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新东方考研英语翻译名师 林珲
17年来,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英翻汉部分作为阅读板块的压轴部分始终处于变革之中,力图在分值较少且难度较大的客观设置中求得最大的边际价值。基于真题文章的题材难度和英语能力要求,从新东方多年来的考试研究经验来看,翻译部分的实际操作难度在2001年探及拐点,至2006年止,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态势,论述文章选题逐年文科化、社会化、主流化;而题句设置的框架性明显增强,语法分析的可行性逐渐增强,考查的侧重点从具体且相对孤立的词义选择偏向了更为全面的意群释义的选择和双语语言习惯的语法对应问题。2007年试题的难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同时考虑到近几年社会上客观存在的考研热情,预计2008年英翻汉部分需要广大同学更为重视,搭配新东方今年更新的教学内容,切实做好应试准备。本文旨在从具体的考试内容、考点细节和准备过程为大家提供一个可行的冲刺方案。
首先,各位同学必须明确翻译部分的成功标准!翻译部分有三个特点与众不同:从语言测试学角度来看,翻译部分是纯选拔性的考试内容,其设计初衷并不是对所有考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定量水平的检查,这就造成了实际得分分布离散,高低分差异巨大的高风险状况;其次,翻译部分的分值判定是分段给出的,虽然只给了五句话,但是得分点设置却有20个,每个0.5分,得分点按照语法功能划分的痕迹非常明显;最后,原文题材为分析性的论述文章,而非介绍性的科普文章,这个特性消解了知识积累或专业方向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小部分人的非语言应试优势,而突出了普遍存在的非语言阅读障碍,使得即使阅读能力不错的同学也可能在这一部分遭遇瓶颈。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了各位同学的应考策略不应该是“至少读懂并译出几句”,而是无论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仍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得分最大化。
解决方案按具体的考点细节可分为四部分,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分析如下:
第一,必须完全掌握语法分析原则,做到对原句进行精确的拆分,语法体系不完善的同学应该牢记并不断用真题巩固原句拆分的六个黄金分割标志点,能够快速、准确定位连词、引导词、介词、分词、单词to和重要意群标点符号,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长句意群解拆并明确句子主干。
第二,按大纲要求和课堂讲解掌握重点出现的词汇,特别是多义词和熟词生义现象的高频词的词义选择。在考试前熟练把握词缀分析、上下文提示、中文习惯搭配、同近词义替换四大选词原则,并能够在遇到生词时能够多元化思维综合应用上述技巧。单词量的积累在冲刺阶段应该做到有的放矢,参照大纲检索薄弱词汇后尽快逐个攻破,万不可继续匀速轮背,这将会极大影响有限复习时间的投入产出比。
第三,对于意群的整体翻译必须掌握重要语法得分点的翻译规律和技巧,最为主要的是定语和定语从句,以及定语从句中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位置处理、分词和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的翻译、状语的翻译定位和顺序、名词性从句(主、宾、表)的翻译为重中之重!被动语态、虚拟语气和倒装结构的翻译为关键得分点,需要将真题的相应部分完全吃透。同时,能够正确处理否定结构、并列结构的译文句式选择,达到做题的时候每走一步心中都有相应技巧作为理论支持。
第四,在最后的译文组合过程中注意指代结构、强调结构和there be句型在汉语中的独特变化,并且利用汉语习惯和论文语境统一译文的风格并按需要增加汉语中的范畴和概念词汇并删除冗余的表达,做到汉语论述文语境中的通达和准确。
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新东方强化班学员应该再三仔细重温课堂上分析过的每一个真题例句,做到完全能够还原完整的解题过程。只有过程的正确性才能够保证答案的正确性。其他考生应该尽快熟悉上述各语法结构的准确定义并参考历年答案,以确定英汉语相对应语法结构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同时注意词汇的积累和查漏补缺。考试前请各位考生高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坚持精读训练,同时,可以尝试练习2003年后历年翻译真题文章中未画线的长难句,并对照全文翻译答案来查找自己的技巧盲点,并有针对地进行最后的巩固练习。在考试前十天左右对练习中的错误进行最后一次温习。需要注意的是:练习过程中建议全程计时,做到在20~25分钟内解决所有问题,并写出译文,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节奏。实际考试中,当进行到翻译时,应立刻清空阅读记忆和阅读技巧,迅速调整思路进入翻译状态,调动多元思维争取力所能及的每一个得分点。
祝大家马到成功,考试愉快!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