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招生简章 >> 正文  2016年重庆理工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重庆理工大学始建于1940年,历经70多年的发展,现有教职工1590人,其中专任教师1376人,包括“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其他省部级优秀人才6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5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000多人,另聘兼职教师3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95名,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10余名。目前,全日制、非全日制及来华留学研究生近2000人,与重庆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学科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得到不断拓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8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2个。搭建了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机械、材料、仪表类),与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通过研究生教育战略合作共建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80余个,为研究生教育的产学研协同发展搭建了高水平平台。学校注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培养质量,获得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29项,建成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0门,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7篇。历届研究生在“挑战杯”、“开拓杯”、“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课外科技活动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还通过“弘毅讲坛”和“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名师大家来校讲学,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经过多年建设,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近三年来研究生就业率都在93%以上,考博率在5%以上,位居重庆市普通高校前列,连续被评为“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集体”。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在校设立了“西南兵工”、“新科动力”、“鼎玺科技”等研究生奖学金,积极激励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并以校内资助方式送培在校研究生到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访学、研修或参加学术交流。学校还重视国外优秀资源的引进,“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已落户我校,共同培养国际化的高端汽修人才;引进了世界一流名校--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在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学校把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重大发展机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重庆理工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努力建设成为位居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2015年拟在车辆工程、材料工程、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4个领域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报考条件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招生领域及规模

招生单位名称:重庆理工大学   招生单位代码:11660

工程领域名称
工程领域代码
拟招生人数
车辆工程
085234
32
材料工程
085204
5
计算机技术
085211
5
生物医学工程
085230
10

二、报考条件:

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报考:

1、必须为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为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2012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者或2011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者。

如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2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工作业绩突出,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资格审查表盖章)。

三、考试报名

报名程序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只有完成两阶段的报名程序,报名方为有效。报名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在规定时间内(6月23日-7月11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以下简称“学位网”),按要求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样表见附件1)。
2、第二阶段:现场确认。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于7月12日至15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和《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重庆地区考生在重庆大学)缴纳报名费、核验学历和学位证书、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5日起,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四、入学考试

招收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方式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1、第一阶段,GCT考试。考生于10月25日持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所有考生在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指定考点(重庆地区考生在重庆大学)参加全国联考GCT考试。

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GCT”考试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语)运用能力测试。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第二阶段,我校根据考生GCT考试成绩自行确定合格分数线,上线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及其他相关材料,于规定时间内(另行通知)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参加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及政治理论考试。

政治理论和专业基础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专业综合考试主要以面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面试前需填写2015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样表见附件2)。

3、各工程硕士招生领域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3。

五、资格审查

考生到校时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我校将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材料为:考生所在单位盖章的《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4)、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资格审查合格后并交纳考试费用160元(80元/每科)后方可参加第二阶段考试。

六、录取工作

1、政治理论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第二阶段考试结束后,我校将根据合格考生的联考成绩、专业基础及专业综合测试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录取结束后,我校将和被录取考生及其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3、对考生所在单位不同意报考、不符合报考要求、提供虚假信息或不接受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七、学费与学制

1、入学时间:2016年3月。

2、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

3、学费:10000元/年/生。

八、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学制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我校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九、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巴南区红光大道69号;邮政编码:400054

联系电话:023-68667302;传真:023-68667302

联系人:李老师、肖老师;E-mail:yjs@vip.cqut.edu.cn

网址:http://yjsgl.cqut.edu.cn

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报考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重庆理工大学

二0一五年六月

附件1:附件1-4.doc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