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学科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重点学科。本学科点致力于发展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事业,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我国热带果树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学科点于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正式开始招生。现有高级职称9名,硕士生导师5名,目前在校硕士生3名。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学科造就了一支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坚实专业理论造诣的教科队伍,在果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科研方面,本学科点自1995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地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和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技术专著9部以上。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级、科技部、农业部、省级、校级以及企事业委托项目共20多项,科研经费总额300多万元。在教学方面,本学科点为研究生及本专科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其中研究生课程有《果树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实践》、《果树种质资源学》、《果树化学调控理论与技术》等多门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本专科课程有《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果树研究法》、《果树栽培理学》、《果树繁殖技术》、《落叶果树栽培学》等多门课程。编写了《热带果树栽培学》和《园艺作物繁殖技术》等自编教材,出版了《南方优稀果树栽培技术》、《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芒果栽培技术》、《芒果栽培实用技术》、《莲雾优质高产栽培》、《澳洲坚果优质高产栽培》、《杨桃优质高产栽培》、《番石榴优质高产栽培》、《火龙果、西番莲、蛋黄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技术专著,参编并出版了《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热带作物栽培学》等技术专著。
目前本学科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1)果树高产优质栽培原理与技术;(2)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3)果树营养。
果树高产优质栽培原理与技术:本方向主要进行热带南亚热带果树高产优质栽培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由于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习性,果树生长与结实易受低温阴雨、干热风、寒害、花芽分化期的“暖害”、台风等影响,常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不高等问题,同时果树生产上不少栽培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也不够稳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此本研究方向以热带南亚热带果树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为:(1)研究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的栽培生理基础理论。(2)研究和解决果树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矮化密植试验,确定最佳栽培形式与密度;整形与修剪试验,确定适宜的树形及相应的修剪制度;控制冬梢促进花芽分化与形成的新技术;花期调节与保花保果技术,以及合理的果实负载量和疏花疏果技术等研究。(3)与新品种推广综合配套的栽培技术。本研究方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直接指导生产或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通过有关专家的多年努力研究,已取得不少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如黄果西番莲、澳洲坚果、芒果、杂交番荔枝等果树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包括低产劣质果园的改造技术如低产劣质芒果园的改造——高接换冠(该项目被列为省百项新技术和农业部丰收计划科技推广项目),澳洲坚果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等,其研究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属领先水平。
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方向是以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为对象,运用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农业生态学等理论,进行热带带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的栽培历史较为悠久,然而现有多数树种的主栽品种的品质与丰产性能大多不尽人意,表现为单产偏低,品质欠佳,产品竞争性不强。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为:广泛收集和保存国内外名特优新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种质资源,特别是国外的优良品种,建立和不断充实品种资源圃;开展果树种质资源性状的鉴定与评价及种质改良;进行引种试种,以筛选适应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各果树新品种,并不断开发利用与推广。有关的研究成果符合生产需要,有的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而且在理论上也很有指导意义。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研究,该研究方向取得不少突破性的进展,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成果奖,并大量收集、保存了国内外芒果、油梨、澳洲坚果、西番莲等果树种质资源,并从中筛选出一些适应性强而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如芒果红芒6号、粤西一号、白玉芒,油梨88号、87号、89号、84号和ST3,澳洲坚果246、558和西番莲黄果种,其中绝大多数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