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之梦
冬至时光似梦,岁月如梭。转眼间取得MBA学位已经一年有余了。近日来看到关于国内MBA教育的大量报道和在各类网站、论坛中发表的形形色色的见解,使我回想起自己选择攻读MBA学位的前前后后,不由得产生一种冲动,要把这段难忘的、不寻常的经历记录下来,与后来人共勉。
我出生在北国边陲的一座小城。一九九零年考取了位于沿海城市的一所财经院校,读的是当时最热门的国际贸易专业。班上的同学来自于十几个省份,一些同学的高考分数很高,甚至可以被名牌大学录取,而他们为了读这个专业放弃了这种机会。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好专业就意味着好工作,而许多名牌大学的一般专业毕业分配甚至还不如我们。当我们得知自己是这所学校里录取分数最高的一批学生时,许多同学更是高傲得不得了。
因为这并不是一所重点大学,许多同学都是由于没有考取自己心目中的名牌大学才来到这所学校的,多少有一点失落感,但是能够被录取到一个热门的专业,对于刚刚挤过高考独木桥的我们来说,也算是对亲人有一个交代了。我是这个班级中的普通一员,情况也大体如此。
愉悦的心理状态使我们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话。我们专业对外语要求很高,所有学生必须在毕业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在一九九零年这样的要求相当严格。个别高年级同学曾经在四级考试中取得满分,这对我们产生了极强的表率作用,因此为了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前途,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
随着对专业课程内容了解的日益深入,我逐渐更多地在图书馆中广泛地涉猎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杂志。我对一些杂志中发表的论文内容没有多大兴趣。这一来是由于我们的院校和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老生,都没有表示过我们应该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所以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大家普遍的意识是要学好外语,学好专业,将来找一份待遇好、有前途的工作。这样的目标在当时看起来也有它的合理性。另外一点原因是许多人告诉我这些社科类杂志中有相当多的文章都是拼凑之作,并没有什么创见,其中尤以学生发表的文章为甚。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但是尽管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我还是得到了一些对自己未来发展很有启发和帮助的信息,那就是对国外MBA教育的介绍。
当时,国内的MBA教育刚刚起步,只是在大连理工、人民大学等院校进行了小规模的试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们的一些老师,都还没有听说过,但这时一部分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在国内介绍和推广MBA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这些崭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说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参与,开展案例教学等,对于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束缚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代人来说,真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MBA教育所造就的知识结构同我们专业所学相当吻合,当然MBA教育的层次更高。面对国民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联想到全新的教育模式对自身潜力的开发和能量的释放,我不禁暗下决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取得MBA学位,为自己的求学之路增加一个亮点,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一份实力。
很快大学四年时间就要结束了。毕业前夕同学们各怀心腹事,都在谋划着自己的未来。有的同学开始托关系、走后门找工作,这也是中国特色嘛。没有后门的同学也不会忌妒,谁让自己没有这样的叔叔或者那样的舅舅呢。还有的同学凭借自己同系里辅导员老师关系熟,三天两头往办公室跑,指望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来学校要人的单位中“择其善者而从之”。
我们宿舍一直是八个人,年龄大小差四岁,我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四年中我的学习成绩优良,参加的竞赛和获得的奖项也最多,但是这时正是由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的过渡时期,遗憾的是这些优势在择业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来。与我关系最亲密的二哥曾劝过我,你的年龄小(二十一周岁),应该考研,但是我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因为我有自己的想法,我现在不想考研。理由很多:一是系里保送上研究生的老生说,他们读研究生期间的专业课内容同本科生相比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没有多大差别,有些本系的老师甚至允许他们免修不免考,他们都觉得自己三年下来并没有什么长进,我觉得这样的研究生不读也罢,纯粹是浪费时间。不考研的第二个原因是前面提到的我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我觉得自己已经连续读了这么多年书,急需实践的锻炼,俗话说得好,“是什么也得出来遛遛”啊。不想考研的第三个原因是家里的经济状况。我的家乡是内陆城市,经济并不发达。父母收入一般,平常日子里全靠自己省吃俭用来供我读书。九三年我在大三时,家乡搞房改,购房款要近万元,这对于没有什么积蓄的父母来说真的是个大数目。这段时间里我明显感觉家里的汇款不象从前那样及时。眼看要毕业能够自食其力,真希望能够帮助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也为自己赢得一份成年人的尊严。
