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805生物化学
基础:
一、了解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
二、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和我国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要求内容:
一、 蛋白质的概念、组成特点;氨基酸的定义与分类、必需氨基酸定义与种类;20种编码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组成分类特点、三字母缩写;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及其应用;氨基酸分离方法及其原理;氨基酸常用检测方法与原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各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 生物催化剂酶的定义、化学本质;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定义与功能;活性中心与必需集团;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酶的国际系统分类法;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及其应用;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特点与类型判断;酶活力与比活力的概念和计算。
三、 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其在代谢中的功能。
四、 高能键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概念与种类;氧化磷酸化偶联学说;呼吸链种类与P/O比关系;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
五、 EMP与TCA代谢全过程与全特点(包括物质代谢过程特点;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TCA代谢回补途径;HMP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乙醛酸循环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糖代谢的应用如柠檬酸发酵。
六、 甘油三脂的水解;甘油分解代谢方式;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经β-氧化)过程、场所、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软脂酸全合成途径、过程、场所、催化酶系特点、关键酶;大于16碳脂肪酸碳链的延长方式、场所;双键的生成场所;必需脂肪酸定义与种类。
七、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等三种共同代谢途径的优缺点;鸟氨酸循环的原料来源、中间产物、代谢场所、意义;氨、二氧化碳与酮酸的代谢去向;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完全氧化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分析;生糖氨基酸与生酮氨基酸的定义;谷氨酸发酵菌株的生化特性及发酵条件控制方式。
八、 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来源;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定义与意义;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的特点;核酸代谢异常与健康的关系;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特点。
九、 核酸的概念、分类与组成特点;DNA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RNA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特点与维持的化学键;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概念与应用;核酸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方法。
十、 DNA复制特点与规律;DNA复制过程要点及参加复制的酶和辅助因子种类与功能。
十一、RNA转录特点与规律;RNA转录过程要点及催化转录的酶工作方式;转录产物的转录后修饰。
十二、蛋白质翻译遗传密码种类;遗传密码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氨基酸的活化;起始复合物形成、多肽链的延长与翻译的终止等三个阶段过程与特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类型;蛋白质翻译的能量代谢。
十三、酶活力的快速调节方式及其原理(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酶量调节-操纵子定义、结构特点及对酶合成的诱导型(乳糖操纵子)与阻遏型(色氨酸操纵子)调节方式与原理;分支代谢途径的反馈调节方式与特点。
《生物化学》 金凤變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806植物纤维化学
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概念及其对造纸的基本影响;本章涉及的基本名词术语的概念; 植物纤维原料少量化学成分的化学组成、含量及其基本性质;针叶材、阔叶材、草类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特点;针叶材、阔叶材和草类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粗视结构、光显微镜结构和微细结构、细胞种类、形态及含量);纤维形态及其对纸页性质影响。
木素:
木素在细胞壁中的沉积和存在状态;木素生物合成、木素的先驱物质及其结构;硫酸木素、磨木木素和纤维素酶解木素的基本制备过程、化学变化和收获率;针叶材、阔叶材和草类木素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间的连接键;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光谱研究木素结构及含量的基本原理;木素的化学性质(酚型单元和非酚形单元的反应性质、木素结构单元在酸碱介质中的基本变化、及在不同制浆方法中的化学反应);木素在漂白中的基本反应特点;木素的物理性质(粘度、分子量、分子形状、溶解性和玻璃化温度);木素的利用。
纤维素: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纤维素的分子量和聚合度;纤维素的物理结构(纤维素分子的构象、聚集态和氢键);纤维素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吸湿与解吸、润涨与溶解及电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化学性质(酸水解、碱性降解、氧化降解、酯醚化);功能化纤维素材料。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的概念;针叶木、阔叶木和草类的半纤维素(种类、结构及含量);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酸水解、酶降解和化学制浆中的变化);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溶解度、分子量及对纸浆纸张性质的影响);半纤维素的利用。
《植物纤维化学》 杨淑蕙 轻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807无机化学
