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涵盖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世 界、实践与世界、社会及其基本结构、个人与社会、联系与发展、历 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认识与实践、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认识 活动与思维方法、真理与价值、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等专业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 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 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 30 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90 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30 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30 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 简答题 60 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15 分) 论述题 60 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 三、考查范围 (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①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②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 ③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①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二)物质与世界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①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①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物质到意识 ①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②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④意识与人工智能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②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③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三)实践与世界 1、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①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②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③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①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②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③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3、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②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③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四)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1、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③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2、社会的经济结构 ①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体现 ②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③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3、社会的政治结构 ①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的文化结构 ①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②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③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④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五)个人与社会 1、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①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②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③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2、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①人的社会价值 ②人的个人价值 ③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3、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①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六) 联系与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① ①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②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③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2、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①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②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③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④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七) 发展的基本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 ①质、量、度 ②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③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2、对立统一规律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③矛盾论与系统论 3、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肯定与否定 ②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③“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八)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1、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①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④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 2、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 ①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 ②社会革命和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 ③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 ④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3、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 ①社会、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形态 ②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③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九)认识与实践 1、认识的发生 ①实践: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②认识的种系发生 ③认识的个体发生 2、认识的本质 ①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 ③反映客观世界与创造客观世界 3、认识的结构 ①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同构性 ②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特征 ③认识结构演化与发展的特点 (十)认识形式和认识过程 1、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基本形式 ①认识: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②认识的感性形式及其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理性形式及其本质 2、认识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反思、建构与虚拟 ③语言、符号与认识 ④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⑤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十一)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1、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方法 ①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 ②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2、辩证思维方法及其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①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 ②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③当代思维的基本方法 ④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十二) 真理与价值 1、真理 ①真理及其属性 ②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③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 2、价值 ①价值的客观基础 ②价值的主体特征 ③价值的相对性 ④价值与评价 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①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②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③实践: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十三)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①社会进步的基本含义 ②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代价 ③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人的发展及其历史进程 ①社会进步中的人的发展 ②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3、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①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②人的异化及其扬弃:从片面的人到全面的人 ③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