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职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与植保领域相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 培养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 掌握植物保护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植物保护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2. 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3.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三、课程学习
1. 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设置见附表。总学分应不少于30学分。
2. 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在对选定领域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结果。
(2)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重点汇报论文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四、学位论文工作
1.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利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2. 论文的形式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3. 评审与答辩
必需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利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9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五、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
植物保护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设置
学
位
课
程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任课老师
|
责任学院
|
公
共
课
|
外国语: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
40
20
|
2
1
|
1
|
李 磊
韩红梅
|
外国语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
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40
20
|
2
1
|
1
2
|
曾学龙
贺佃奎
|
人文社科系
|
农业推广学
|
40
|
2
|
2
|
柳建良
|
研究生处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
40
|
2
|
1
|
吴东醒
|
现代教育中心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
40
|
2
|
2
|
王厚俊
|
经贸学院
|
领
域
主
干
课
|
植物保护学原理与进展
|
60
|
3
|
1
|
刘开启
|
农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技术
|
20
|
1
|
2
|
游春平
|
农学院
|
作物无公害生产原理与方法
|
40
|
2
|
2
|
林进添
|
农学院
|
研究生班学术讨论
|
40
|
2
|
2-3
|
植物保护领域导师组
|
选
修
课
|
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
40
|
2
|
2
|
徐 妍
刘新周
|
学报、图书馆
|
农药管理与应用
|
40
|
2
|
2
|
姚振威
|
农学院
|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专题
|
40
|
2
|
2
|
刘开启
|
农学院
|
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
|
40
|
2
|
2
|
韩群鑫
|
农学院
|
植物病害流行与测报
|
40
|
2
|
2
|
向梅梅
|
农学院
|
农产品安全生产专题
|
40
|
2
|
2
|
姚振威
|
农学院
|
有机农业专题
|
40
|
2
|
2
|
林进添
|
农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修本科课程
|
普通昆虫学
|
60
|
|
|
|
农学院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60
|
|
|
|
农学院
|
必修环节
|
文献综述
|
|
1
|
|
|
农学院
|
开题报告、中期报告
|
|
1
|
|
|
农学院
|
生产实践报告
|
|
1
|
|
|
农学院
|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为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以及相关技术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 培养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 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食品加工与安全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同时应重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术活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增强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1.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2. 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导师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发挥学术群体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内制定出培养计划。
3.研究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必修课和所选课程并取得学分。研究生课程教学应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自学、阅读和写作能力。研究生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正确阅读并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研究生必须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和学术研讨活动。
5.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参加技术咨询或技术推广活动为主,累计时间不少于3周,提交相应的实践报告1份,合格者取得2学分。
6.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最长不超过5年。因病休学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三、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设置见附表。总学分为30学分,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任选3门)和公共选修课。
2.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在对选定领域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关键问题、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结果。
(2)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要求提交文字材料和多媒体幻灯片,重点汇报论文工作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四、学位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属于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范畴,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利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推广等问题的能力。
2.论文的形式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3.评审与答辩
必需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利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推广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9位专家组成。导师可以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五、答辩和学位授予
严格执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关于研究生论文评阅和答辩的要求和程序,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会专家的选聘应体现权威性和广泛性的校内外专家,校外专家不少于专家总人数的1/3。应重视吸收不同学术观点的专家参加答辩。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