原子结构: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特征;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等核外电子运动的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熟悉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会由原子序数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掌握元素周期系和各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特征;根据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能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有效核电荷、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的概念;熟悉原子半径、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周期性变化规律,以了解元素的有关性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了解离子键、金属键的形成,熟悉相应的离子特征(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构型),掌握晶格能的概念(不要求计算);由价键理论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及其特征(方向性、饱和性)及Σ键和Π键的区别。掌握SP、SP2、SP3 、SP3D、SP3D2杂化及不等性SP3杂化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掌握同核双原子分子和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式及能级图;掌握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氢键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理解离子极化的概念。
化学热力学初步:初步了解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内能、热、功、标准生成焓、熵、自由焓的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盖斯定律的应用,掌握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及标准自由焓变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判断标准状况下等温等压化学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的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和反应级数的概念;熟悉活化能及速率常数的计算;能运用质量作用定律对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求算反应的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理解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
化学平衡:重点要求理解平衡常数K?的意义及其与吉布斯自由能(ΔRGM?)的关系,ΔRGM?=-RTLNK? ;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即范特霍夫方程ΔRG=ΔRGM? +RTLNQ的意义及其相关的计算与应用;利用函数ΔRGM?或ΔRG判断标准态及非标准态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性;掌握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平衡移动原理。
电解质溶液: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的的相关计算;掌握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弱酸酸式盐溶液PH值的计算;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会进行同离子效应的计算;了解盐效应,了解强电解质溶液;掌握缓冲溶液的原理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重点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电子法配平;了解原电池、电池符号(最简单的)和双电层的概念,熟悉氧化还原电对的概念,掌握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的概念,能通过计算说明浓度(含酸度)、分压对电极电势的影响;熟练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及平衡常数的计算;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如KO,KSPO等;重点掌握能斯特(NERNST)方程式及其应用,熟练进行有关计算;会应用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判断某一物质能否发生歧化反应,并会计算相应电对的电极电势。
卤素:熟悉卤素的通性和氟的特殊性;掌握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和卤离子的还原性递变规律;掌握卤素单质与水的作用;掌握卤化氢性质的变化规律,次氯酸及其盐、氯酸及其盐的性质;氯的各种氧化态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变化规律、ROH规则。掌握氯、溴、碘单质在碱性溶液中的歧化反应;了解金属卤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
氧族元素:重点要求掌握氧族元素通性,氧、臭氧、水、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的性质;掌握硫的含氧酸(亚硫酸、硫酸、硫代硫酸、过硫酸)及其盐的性质。
氮族元素:重点要求掌握氮族元素通性,氮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砷、锑、铋及其化合物;了解惰性电子对效应;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了解硝酸和硝酸根的结构;掌握硝酸、亚硝酸及其盐的性质;熟悉砷、锑、铋的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及其盐的性质(不含硫化物)。
碳族元素:重点要求掌握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掌握碳酸及其盐的性质(碳酸根的水解,碳酸盐的热分解)。了解PB3O4、PB2O3 与HNO3的反应,掌握锡、铅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SN(Ⅱ)的还原性,PB(Ⅳ)的氧化性;掌握几种难溶铅盐的溶解性、SN及PB的盐的性质(不含硫化物)。
硼族元素:重点要求掌握本族元素单质、氢化物、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硼酸盐的结构特点;本族元素的缺电子性及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硼烷结构中五大成键要素,分析硼烷结构。
