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新华网哈尔滨12月20日电题:哈工大:研究生分类培养“试水”一年间
新华社记者曹霁阳、刘景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9月开始实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改革,具体说,就是在试点院系和学科,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类,且实行分类培养。
一年多过去了,此项试点改革进展如何?效果怎样?
研究生分类培养“试水”
2007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哈工大开始实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改革,对部分院系的2007级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大类,实行分类培养。
哈工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小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同时收到《致机电学院、管理学院、航天学院有关学科新生的一封信——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关于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小孟仔细阅读后了解,2007年开始,哈工大在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航天学院力学学科、机电学院、管理学院,实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试点改革,根据研究生本人志愿、课题方向、就业形势、研究生培养条件等,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个系列进行培养。
两个系列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位论文的要求上,都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学术研究型系列的课程设置,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学位论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重点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用研究型系列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学位论文偏重研究生在工程或管理方面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综合把握和提高。
怀着对上述培养模式的好奇,小孟和其他同学一道在师生互选大会上,分别确定了各自的导师。
师生充分沟通之后,小孟确定了个人的培养类型。“我想硕士毕业后继续深造,考博是我的目标,而学术型注重理论的深化与延伸,对以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必有帮助,因此,我选报了学术研究型。”小孟回忆说。
跟小孟同一专业的小姜选择了应用研究型。小姜说:“我不想考博,只想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应用型的培养模式侧重于工程实际、技术开发等,对我的就业有益处。”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应时之举”
哈工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雪梅认为:“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就业取向研究生的培养需求,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应时之举”。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国家下决心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这个“提高”的首要措施,就是要探索实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科研和实践环节,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哈工大,各试点院系成立了专门的专家组,对本学院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提出不同的撰写要求。学术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难度,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学术研究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研究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型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或实际管理课题,重点培养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基础。
小孟告诉记者:“我选报的是学术研究型,2008年9月论文开题前,导师结合我的培养类型,参考我本人情况,为我指定了偏重理论的研究方向。在导师的帮助下,我确定了自己的课题。我的学位论文侧重于理论研究与创新,对未来考博会有帮助。”
小孟介绍,哈工大鼓励应用研究型学生在学位论文阶段根据课题情况及个人意愿,在与学校联系密切的企业或学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对部分在企业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至3年。
分类培养模式受关注
根据哈工大的规定,两个系列的硕士生都可以在满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转换培养系列。如果需要转换,研究生可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经导师同意,向相关试点院系提出申请。如果申请得到批准,研究生须按照改变后的系列补修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同时,在校学习年限调整为2.5年。
一年多来,哈工大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展顺利。
试点院系反馈,研究生和导师比较肯定这种改革模式,并希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深入,在课程设置、做论文等方面,更加突出学术研究型与应用研究型的培养特色,完善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真正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哈工大已将硕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列入“211”三期建设计划,并于2008年秋季学期启动了新一轮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由于对硕士生进行分类培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成熟的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学位论文要求等相关环节,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性工作,并逐渐完善。
有关人士表示,哈工大日后将不断发展和完善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试点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