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大连海事大学832公共管理综合(含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研大纲
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综合 (行政管理学 50%、公共经济学 50%)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行政管理学 75 分,公共经济学 75 分。
行政管理学
一、行政管理基本理论部分
考试内容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公共权力;国家权
力;权力;行政精神;行政现象;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管理客体;行
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现代行政精神;现
代行政现象。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公共权力;
国家权力;权力;行政精神;行政现象;行政管理主体;行政管理客
体等概念。
2.理解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行政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现代行
政精神;现代行政现象。
3.了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二、行政环境
考试内容
行政环境;行政生态学;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行政环境
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经济环境
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国际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环境;行政生态学;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等
概念。
2.理解行政环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
的关系;经济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国际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
的关系。
三、行政职能
考试内容
行政职能;POSDCORB;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
行政运行职能;四功能说;五功能说;行政职能的类别;行政职能的
变化趋势;实现行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当前阶段我国政府的行政职能
转变。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职能;POSDCORB;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
会职能;行政运行职能;四功能说;五功能说等概念。
2.理解行政职能的类别;行政职能的变化趋势;实现行政职能的基
本手段;当前阶段我国政府的行政职能转变。
四、行政体制
考试内容
行政体制;集权制;分权制;委员会制;行政区划体制;首长制;行
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体制的特点;行政权力体制的内容;
行政领导体制的内容;我国的行政区划体制情况;集权制的优缺点;
分权制的优缺点;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基本形式;首长制的优缺点;
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体制;集权制;分权制;委员会制;行政区划体制;首
长制;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等概念。
2.理解行政体制的特点;行政权力体制的内容;行政领导体制的内
容;我国的行政区划体制情况;集权制的优缺点;分权制的优缺点;
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的基本形式;首长制的优缺点;委员会制的优缺点。
3.了解美国的总统制。
五、行政组织
考试内容
行政组织;管理幅度;管理层次;领导机关;职能机关;辅助机关;
咨询参谋机关;派出机关;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行政组织的种类;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几种典型的行政组织结构形式;我
国的行政组织体系;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行政组织的特点。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组织;管理幅度;管理层次;领导机关;职能机关;辅
助机关;咨询参谋机关;派出机关等概念。
2.理解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行政组织的种类;管理幅度与管理层
次之间的关系;几种典型的行政组织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组织体系;
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行政组织的特点。
3.了解我国国务院的机构构成情况。
六、行政决策
考试内容
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体制;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精英理
论;制度理论;博弈理论;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行政决策体制的构
成;行政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理论;行政决策的制度理论。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体制;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
精英理论;制度理论;博弈理论等概念。
2.理解行政决策的含义特点;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行政决策程序;
行政决策理论;行政决策的制度理论。
七、行政执行
考试内容
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信息;行政协调;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等沟通;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多媒体沟通;
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过程;行政执行的手段;行政沟通的障
碍及解决对策;行政沟通机制;行政沟通类型;行政协调的若干关系。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信息;行政协调;正式沟通;非
正式沟通;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等沟通;口头沟通;书面沟通;
多媒体沟通等概念。
2.理解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过程;行政执行的手段;行政
沟通的障碍及解决对策;行政沟通机制;行政沟通类型;行政协调的
若干关系。
八、行政法制
考试内容
依法行政;行政立法;行政法律制度;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立
法的特征;行政立法体制;行政法律制度的渊源;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行政法律制度的内容。
考试要求
1.掌握依法行政;行政立法;行政法律制度;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等概念。
2.理解行政立法的特征;行政立法体制;行政法律制度的渊源;行
政立法的必要性;行政法律制度的内容。
九、行政监督
考试内容
行政监督;舆论监督;一般监督;业务监督;专门监督;行政内部监
督体制;行政外部监督体制;立法监督的一般形式;司法监督的主要
方式;社会监督的渠道;舆论监督的特点;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监督;舆论监督;一般监督;业务监督;专门监督等概
念。
2.理解行政内部监督体制;行政外部监督体制;立法监督的一般形
式;司法监督的主要方式;社会监督的渠道;舆论监督的特点;行政
监督的必要性。
十、行政效率
考试内容
行政效率;行政效率要素;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行政效率测
定的指标;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提
高行政效率的主要方法;我国目前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效率;行政效率要素等概念。
2.理解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和标准;行政效率测定的指标;影响行
政效率的主要因素;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
方法;我国目前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
3.了解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十一、行政改革
考试内容
行政改革;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
革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行政改革的进程划分;
我国行政改革积累的经验;我国行政改革的难点;行政改革的内容。
