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
719 中国通史 |
适用专业: |
0601L1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200 中国史 |
|
|
|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150分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简答题(简述题): 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材料分析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综合题): 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通史》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2门历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时代
1、旧石器时代古人类
2、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
3、原始社会的婚姻形式和社会群体组织形态
4、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
5、古史传说
第二章 夏商西周
1、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
2、夏朝及其国家形态
3、商朝及其考古发现
4、商朝的国家机构
5、西周的盛衰
6、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7、夏商西周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章 春秋战国
1、大国争霸与七雄兼并
2、社会经济与社会变动
3、大夫兼并与变法运动
4、百家争鸣和文化科技
第四章 秦汉
1、秦朝的历史地位
2、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
3、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4、与民休息政策与文景之治
5、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
6、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7、光武中兴与东汉政治的演变
8、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9、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
10、秦汉的民族关系
11、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1、军阀混战与三国鼎立
2、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
3、东晋南朝的政治
4、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5、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经济复苏
7、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8、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
9、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第六章 隋唐五代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隋朝的制度与隋炀帝的统治
3、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4、武则天和唐玄宗
5、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
6、安史之乱与唐后期政局
7、唐后期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
8、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10、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11、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2、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3、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4、南宋的偏安统治
4、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5、元朝的统一及其历史影响
6、元朝的百年统治
7、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8、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9、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八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
1、明初专制集权政治的强化
2、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3、明后期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
4、清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及其疆域的奠定
5、清朝的政治制度与统治政策
6、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7、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动
8、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9、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下册),福建人名出版社2010年版。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章 两次鸦片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1、商品与鸦片——中西冲突的开始
2、鸦片战争时期的“和”“战”之争
3、鸦片战争的失败问题
4、两次鸦片战争的区别与联系
5、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
2、洪秀全和拜上帝会
3、太平天国的政权
4、《天朝田亩制度》及其平均主义评价问题
5、《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
6、如何评价太平天国的反孔斗争
7、天京事变
8、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与历史评价
第三章 湘军的兴起与晚清政局
1、湘军的兴起与晚清权力结构的变化
2、关于曾国藩的评价问题
3、晚清政治体制的局部调整
第四章 中国工业化的发韧
1、近代化第一步——洋务运动
2、近代私人资本企业的产生
3、思想领域与社会阶层的变化
第五章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
1、边疆危机的背景和概况
2、中法战争时清政府内部的和战之争
3、关于黑旗军与刘永福抗法问题
4、结局与影响
第六章 甲午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