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2019 年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翻译与写作 考试科目代码:[816] 一、考试要求 根据《朝鲜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参加本科目考试的考生应接受过严格的韩国语 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的训练,具有扎实的韩国语语言基本功,系统的韩国语语言 理论、韩国文学及韩国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较为流畅地使用韩国语进行交际和文 献阅读。 二、考试内容 本科目主要通过翻译和写作两方面来考察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掌握翻译基本 理论和实用技巧的情况,以及充分领会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掌握韩国语行文的各种方法、 技巧,将所学的韩国语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运用所掌握地韩国语语法、词汇,清晰准确 地进行书面表达的语言能力。 (一)翻译部分: 第 1 章 翻译总论: 知识点: 1.掌握翻译的概念; 2.近代翻译家论翻译标准; 3.熟练掌握翻译的具体步骤; 4.了解中外翻译简史。 第 2 章 词汇翻译技巧: 第 1 节 专有名词与术语的译法 知识点:专有名词的概念;专有名词的翻译原则。 第 2 节 汉字词的译法 知识点:韩国语的汉字词与中国汉字词主要区别。 第 3 节 数量词的译法 知识点:更换法;倒置法;添加法。 第 4 节 外来语的译法 知识点:遵照汉语约定俗成的原则;合成外来词的合译;外来词的缩写。 第 5 节 象声词的翻译 2 知识点:对译法;解译法;音译法;删除法;添译法;多译法 第 6 节 词组的翻译 知识点:词组的搭配;词组的惯用语;词组的四字结构。 第 7 节 成语的翻译 知识点:对译法;多译法;仿译法;意译法;歇后语的译法。 第 3 章 句子翻译技巧: 第 1 节 定语的翻译 知识点:复指法;分解式;不变式。 第 2 节 状语的翻译 知识点:的、地、得的翻译;状语与补语的关系;状语成分的转换。 第 3 节 语态的翻译 知识点:使动句的翻译;被动句的翻译 第 4 节 谓语的翻译 知识点:句式的翻译;惯用句型;谓语与宾语的搭配关系。 第 5 节 复句的翻译 知识点:韩文与中文复句的表现方法;连接谓语与终结谓语;包孕句与复句。 第 4 章 文章的翻译: 第 1 节 请柬的翻译 知识点:韩国语请柬的基本格式。 第 2 节 社论、评论的翻译 知识点:论说文的种类:政治、经济、文化、学术论说文;把握作者的立场观点的重 要性;翻译时的准确性及其意义。 第 3 节 新闻报道的翻译 知识点:报刊语言的简洁性;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第 4 节 散文的翻译 知识点:散文翻译的语言的丰富性。 第 5 节 小说的翻译 知识点:小说语言的特点;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写作部分 第 1 章 写作基础知识 3 第 1 节 韩文原稿纸的书写方式 知识点:韩文原稿纸的书写规范。 第 2 节 平语体和敬体的书写方式 知识点:句号、括号等韩文标点的书写规范;平语体和敬语体的区别。 第 3 节 文章的进展方式 知识点:段落构成方式。 第 2 章 写作实践 第 1 节 说明文 知识点:说明文是将某一对象的意思、特征、原因、结果、性质、形态、构成、种类、 组织、由来、历史、技能、目的、用法等说明出来而写成的文章。掌握说明文内容上的真 实性,说明的客观性,句子的简洁性。 第 2 节 论说文 知识点:论说文是提出自己的主张,用论证的方法使读到文章的人同意自己的观点的 文体。掌握论说文的构成格式及结构特征。 第 3 节 感想文 知识点:感想文是人们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将内心的感受或想法抒发出 来而写成的文章。掌握感想文的构成格式,类型及结构特征。 第 4 节 书信 知识点:书信是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为了交际或交流思想,使用得最普遍的 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掌握韩语书信在结构上与汉语书信的不同。 第 5 节.履历,自我介绍 知识点:自我介绍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让对方对自己有所了解。如果是以书 面形式介绍自己,内容就应该详细些,包括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等。掌握韩语自我介 绍在内容上与汉语自我介绍的不同。 三、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180 分钟 2.试卷分值:150 分 3.题型结构 试卷由主观性试题构成,基本题型为: 1)翻译理论:回答问题;分值为:20 分 4 2)韩译汉:将 800 字左右的韩文短文译成中文;分值为:35 分 3)汉译韩:将 500 字左右的中文短文译成韩文;分值为:35 分 4)命题作文:根据题目现场写出 1000 字左右的韩语作文;分值为:60 分 四、参考书目 1.《韩中翻译教程》,张敏,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 2.《韩国语口译教程:从交替传译到同声传译》,朴荣顺、尹敬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社 2007 年 1 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