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一、价格问题(政经)---经济发展趋势偏快到过快
1. 材料:物价去年涨幅 其中农产品、房价、上涨过快、投资增速过大、放贷规模过大(有些银行前三季度已把贷款指标用政府的调整措施)
2.设问:如何看待物价上涨,应采取何种对策
3. 答案要点(应用价值规律,宏观调控的原理来回答)
A、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供求和纸币(放贷)供应量 去年物价上涨与这几个方面都有关系
B、价格改革的方向:
(1)放开价格(反映供求),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价值规律的作用。
(2)政府的宏观调控:物价涨幅过快,影响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对物价的调控也就是对市场的调控,它针对的是单纯市场调节的缺陷,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
C、措施:(1)增加有效供给(农副产品)(2)从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去年以来的一系列措施)(3)整顿市场秩序(反垄断、价格联盟)(4)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两个防止”。
4.跨学科(哲学):辩证法:矛盾主要方面及转化,两点论和重点论。
A、价格改革的重点:从放开价格形成机制转向宏观调控,反映主要矛盾方面的转换,(发展市场经济,初期主要方面是使价格反映价值和供求,现在重点是宏观调控,物价稳定)
B、农副产品上涨(结构性调整,有一定的合理性)
看到物价问题的两个方面:(1)调控稳定:物价的必要性,社会稳定,人民生活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毛概)
1.材料:“十七大报告”: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基础上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2.设问:(1)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和其成果,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
(2)毛泽东思想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3.答案要点:
A.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结合,提出新民主革命的理论提出:农村--城市这样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当代中国后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前提。
B.毛泽东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而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C.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
(3)正确处理两类矛盾
(4)经济建设中协调发展的思想和工业化道路(论十大关系等)
(5)政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文化上“双百方针”
(6)探索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起点
D.毛泽东这代领导集体领导建成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物质基础
E.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独立自主,群众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路线基础。
三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哲学)
1. 材料:“科学发展”在十七大列入党章,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2. 设问:试阐述其哲学基础(辨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3. 答案要点:
A.辩论法:(1)发展是指事物运动的过程---本质新陈代谢(完善市场体制,实现现代化)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看到矛盾,解决矛盾才能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正是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五个方面的不协调不和谐)
(4)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换,十七大提出“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主要矛盾,但发展的目的性(以人为本)和协调性、持续性,成为主要矛盾方面(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矛盾主要方面的转换:
a、 从强调发展到强调发展的目的性 b、经济发展到全面协调及持续发展
(5)事物发展普遍联系性和过程性,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及持续发展
B.认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1)针对发展实践中的问题---不和谐,不协调---源泉、动力
(2)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认识再实践中发展创新(如何执政--如何认识发展的问题)
(3)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反过来能动性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C. 唯物史观
(1)“发展是第一要义”体现了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以人为本”体现了发展的目的的实质, 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3)“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性,体现了人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实现社会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民生问题(邓论)
1、材料:① 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注重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② 中央近来关于改革发展的重大措施: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三农问题。稳定价格,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
2、设问:结合上述材料阐述民生问题重要性及解决途径。
3、答案要点:
A、为什么
a、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特征内在属性、而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b、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目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利,不是为发展而发展。
c、上述中央近年来关于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都体现了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这一指导思想(在材料题给出了上述材料时,要在分析材料时与“民生问题”挂钩)
d、民生问题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也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 中的热点和矛盾焦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针对发展中问题提出的)
B、如何解决:
a、“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①发展的重要性,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
○2 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性。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问题)
b、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1)随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加快社会保障与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稳定物价 (3)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C.推进社会建设,发展基层民主(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社区自治,单位、企业中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等)
五、经济全球化(政经—结合邓论或国际关系)
1、材料:①外贸摩擦:技术、环保壁垒、压我们调整汇率,不承认我们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指责我们“倾销”等
②加入WTO后我们的发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拖延。
③美国次贷危机,经济发展下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设问: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和后果,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
3、答案要点:
a、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是社会化生产,科技革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律。
b、对我们的影响: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
①机遇表现在:发展贸易、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入WTO后这些年的发展,正是我们融入这一潮流,抓住机遇的结果。
②风险挑战表现在(1)贸易市场问题上的技术、环保壁垒,经济制裁,不等价交换。
(2)外贸经济对国内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影响加深。(美国房贷、外贸依赖度扩大)
c、分析原因(风险挑战的原因——结合材料),在于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双重背景。
(1)生产力——科技革命成果在西方手里。技术的制高点和标准话语权在人家手中。
(2)生产关系——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兴起相联系——游戏规则制定权在人家手里。
(3)上述生产力、生产关系背景,总体上导致我们在国际贸易和市场活动中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受制于人。
d、对策①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去、引进来”新战略,避免受制于人,“走出去”才能打破壁垒,维护经济安全,避免受制于人。
②对外经济政策上的独立自主和适时调整相结合(汇率政策的主导权、调整外贸结构、注重标准、环保、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扩大内需)
③科教兴国——两个自主,一个创新。 ④独立自主和双赢相结合。
⑤南南合作,南北对话,改变旧秩序——新秩序。
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及其关系(哲学)
材料 :针对发展中的问题(五个方面不协调)——十七大:又好有快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1、房价上涨 政府政绩 GDP
2、环境、安全生产——GDP上去一俊遮百丑。
(2)设问:运用真理——价值的学说,分析阐述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指出上述错误观点。
(3) 答案要点
(a)基本原理
A、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规律 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
B、真理的发展过程------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对规律的认识程度不断发展。(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
C、认识和检验真理在于反过来指导实践。
D、价值——客体相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指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
E、追求真理和取得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强调主观符合客观(规律),价值原则强调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有用性)。
F、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既有统一又有矛盾。(重点)
(1)、统一:追求真理,遵循规律的实践活动能从根本上满足主体对客体的需求,使主体获得更多的价值。
(2)、矛盾:主体需要有合理不合理的区别,不合理的需要违背规律。
(3)、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b) 分析问题。
A、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协调了持续,体现了真理原则(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B、上述对发展问题的错误认识,表面强调GDP政绩和经济增长,但违背发展的规律,忽视目的、协调,错误在于违背了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原则。
七、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政经——邓论)
1、材料:(1)中央关于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发展的观点、政策。
A.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要大胆探索。
B.要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现阶段的主要组织形式。
C.要对国有经济国有企业进行战略布局调整(收缩退出某些领域,抓大放小,改变性质)
(2)改革实战。
A.股份制改革——资产重组,上市——股市的活跃。
B.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解决产权清晰——制约机制
C.放权让利暴露的问题——国资流失——保护严格。
2、设问:
(1)为什么公有制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大胆选择和探索?
