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前身是1940年创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工系,后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化学化工系合并为华北大学工学院化工系,20世纪50年代初并入中法大学(学校名称先后改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1991年1月为适应改革需要,经机电部批准,成立了化工与材料学院。2002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根据建设一流大学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学科专业布局调整,在原化工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化工与环境学院。下设3个系和4个研究中心——化学工程与控制系、应用化学与制药系、环境与能源系、北京理工大学新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和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及生态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总人数84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6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51人,占在编教师的78.5%。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岗位。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8%。已形成一支学术梯队整齐,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此外,学院还聘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为该院兼职教授、顾问教授或双聘院士。
学院坚持“以应用化学为依托,绿色能源为特色,制药工程与技术为建设重点,各学科协调发展,应用化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环境工程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目标,凝炼具有基础前沿性和重大应用背景的学科方向,汇集以一流学术大师或知名学者领衔的学科团队,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大平台。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应用化学(工)、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等5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并有权授予学士学位。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8个专业可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化学工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应用化学学科(该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制药工程与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工程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院现在学生800多名,其中本科生527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150人,工程硕士140人。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项目。2005年吴锋教授课题组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已经或正在实施产业化。
学院注重和加强与国际著名大学的学术交流和联合办学,与美、英、德、法、意等国的十余所大学及研究所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德国Cottbus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Queen's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半个多世纪以来,该院培养出一批批在教育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担当重任的各类杰出人才。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此视察。进入新世纪,化工与环境学院秉承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实施北京理工大学“985”工程和“211”二期工程,努力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化工与环境学院新教学科研楼正在建设中,并酝酿北京理工大学新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实体化,为使北京理工大学早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