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考研政治 >> 正文  2008年与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考查范围对比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章节 

2008 

2009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
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本章标题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一节标题改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标题改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作为第一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
理论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
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原第二章变为第一章第二节,标题改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








  
1.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原第三章调整为第二章。







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改为“解放
思想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把“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调整到第三章第一节第三个知识点。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原第五章调整为第四章。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 
原第五章调整为第四章。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三者有机统
一,不可分割。”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
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
割。”
  
(六)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4.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5.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原第六章调整为第五章,标题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把第l节调整到第一章第三节,题目是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把“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调整到第
九章,第一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第
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知识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
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中“加快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
新增知识点。

把原来的第三节、第四节和第五节整合为
第五章,标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战略”;其中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改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实现
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改为“实现经济发
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把第七章改为了第六章: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尊重和保障人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涵义、内容和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把第八章改为了第七章。





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改为“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为:“深化政
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由奇H日磕沿的雷甄地赂甘h衍.诈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把第九章改为了第八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为第三节,
标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
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
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 “一国两
制”和实现 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发展。
2.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无变化



  
(十一)维
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
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于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和根本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把“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
序”改为“3.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
把“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
要内容。”改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
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
发展道路”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各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改为“3.加强和改
进党的建设”。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
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改为“以改革创新
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章节 

2008 

2009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的构成。世界经济的行为主体。

2.战后世晃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作用。 
无变化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地
位和作用。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两极政治格局。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3.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大国关系。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修订为“传统安全威胁和
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
织。” 
(三)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时代主题的转换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
换的依据和意义。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
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
题是南北问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国际
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新秩序。 
本章标题修订为:当今时代主题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第一节标题修订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
主题”






3.第三节标题修订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删除“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修订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北约东扩。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 
无变化








  
(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成就。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面临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六)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2.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无变化
  
(七)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的转型。独
联体及东欧国家对外政策的发展演变。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俄罗斯经济、政治的转型。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
整。 
无变化

  
(八)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
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与外交实践。

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及
其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及外交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