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运输包装》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48 科目名称:运输包装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运输包装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现代物流环境中包装件的力学防护理论与技 术,涉及包装动力学、缓冲包装理论与技术、运输包装容器三部分内容。“运输包装”课程是包装工程 专业的学位课,主讲内容包括:包装件的冲击、振动响应分析,产品脆值理论,包装件的物流环境特性, 缓冲包装材料的动力学特性,缓冲防振包装设计,木箱、托盘、集装箱等运输包装容器,运输包装系统 设计,运输包装试验等。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产品包装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包装件的设 计、分析以及试验能力。 二、基本要求 “运输包装”课程的研究现代物流环境中包装件的力学防护理论与技术,它主要包括包装动力学、 缓冲包装理论与技术、运输包装容器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包装件的冲击响应 分析、振动响应分析、缓冲防振包装设计,掌握缓冲包装材料的动力学特性及选用方法,熟悉运输包装 容器和运输包装系统设计,了解运输包装试验,为产品包装系统的研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运输包装及其研究对象、内容 2、了解运输包装的发展 第二章 包装件的冲击响应分析 1、掌握单自由度线性包装系统的冲击特性 2、掌握冲击放大系数 第三章 包装件的振动响应分析 1、理解缓冲包装系统的力学模型 2、掌握单自由度包装系统的自由振动 3、掌握单自由度包装系统的强迫振动 第四章 包装件的流通环境 1、掌握包装件的流通过程和环境条件分类 2、了解、熟悉流通环境的冲击特性、振动特性、压缩特性、气象条件 3、理解流通环境条件的标准化 第五章 脆值理论 1、了解、熟悉包装件破损规律 2、掌握传统脆值和破损边界理论 3、理解脆值试验法 第六章 缓冲包装材料的动力学特性 1、了解、熟悉缓冲包装材料的分类与力学特性 2、掌握缓冲特性与缓冲系数 3、掌握缓冲系数测定法及影响因素 4、掌握缓冲包装材料的全面评价 第七章 运输包装缓冲设计 1、掌握缓冲包装方法 2、掌握缓冲衬垫设计、防振包装设计 3、理解、熟悉缓冲衬垫结构设计 第八章 运输包装容器 1、理解集合包装 2、了解木箱包装 3、掌握集装箱、托盘的特征及分类 第九章 运输包装系统设计 1、了解运输包装系统的评价因素 2、了解运输包装件规格标准化 3、掌握运输包装标志 第十章 运输包装试验 1、了解运输试验 2、了解、熟悉运输包装件试验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计算方法、应用 方面,可用“掌握”等词。 2、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 定可有 3 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二章 15% 第三章 15% 第四章 10% 第五章 15% 第六章 10% 第七章 30% (3)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每份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 2:3:3:2。 (4)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知识”占 15%,“理解(熟悉、能、会)” 占 40%,“掌握(应用)”占 45%。 (5)试题主要题型有简答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 (6)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 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7)题型举例 ●问答题 1、简要说明缓冲包装设计“五步法”,并说明它与“六步法”的主要区别? ●计算题 1、某包装件内产品质量 15kg,线弹性缓冲材料的弹性系数 k=3.0×105 N/m。计算:(1)当跌落高度为 1.2m 时,作用于产品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和冲击作用时间;(2)若缓冲包装材料的工作厚度是总厚度的 50%,为避免“触底”现象,缓冲衬垫的最小厚度应是多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