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旅游地理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58) 学院名称(盖章):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4 年 7 月 10 日 《旅游地理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58 一、考核要求 《旅游地理学》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资源与环境相关的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 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传授有关旅游行为与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旅游行为时空 变化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旅游学科、地理学科的相关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旅游、 地理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考核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有关基本理论,能运用地理 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业中出现的相关实际问题。 二、考核评价目标 第一章 绪论 正确认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区别闲暇、游憩与旅游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世界 旅游地理学发展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第二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 掌握旅游者的定义、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动机及行为层次、能够分析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掌握旅游 者的空间行为理论。 第三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认识巴特勒的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旅游地空间竞争模型进行实 例分析。 第四章 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 认识城市旅游的重要性,发展城市旅游的基本原则和建设的基本内容,RBD 和 CBD 的概念与关系, 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旅游地环境容量 掌握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正确认识旅游心理容量与旅游资源容量的关系,旅游饱和与超载 对环境和设施的影响,初步掌握旅游地域旅游资源容量及经济发展容量的量测方法。 第六章 旅游交通 明确旅游与交通的关系,正确认识旅游交通的类型、索道(特种旅游交通)利弊和旅游规划建设 原则。 第七章 旅游区划 掌握旅游区的概念及特征,旅游区划的概念、类型、目的及意义,了解旅游区划的原则、程序及 方法。 第八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能够正确分析旅游对社会文化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认识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关系,旅游业的经 济特性。 第九章 旅游规划 熟悉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 对象为旅游地理环境。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四节 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旅游者、旅游市场和旅游流 第一节 旅游者及其旅游动机 第二节 旅游行为及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业特征、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旅游者行为规律 对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流的概念、形成条件、特征及预测模型 第三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及空间竞争 第一节 旅游地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应用 第三节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 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第四章 城市旅游与主题公园 第一节 城市旅游的概念、分类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概念、类型、功能及建设的意义 第三节 主题公园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第四节 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主客观因素 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感知形象、空间积聚和竞争、决策者行为。 第五章 旅游环境容量 第一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发展背景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及量测 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域社会容量。 第三节 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及其防止措施。 第六章 旅游交通 第一节 旅游交通的概念、构成、层次及特性 第二节 旅游交通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节 各种旅游交通方式的优缺点评价及作用 航空旅游交通、铁路旅游交通公路旅游交通、水路旅游交通、旅游特种旅游交通——索道等。 第四节 旅游交通布局的原则。 第七章 旅游区划 第一节 旅游区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旅游区划的概念、类型、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旅游区划的原则、程序及方法 第八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第三节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第九章 旅游规划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层次和内容及旅游规划规划的组成要素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程序 第三节 旅游线路的类型及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原则 第四节 旅游宾馆(酒店)选址需考虑的因素 参考书目: 1、《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保继刚著,1999 年 3 月。 2、《旅游与游憩规划手册》,博拉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5 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