当时,班上有两名同学报考了外校的研究生,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能够考取。我很同情他们,也很欣赏他们挑战自我的精神,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未来某一天,自己也会向同样的目标冲刺。
从前我们专业的毕业生最合适的去向是外贸公司,而这时随着外贸经营体制的改革,国有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的局面被打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因此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锐减,即使需要用人,他们选人时也主要看关系(当然也看实力),没有特殊关系的毕业生他们一般不要,因此我们入学时热得烫手的这个专业渐趋冷却下来了。我的一些同学去了商业银行,因为他们这时迫切希望开展国际结算业务,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尽管分配的形势不好,我仍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我相信自己的知识不会白学,最后我选择了一家到系里来要人并自称即将开展出口业务的合资企业。
(二)初涉职场
我们平常人对合资企业的认识一般是这样的:先进的技术、整洁的环境、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实地的考察往往也证明这样的认识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
在送别了奔赴全国各地的同学们以后,我得到通知,录用我的公司会派车来接我们这些需要公司安排住宿的新员工,看来公司还是蛮有人情味的嘛!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公司宿舍。为了安排新来的大学生,公司特地租用了一家招待所的一层楼面来给我们作宿舍用,足见对我们的高度重视。后来在公司食堂用餐时,我们遇到过老员工冷漠,甚至是敌视的目光,可见公司领导这样做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经过简单的培训以后,几位会计专业的同学分到了财务部,其余的同学不分专业,统统“充实”到了销售部。销售部是公司里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至少公司领导都这么说。由于工作需要,销售部有多位副部长,具体有几位,我们也不大清楚,因为一直在变动之中。这些部长们各种阅历都有,有的当过厂长,有的干过外贸,有的还做过办公室主任,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位部长得知分来一批大学生,都来挑选自己的徒弟。几位同学先后被选中去了广东、福建等地。一直没有人要我,我也没有主动争取,因为我想再等等看。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逐渐了解到公司的背景。公司的中方合资者是内地的一家中药企业,而外方是泰国一家公司。最初我们不理解泰国公司怎么会热心于中药产业,后来发现这家泰国公司实际上是注册于泰国的一家中资公司。公司老板建立这家合资企业是为了以此为生产基地开展出口业务。尽管中药在海外华人圈中存在广泛的需求,但是出口并不容易,其中存在很多非关税壁垒,例如美国的FDA认证我们就通不过,因为我们对中药产品的成分都不是很清楚。尽管合资公司也在积极着手准备出口业务工作,实际上要真正开展起来还是遥遥无期。
公司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这是一家家族式企业,尽管它的中方是国有企业,并戴着一顶合资企业的帽子,实际上老板的弟弟、弟媳、儿子、儿媳都在此工作,并担任要职。公司里许多领导也是老婆、孩子都在公司里做事。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大家产生了一种替人做嫁衣的感觉,一些同学萌生了去意,而第一个把这种想法付诸实施的就是我。
这时,开发区内有一家很有名气的企业集团,从事进出口贸易、水产品加工和房地产开发等多种行业,发展迅速,效益很好。它曾经在当地报纸上打出整版广告招聘人才,引来二千多人竞聘一百个职位,当时在全市引起轰动。许多家在当地的同学都去了那里。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找到一些已经“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学打探消息。其实这时他们也才加入公司不久,对公司的内情了解也不多。这时大规模的招聘活动已经结束,我还是争取到一次考试的机会,并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后来公司里的同学告诉我,评卷的人甚至怀疑我从哪里搞来了试题。其实出题的人是我们大学的老师,我取得好成绩再正常不过了。
取得了新公司的“入场券”,还需要获得老公司的批准才能离开。由于公司为我们这些外地生源毕业生解决了当地户口,在我们刚来时,公司领导就放出话来,谁想走至少交一万元。为了这件事,我也上了不少火,颇费了一番心思,征求了不同人的意见,最终决定首先跟主管我们的副总经理谈,最主要的理由是学非所用,没想到领导很快就答应了,接下来到人事经理那里,也没有遇到什么障碍。最后只等人事部的干事到人事局帮我办理调转手续。
按照开发区的有关规定,应届大学生参加工作后一年内不准调动工作,而我的情况显然是违反这项规定的,为此我们的人事经理——大家都叫她王姐,还特意打电话给人事局解释我的情况。但是办理手续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为了尽快促成此事,避免夜长梦多,我给公司的人事干事买了一条烟——当时最流行的“红梅”,很快所有手续都办好了。当我把这些手续送到新公司时,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后来听其他同事说,别人再想走的时候,公司开始警觉起来,要求支付赔偿金,其实这未必合法,当然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三年后,当我回去取出户口去登记结婚时,公司里已没有人关心我什么时候离开,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多久了,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切。
