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中央民族大学适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凝炼信息类工科专业方向, 合理分配使用教学、科研资源,作为评建工作的产物,在原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基础上,于2007年7月筹建了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一、机构设置
信息工程学院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四个主干学科,对应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通信工程系,一个实验中心(包括4类专业实验室、一类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一类创新研究实验室),4类专业实习基地, 1个金工实习基地和1个电子电工实习基地,一个公共计算机教学部(负责全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和一个资料室。学院设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学院的地位和作用
1.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培养具有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等厚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全校公共计算机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3. 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一方面借助于中央民族大学良好的民族信息资源,置身于多民族信息资源系统、电子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为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和民族事务信息系统研究提供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支撑。
三、师资和办学规模
学院具有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全院教职工72人,其中专业教师62人,教授5人,副教授25人,博士(含博士后)18人,硕士21人。教授占专业教师的8.06%,副教授占专业教师的40.3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9.0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62.9%。目前学院在读本科生为962人,生源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为617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近年来,这四个专业的就业率平均达到96%以上,特别是06年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四、教学和科研成果
尽管信息工程学院是一个新组建的学院,但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已有近20年的办学经验,通信工程和自动化两个专业也有将近五年的发展历史。
在教学方面,主持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等教改项目5项;出版教材25部,其中有两本教材获“北京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优秀教材二等奖”,1人获北京市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A组理科三等奖,1人获北京市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二等奖和最佳教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在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 和“863”基金项目26项,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科研项目11项,“计算机数据库及文字处理技术在少数民族语文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民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藏缅语族语言研究”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二等奖”,出版学术专著1部 ,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约400多篇论文,被SCI检索30篇,被EI检索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