配位化合物: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分类、命名及配位键的本质),配合物的几何异构及旋光异构;应用VB法讨论配合物的形成过程,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与中心原子所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内轨型、外轨型配合物形成条件及差别,中心原子价电子排布与配离子稳定性、磁性的关系;掌握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D电子分布和高、低自旋的关系,推测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配合物颜色与D-D跃迁的关系。
过渡金属(Ⅰ):重点要求掌握铬、锰的重要化合物及其性质;了解过渡元素的通性;掌握CR(Ⅲ)氢氧化物的酸碱性;CR(Ⅲ)的还原性、CR(Ⅵ)的氧化性,CRO42-与CR2O72- 之间的相互转化,几种难溶的铬酸盐的溶解性;掌握MN(Ⅱ)的还原性、MNO2的氧化性、MNO42-在酸性介质中的歧化反应、KMNO4在不同介质中的还原产物;掌握+2、+3氧化态铁、钴、镍氢氧化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及配合性,+2氧化态铁盐的还原性、+3氧化态铁盐的氧化性、水解性,二氯化钴可作干燥剂的干湿指示剂的性质。
过渡金属(Ⅱ):重点要求掌握铁、钴、镍、等常见重要金属的化合物及其性质;了解铜族、锌族元素的通性;熟悉铜、银、锌、的氢氧化物及重要盐类的主要性质,掌握卤化银的难溶性、硝酸银的不稳定性、银镜反应、AG(Ⅰ)的配合性;掌握CU(Ⅰ)的歧化反应,CU(Ⅰ)和CU(Ⅱ)之间的相互转化;熟悉CU2+、AG+、ZN2+离子的鉴定;了解HG2+与HG22+的相互转化及汞及汞盐的毒性。
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 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等校编,第三版,1994
2.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天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第三版,2002
3.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宋天佑、程鹏、王杏乔编,2004
4.普通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严宣申 ,1999
《普通无机化学》 严宣申 王长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2版
808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链的结构。链的组成与构造、构象、高分子链的内旋转构象、高分子链的柔顺性、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晶体和溶液中的构象
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液晶态结构、聚合物的取向结构、高分子合金的形态结构
高分子溶液。聚合物的溶解、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高分子溶液的相平衡、聚合物的浓溶液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聚合物的转变和松弛。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玻璃化转变、结晶行为和结晶动力学、结晶热力学
橡胶弹性。形变类型及描述力学行为的基本物理量、橡胶弹性热力学分析、橡胶弹性统计理论、热塑性弹性体
聚合物的粘弹性。粘弹性现象、粘弹性的数学描述、粘弹性的温度依赖性-时温等效、粘弹性的研究方法、动态力学谱研究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
聚合物的屈服和断裂 聚合物的塑性和屈服、聚合物的断裂与强度
聚合物的流变性。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聚合物熔体的切粘度、聚合物熔体的弹性表现
聚合物电学性能、热性能、光性能以及表面与界面性能
高分子物理实验。
《高分子物理》 金日光 等 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809高分子材料
一、每一种高分子材料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合成原理及方法
2.掌握材料的化学结构式、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3.了解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如力学性能、热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
4.掌握材料中主要改性品种的结构及其性能特点
5.了解成型加工工艺特性及成型方法
二、主要高分子材料包括:
聚乙烯(PE)、聚丙烯(PP)、 聚氯乙烯(PVC)、氟塑料、聚苯乙烯类塑料、聚醚类塑料(聚甲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酰胺(PA)、热塑性聚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PC)、聚砜类、酚醛树脂(PF)。
《聚合物材料》 凌绳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年第1版
810.制革化学与工艺
1.生皮化学
1.1 生皮的蛋白质组成;
1.2 胶原的化学结构以及聚集态结构;
1.3 毛的化学组成;
1.4 不同的酸、碱、盐以及水对胶原的作用;
1.5 不同的酸、碱、盐以及氧化、还原剂对角蛋白的作用;
1.6 酶对胶原及角蛋白的作用;
2. 生皮组织学
2.1 生皮的一般组织构造
2.1 猪皮、牛皮、羊皮等主要原料皮的组织特征;
2.3 盐腌法保存生皮的原理与特点;
3. 铬鞣化学
3.1 鞣皮铬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3.2 三价铬配合物中不同配位体的相互取代
3.3 铬鞣剂碱度的定义以及对铬鞣剂鞣革性能的影响;
3.4 pH值、中性盐以及蒙囿剂对铬鞣效果的影响;
3.5 温度对铬鞣的影响及其原理;
4. 其它无机鞣法
4.1 铝盐的鞣革机理与方法;
4.2锆盐的鞣革机理与方法;
4.3铁盐的鞣革机理与方法;
4.4钛盐的鞣革机理与方法;
5. 植鞣及其它有机鞣法
5.1 植物鞣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5.2 植鞣的机理与方法;
5.3 醛鞣的原理与特点;
5.4 油鞣的原理与特点;
5.5 芳香组鞣剂鞣革的原理与特点
5.6 树脂鞣剂鞣革的原理与特点
6. 皮革染色
6.1 染色的配色原理;
6.2 阴离子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影响因素;
6.3 金属络合染料的染色特点;
6.4 影响皮革染色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方法;
7. 皮革加脂
7.1 加脂剂与加脂对皮革性能的作用与影响;
7.2用于皮革加脂的主要材料及其它们各自的特点与性质;
7.2 影响皮革加脂效果的主要因素;
8. 皮革干燥
8.1 皮革在干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8.2 几种常用干燥方法的特点;
9. 皮革工业污染防治
9.1皮革工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点;
9.2实施清洁化制革技术的主要环节与方法。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 成都科技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 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