进入新公司以后,我被安排到食品业务部,这个部门主要经营进口奶粉、糖果、啤酒等产品。集团在全国设立了多家分公司来分销这些产品。我们部门里只有一个岗位负责协助经理联系进口业务。由于我来得晚,并没有得到这个岗位,但我相信在公司有利的大环境中,我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公司领导很重视“现场”的工作,对新员工的要求很严,员工淘汰率很高,因此我们这些新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多少机会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水,头半年时间几乎一直是在仓库里同各种商品打交道,后来也有机会到外省市场去了解行情、推销产品。这期间我最得意的一项业绩是经过自己半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走访了很多家客户以后,终于签下一张大合同,实现销售一百多万元。还有一次特殊的经历是手握一纸一百八十万元的银行汇票从沈阳回集团,到公司时手心里都攥出了汗。虽然汇票丢失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责任重大。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这期间我也干过不少蠢事,所幸没有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在加上部门经理和同事们的宽容,我才能够一直坚持下来。
大约半年以后,由于公司组织结构调整,我被安排到另一个部门工作,最初是负责集团同各分公司之间的物流和结算业务,后来也开始做一些进口业务,比如洽谈、签约、开证、提货等等,更重要的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工作,我开始对公司的经营活动有了比较清楚、具体的认识,对其中的成败得失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同时,也有了一点小小的积蓄。我期待着时机成熟,我要继续追寻我的MBA之梦。
九六年春节,我早早回到了家乡,见到我的女友——我现在的妻子,她叫晶儿。我们曾经在同一所中学读书,彼此有所了解。她比较漂亮,也很聪明。大学毕业以后,她直接考取研究生,这时正在读二年级。关于未来,我们谈了很多。我也谈到了自己的理想,她很赞同我的想法,并支持我到北京去准备复习考研。
春节过后,我回到我工作的城市,她也回到了学校所在地北京。此后,我们一直保持书信联系。“五一”节来临时,公司放五天假,我乘假期来到首都看望晶儿。同时,也希望能够了解一些考研的信息,以便及早作准备。
(三)复习时光
五月的北京,气温已经很高。打西直门地铁站出来,从地图上看,到动物园的距离不算远,于是我打算步行到动物园去换乘332路公共汽车。走起来才知道,这段路足足有两、三站远。炎炎烈日下,走着走着我便出了不少汗,于是把夹克衫脱下来围在腰间,不合时宜的穿着让人一看便知是个外地来的旅游者。
公共汽车总站附近的路边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快餐店,向路人兜售着源自祖国各地的美味佳肴,只是店头的垃圾似乎也在提醒到此就餐的人们要注意卫生与健康。马路这边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服装店,来自南方的新鲜货色被店主一直挂到了人行步道上,全不管过往的行人方便与否。人行道上的方砖歪歪扭扭的铺着,有的已经翘了起来,上面点缀着零零碎碎的纸片。不宽的路面上拥满了自行车,你来我往,真是热闹非凡。眼前混乱嘈杂的一切让我困惑,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北京城吗?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我在校园里见到了晶儿。此后五天时间里,我们一起游览了几处古迹,还逛了海淀图书城。在校园内外的书店里,我买了几本考研复习参考书,其中有王长喜、朱泰祺、陈文登等几位老师的大作,这些书在考研者的眼中都是《天龙八部》或者《武穆遗书》一类的“武林秘笈”。
五天的假期很快就结束了,我回到了公司。从此,我每天白天在公司里上班,晚上在办公室学习。宿舍离办公室只有一百米远,所以来往很方便。复习还是从难度最大的学科开始吧!我是个文科生,大学期间只学过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都没学。大二时系里设了选修课,当时觉得自己英语基础不好,想重点弥补英语学习方面的差距,所以放弃了选修的机会,这时想起来觉得自己真蠢。翻了几本书以后,觉得线性代数不太难,而我可能要考“数学四”或者“数学五”,概率论的内容涉及得也不多,那就开始自学吧。
晚上办公室里很安静,对学习很有利,可是入夏以后,情况就变了。
公司里有很多打工妹,是做水产品加工的,她们大多来自内地农村,工作环境很艰苦,很多人只做两年多就离开了,据说低温环境下工作久了会对生育有影响,尽管如此她们还是经常加班,我们的姐妹是在用自己的健康换取微薄的收入来维持家用啊!
开发区的文化设施很少,各个公司只能因地制宜,搞一些文体活动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我们公司的主要活动就是跳舞,这似乎很适合年青人的口味,因此应者云集。公司里小伙子比较少,那就姐妹俩一起跳,反正玩得开心就好。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最流行的歌曲是“大花轿”。小伙子们把音响开得震天价响,炎热的夏天只能开着窗户,在办公室里学习的我也很快学会了“抱一抱呀吗抱一抱,抱着那个姑娘上花轿。”这也算是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调剂吧。
很快就到了暑假,晶儿从北京来看我,这是她第一次到这座城市来,因此我利用休息日带着她到各处转了一转。她对市区的印象还不错,但是对开发区印象不好。说实在的,虽然开发区已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同市区的差距还是非常大,比如文化设施少,人口结构单一等等。白天工作时间马路上难得见到几个行人——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工作。到了晚上,人们活动的范围很小,所以街上总是缺少人气。我对晶儿说,如果她不喜欢这里,将来我也可以调到市区去工作,因为集团在市内也有几家公司。
转眼到了秋天,我的复习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自我感觉一般。数学方面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解题的时候似乎总是摸不着门路,根本原因是练习做得比较少。我的英语基础比较好,但是从来没有为参加考试而特别准备过,四、六级也是随随便便过的,这方面我比较相信水到渠成。看过王、朱两位老师的书以后,感觉提高很多,尤其是朱泰祺老师的书,绝对是名不虚传。题目的针对性特别强,每道题后面都不止给出了答案,而且解释了其中的道理,让人心领神会,大彻大悟。快慰之时,竟禁不住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