析】本题重点放在党的群众路线的考查上,这包括群众观点、群众工作方法,A、
D项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方法,C项与B项容易混淆,其实C项指的是党在做具体群众工作时应
该持有的态度。
9.B【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三种监督,即党内监督、人民群众监督以及党外监督,其中
毛泽东和邓小平始终都将人民监督摆在首要位置。
10.D
11.C【解析】实事求是要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因此,实
事求是就必须尊重实践。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
12.D【解析】搞清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关键就是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因此答案是D。
13.C【解析】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B、D分别属于思想建设和组
织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正确答案是C。
14.C
15.D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ABC【解析】这是机械唯物主义者杜林的观点。它否认了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认为事物
没有矛盾,当然也就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因此矛盾指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同时他认为“
真实地产生的矛盾甚至是背理的定点”,因此属于应当排除的“主观错误”。题干没有涉
及矛盾的特殊性,更没有将矛盾的产生和客观规律联系起来。
17.ABCDE【解析】全部选项关于质变和量变的关系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18.ABC【解析】真理之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
性表现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答案ABC。
19.A C【解析】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并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因为使用
价值有两个源泉,即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从根本上说,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要经过劳动
才能形成,自然物质本身并不是社会物质财富。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劳
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正确答案是AC,选项D的表述尽管是正确的,但是题干的表述中并未
包含这层意思。
20.BD【解析】购买乒乓球拍过程中执行的时流通手段职能,而交纳税收时执行的是支付
手段职能。
21.ABDE【解析】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量和剩
余价值的分割。由于剩余价值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预付资本
量都影响剩余价值量,因此五个选项都影响着资本积累规模。但是与资本积累规模同方向
变化的却只有ABDE。如果将C改为“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率”,那么它
也和资本积累规模同方向变化。
22.BE【解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并不会导致各个资本家之间利润或者剩余价值平均化
,平均利润是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而不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剩余价值。利润转化为
平均利润以后,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了。答案是BE。
23.ABD【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建设理论,而C项是社会主义的文化方针,E项是党制定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基本原则。
24.ACE【解析】这是“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观点,它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
义革命的性质、任务,以及抹杀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题干提到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若干联系,尽管不正确,因此D项不正确,而B项与这
段话没有关系。
25.CDE【解析】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
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制定和贯彻
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
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26.ADE【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因
此它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规律,更谈不上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正确答案
是ADE。
27.CE
28.BCDE【解析】注意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比。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
29.CDE
30.ABCE
三、辨析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
,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参考答案】
“以行而求知”指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
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
“因知以进行”,以认识来指导和促进实践活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
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反过
来指导实践。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干是孙中山先生的观点,这一观点是符合辩证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辩证法的。“以行而求知”是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知以进
行”则是指以认识来指导和促进实践活动。
32.【参考答案】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
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思想就
是中国共产党所有正确思想的结晶,是真理。
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是毛泽东本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实践经验的总结,有正确的
,也有错误的。正确的思想占绝大部分,这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彻底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的重要保证;错误的思想集中在他的晚年,主要是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些思
想导致了中国的一场浩劫。
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毛泽东的思想是正确还是错误,因为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
毛泽东思想范畴的,所以应该把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与作为个人智
慧总结的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严格区别开来。
【解析】本题关键就是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这两个概念区分清楚。
33.【参考答案】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在进行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得到发展,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新社会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旧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
互促进。社会主义新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
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的物质财富创造越多,民主制度越完善
,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人就越能得到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本题回答的关键是考生要从人是社会的主体引申出“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地,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努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四、分析题 (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结合所学知
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参考答案】
(1)社会发展过程是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发展
是自然历史的进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2)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是指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
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的选择作用。选择的对象只能在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
活动的前提。这种选择既取决于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的制约,更取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
愿。在中国革命发展的过程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革命前途的两种可能选择,中国共
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选择了社会主义。
(3)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这种决定性体现在,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主体选择性则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在与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本题回答上有两个要点
: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各自的哲学依据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在中国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上,哪些地方体现了决定性哪些地方体现了主体选择性,这是
分析的关键所在。
35.【参考答案】
(1)股份制和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股份公司的出
现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
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
调整,但是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并没有改变。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主要是
因为:一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察股份资本和股息这一知识点。把握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股份制和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形式的重大变化;二是资本主
义经济制度下股份制和股份公司的实质;三是股份制和股份公司作为生产关系和所有权的
具体实现形式,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借鉴意义。
36.【参考答案】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和继续保持繁荣稳定,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
大的生命力。
(2)“两岸三地”在非典斗争中和衷共济说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
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表明,祖国统一不
仅是民族感情所系,也是现实的要求,祖国统一将更加有利于保持台湾的长期繁荣。
(3)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主张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
和平统一的基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一国
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善于从第一和第二个
问题中推导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三题答案中的第一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个很
多考生都不会忘记,因为这本身就属于“一国两制”的一个要点;对于第二点,考生要善
于从抗击非典斗争的材料中推理,中华民族的“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彰显了中华民
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当然就有可能使我们冀望于台湾人民,而且用发展的眼光来
看,台湾的统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冀望于台湾人民;香港和澳门的成果回归表明了“
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当然,“一国两制”也就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7.选做题I【参考答案】
(1)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只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一个阶段,既不是
人类社会永远存在的终极政治模式,也不是今天所有发展中国家必须效仿的政治发展典范
。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文化传统、经济状况、国际环境、民族构成、风俗习惯等的多样
性,决定了政治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如果不顾本国国情,盲目效仿西方民主制度,必然给
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灾难性后果。
(2)发展中国家的这种盲目效仿,实际上也是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输出自
己的价值观和民主观念的结果。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
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
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
,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政治上的优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我们要坚决反对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倾向。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
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本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它必然具有国别差
异;二是指出这种盲目的效仿实际上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果,必须提倡国际关系民
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三是联系我国的民主制度,坚决反对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倾
向。
选做题II【参考答案】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
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
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3)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解析】本题解答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找准相关的哲学原理,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二是说明“三个代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得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结论。本题的难点在于,考生很难从“
三个代表”的相互关系中引申出这一结论。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
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