(2)为什么要把股份制作为现阶段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股市发展企业发展的影响?
(3)如何理解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调整?
(4)如何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理顺产权关系——现代产权制度(要求 保护 严格)
3、答案要点
A.公有制实现形式属于经济体制,具体相对独立性,可以选择、探索,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
B.要从股份制的地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原因(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要求,不代表社会制度性质)、作用(有利于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有利于企业扩充资本实力,增强竞争力,资本集中的作用——增强活力,提高效益),来说明为什么要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股票市场发展对企业影响:推动企业增强实力;有利于国企战略布局的调整—扩张;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完善。
C.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发展全局的控制力上,以此来分析说明战略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D.把理顺产权关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来自企业改革放权让利实践中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比较普遍的“穷庙富方丈”——进一步要求完善产权制度,对国有资产保护严格的关键是形成权力和责任的有效监督机制。
八、统一战线问题(毛概)
1、材料
(1)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阐述(三大法宝:领导权问题,工农联盟,对资
产阶级关系)
(2)相关的政策(保护民族工商业,土地政策:没收——减租——没收)
(3)新时期统一战线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政协,新阶层的地位,工农联盟的发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基本依靠力量)。
2、设问
(1)统一战线理论的依据,为什么要作为三大法宝之一?
(2)统一战线理论与相关政策(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关系
(3)新时期改革开放实践对毛泽东思想(统战理论)的发展。
3、答案要点
A.毛泽东把统一战线看成是新民主主义改革的三大法宝,是基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国情、性质和任务的科学判断,是为了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1)新民主主义的“新”体现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共产党)的领导权问题。
(2)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人阶级力量小,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选择了决定了统一战线中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无产阶级(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反封建的任务要靠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来完成。
(3)中国资产阶级的两种(a官僚垄断——亲英美派、亲日派——和帝国主义的关系;b、民族资产阶级)决定了统一战线中和资产阶级关系的策略原则:“既联合有斗争”反对两个极端。
B.统战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政策的关系(保护同盟者的利益——有共同目标)
(1)保护民族工商业——民族资产的利益
(2)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工农联盟的基础
(3)政策调整:从土地革命——抗战时期(减租)与国民党(英美派 、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关系)
C.改革开放实践对毛泽东统战理论的发展
(1)统一战线的长期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现代化使命
(2)制度化——多党合作——人民政协
(3)发展非公经济,融入全球化体现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实践中处理和资产阶级关系的发展)
(4)承认新阶层的地位——基本依靠力量——对工农联盟的发展(两个层次: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
九、中美关系、欧美关系、娥眉关系(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
1、材料:
A.中美关系:贸易摩擦、知产权、战略对话体制、台湾问题 既反对入联公投又出售军火。合作处理朝核问题——制造“中国威胁论。
B.欧美关系: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潮流,伊战问题和环境问题上,(京都协定书)——与美国的分歧
C.俄美关系:北约东扩加速、颜色革命——对独联体国家的分化。俄罗斯态度:从接受“休克疗法”到强调自己发展模式,强调大国地位。
D.全国气候变暖,污染减排:人类共同关注问题的出现:中国的态度——承担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2、设问:
(1)中美关系中上述方面事态如何理解和分析。
(2)欧美、俄美关系的上述事态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3)我们面对上述情况所采取的对策。
3、答案要点:
A.中美关系的上述事态发展表明。
(1)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对世界经济政治影响离扩大。
(2)中美经济和政治上既形成了利益的共同点,又增加了矛盾。
(3)美国的自身利益:既要求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主要是中美经济关系),又力图牵制中国的发展(台湾问题、中国威胁论)
B.欧美关系:反映了
(1)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趋势。
(2)政治多极化的体现——伊战、环境问题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着矛盾。
C.俄美关系
(1)休克疗法失败,反映西方发展模式行不通。
(2)北约东扩,颜色革命,反映西方(美国)要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3)俄罗斯随着经济的恢复,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要维护自身利益,恢复大国地位。
这一总体国际形势,导致中美之间、欧美之间、俄美之间既有合作、交流,又必然出现各种摩擦、各种经济、政治争端。
D.(1)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的总体国际局势。
(2)中国发展需要“和谐”“双盈“
(3)中美关系、俄美关系都表明:不能照搬西方模式,既要强调合作,(相互依存)又要维护国家利益。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