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11年的考研复习的热度随着夏天的来临也在升温,大学校园里到处充斥着铺天盖地的考研海报,让人明显感觉到考研的气浪又席卷而来。这股灼热的气浪使我原本平静的内心泛起了阵阵漪涟,并激起我去回想自己是如何通过考研而走向学术殿堂的。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期间经历了考研和考博,我在通往学术殿堂的大道上一路走来。然而,回首来路,艰辛与愉悦并存,但始终觉得无怨无悔,因为我这些年来的求学经历是自己有意识地选择的,是在过一种自己喜欢过并愿意继续过下去的求学生活。我发现自己今天攻读博士学位所依赖的学术兴趣及理论基础是在本科阶段就开始奠定了的,在这个意义上,本科阶段自觉的学术意识和规划一直在塑造着我通过考研而走上的学术之路。
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认识你自己!”人们可能觉得很奇怪,怎么可能不认识自己呢?认识自己还不容易吗?但实际上,认识自己是很艰难的。拿考研来说,考研大军中有为追求学术而考研的,有为缓解就业压力而考研的,也有因身旁的同学都考研而迫使自己参加考研的,等等。然而,很多考生在考研之前没有明确的学术规划或人生规划,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希望过怎样的生活,只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从而沦为“考研集体无意识”中“不思”的一大群。因此,我认为应该在考研之前认真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更确切地说,在本科阶段应有自己明确的学术意识,并以自己的学术规划为基础来展开考研。
念高中时,我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名律师,因此高考填志愿时填了法学专业,最后如愿地考取该专业。但进大学之后,我开始迷茫了,对在大学里该如何学习这个问题是两眼一抹黑,完全找不着学习的方向。在空旷的校园里除了直接感受到“大学”这个名词的“大”之外,根本不理解“学”是什么。大一、大二这两年的时间基本上被各式各样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所填满,每天来回奔走于各个教室之间。当时学校规定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因此我在大学前两年的时间除了上专业课之外,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学习英语的。经过一番努力,我在大一时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又在大二时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同时,经过前两年的专业课学习,我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重要的是,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对抽象的理论很感兴趣,喜欢听老师讲授理论性很强的东西。由于有这样的兴趣,我在大二的时候经常在图书馆里阅读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并且还有意识地从图书馆借了一些专业著作来阅读。虽然对这些著作不能完全读明白,但是通过读这些书大概知道这个领域里有哪些知名学者,知道他们写过什么样的著作或者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是什么。
实际上,我在大二时的这些学习兴趣只是朦胧地意识到了所在专业的学术领域,但这种意识还是很模糊的。自己真正开始考虑将来是否从事学术研究是从大学三年级开始的,也就是说,我的学术规划是在大三才开始描绘的。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我开始阅读一些其他学科的著作,比如哲学、社会学等。我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法学理论和哲学存在着诸多关联,这主要表现为很多法学理论著作基本上都是在哲学层面来讨论法律问题的;并且我还发现那些我所敬重的学术大师们很多都有哲学的学科背景。我开始对那些在大学里传道授业、著书立说的学者们无比地崇敬,并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学者。就这样,我开始系统地阅读哲学方面的著作,希望自己将来能用哲学思维来讨论法律问题。因此,在这个时候,我的人生理想产生了转变:从原来打算做一名律师转向了做一名学者。我开始认真关注学术,规划着自己将来在大学里一直读下去,直到获得博士学位,并打算在博士毕业之后到大学里教书,做一名学者。
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班上谈论考研或打算考研的同学逐渐多了起来。看着身旁的同学都在考研,我也开始在网上收集考研信息。由于我曾经系统地阅读过不少哲学方面的著作,具备了一定的哲学理论,因此我打算报考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当然,做出这样的决定经历了痛苦的抉择过程。因为法学是热门的专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而哲学是冷门的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家人和朋友都极力地反对我读哲学。然而,经过反复地权衡与抉择,我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决定跨专业考研,从法学专业转向哲学专业。
在决定考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之后,我开始着手考研的复习。由于在大二时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很有信心的,因此我把考研的准备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复习上。然而,我是跨专业考研的,隔行如隔山,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时才发现自己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知识和理论训练。因此,我凭着自己的学术兴趣决定从学术著作入手来全面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哲学领域的学术状况,并通过了解该领域的学术状况来复习考研专业课。在阅读一系列的哲学权威性著作之后,我对哲学领域的学术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这个领域的理论热点是什么以及学者们正在论争什么问题。经过一年左右的复习,我最终考取了自己喜欢的哲学专业的研究生。
通过考研,我发现考研专业课主要是考查考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对本专业基本知识的全面掌握;另一方面是考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一般来说,导师更看重的是后者。当然,如果考生有学术兴趣的话,掌握所考专业的基本知识是相当容易的。因此,我得出的经验是:在打算考研之前,应该了解自己对什么专业或课程感兴趣,并以这种兴趣为基础来选择考研专业。实际上,在决定是否考研之前,我们很可能陷入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式的困境——“考还是不考,这是个问题。”但实际上,对一个有学术兴趣并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假问题。因为考研是通往学术殿堂的光明大道,只有通过读研,才能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
考上硕士研究生之后,我在大学里开始着自己的读研生活,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为了实现做学者的人生理想,研究生毕业那年,我分别参加了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专业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的博士入学考试,均顺利通过了初试。也许人生真的很奇怪,当初我是从法学(本科)转向了哲学(硕士),而在考博的时候,自己又站在了法学与哲学的人生十字路口上,并最终选择来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大学者王国维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该诗句的大意是:人们会对自己所经历的过去有后悔之心,懂得东西越多之后内心会变得多疑。但对我而言,我一直不后悔自己通过考研而走的这条学术之路,并愿意继续走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