考试要求
1.掌握行政改革等概念。
2.理解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
的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行政改革的进程划分;
我国行政改革积累的经验;我国行政改革的难点;行政改革的内容。
公共经济学
一、导论
考试内容
公共经济;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公共经济学与
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公共经济学与
福利经济学的关系;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考试要求
1.掌握公共经济等概念。
2.理解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公共经济学与微
观经济学的关系、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公共经济学与福
利经济学的关系;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二、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考试内容
政府;基尼系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洛伦斯曲线;混合经济;帕
雷托最优;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混合经济体制中
的政府经济职能;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考试要求
1.掌握政府;基尼系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洛伦斯曲线;混合
经济;帕雷托最优等概念。
2.理解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混合经济体制中的
政府经济职能;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三、公共产品理论
考试内容
公共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混合产品、外部效应、产权;边际
拥挤成本、林达尔均衡、一体化、科斯定理;公共产品的定义;公共
产品的识别方法;公共产品的分类;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外部效应
的含义;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
陷;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混合产品的有效供给。
考试要求
1.掌握公共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混合产品、外部效应、产
权;边际拥挤成本、林达尔均衡、一体化、科斯定理等概念。
2.理解公共产品的定义;公共产品的识别方法;公共产品的分类;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外部效应的含义;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私人
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混合产
品的有效供给。
四、公共选择理论
考试内容
政治人;经济人;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利益集团;寻租;直接民主;
代议制;相融性集团;排他性集团;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公共选
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交易;投票悖论;中位选民定理;阿罗不
可能定理;利益集团的成因;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利益集团
成员及其成员的相互关系;官僚行为的特点;政治经济周期;对当代
中国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的认识。
考试要求
1.掌握政治人;经济人;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利益集团;寻租;
直接民主;代议制;相融性集团;排他性集团等概念。
2.理解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区别;公共选择理论内涵;公共选择
理论中的交易;投票悖论;中位选民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利益集
团的成因;利益集团对公共选择的影响;利益集团成员特点及其成员
的相互关系;官僚行为的特点;政治经济周期;对当代中国的决策科
学化和民主化的认识。
五、国家预算
考试内容
国家预算;单式预算;复式预算;基数法;零基法;国家预算的功能;
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国家预算的原则;PPBS 法;均衡预算论;功
能预算论;高度就业预算论;预算理论的沿革;美国的预算实践;中
国预算的构成;中国现行复式预算的主要内容;预算改革方向;预算
外资金管理。
考试要求
1.掌握国家预算;单式预算;复式预算;基数法;零基法等概念。
2.理解国家预算的功能;国家预算的编制过程;国家预算的原则;
PPBS 法;均衡预算论;功能预算论;高度就业预算论;预算理论的
沿革;美国的预算实践;中国预算的构成;中国现行复式预算的主要
内容;预算改革方向;预算外资金管理。
六、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内容
公共支出;瓦格纳法则;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社会保险;社会
救济;公共消耗性支出;公共转移性支出;公共支出的增长;公共支
出的原则;国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的必要性;政府教育资金的配置
方式;公共保健支出的必要性;公共保健支出的改革方向;公共投资
支出的意义和特点;社会保障支出的分类及意义;财政补贴的内容;
中国的公共支出现状及存在问题;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公共支出;瓦格纳法则;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公共消耗性支出;公共转移性支出等概念。
2.理解公共支出的增长规律;公共支出的原则;国防支出;公共教
育支出的必要性;政府教育资金的配置方式;公共保健支出的必要性;
公共保健支出的改革方向;公共投资支出的意义和特点;社会保障支
出的分类及意义;财政补贴的内容;中国的公共支出现状及存在问题;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七、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考试内容
税收;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直接税;间接税;累进税;比例税;
比较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产品税;
要素税;从价税;从量税;价内税;价外税;一般税;特定税;中央
税;地方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三要素;税收的前转、后转、消
转、税收资本化;税收的局部均衡分析;税收的一般均衡分析;税制
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税收原则;中国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我国现行主要税种;中国税收制度沿革。
考试要求
1.掌握税收;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直接税;间接税;累进税;
比例税;比较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
产品税;要素税;从价税;从量税;价内税;价外税;一般税;特定
税;中央税;地方税等概念。
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三要素;税收的前转、后转、消转、
税收资本化;税收的局部均衡分析;税收的一般均衡分析;税制结构
设计的基本问题;税收原则;中国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我国
现行主要税种;中国税收制度沿革。
八、地方公共经济
考试内容
空间限制;俱乐部理论;蒂博特模型;地方政府职能;地方公共产品
的空间限制;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地方政府的
最佳规模;地方分权的好处;施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奥茨的分权
定理;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地方税收的“四不原则”和六条标准;
地方政府的收费与举债;补助地方政府的必要性;补贴的手段与效益;
中国地方的公共经济。
考试要求
1.掌握空间限制;俱乐部理论;蒂博特模型等概念。
2.理解地方政府职能;地方公共产品的空间限制;公共产品的层次
性;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地方政府的最佳规模;地方分权的好处;
施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奥茨的分权定理;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
地方税收的“四不原则”和六条标准;地方政府的收费与举债;补助
地方政府的必要性;补贴的手段与效益;中国地方的公共经济。
参阅:
1.《行政管理学》(第 5 版)夏书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2.《公共经济学》(第 2 版)樊永明、杜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