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5级第3学期法学理论专业《刑法学》教学大纲——赵永红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5 级北京(公安)班、中商班
法学理论专业
《刑法学》教学大纲
大纲撰写人 赵永红
第一讲 刑法概论(上)
一、刑法的概念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渊源
二、刑法的特点(重点掌握)
(一)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二)刑法的保障性
(三)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广泛性
(四)刑法的谦抑性、最后手段性、补充性
三、刑法的机能(重点掌握)
(一)法益保护机能(简称为保护机能)
(二)行为规制机能
(三)自由保障机能(简称为保障机能)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罪刑关系?
2、如何理解刑法的特点?
3、如何理解刑法的机能及其之间的关系?
第二讲 刑法概论(下)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罪刑法定原则(重点掌握)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提出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四)罪刑法定的法治价值
(五)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规定和体现
三、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
(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发展
(三)我国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确立及其体现
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重点掌握)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二)由罪刑相适应原则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三)我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确立及其体现
五、刑法的效力范围
2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二)刑法的时间效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法治价值?
2、如何理解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确立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确立的三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5、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第三讲 犯罪及其构成(上)
一、犯罪的概念
(一)犯罪的政治学概念
(二)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
(三)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重点掌握)
(四)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概念
二、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二)犯罪构成之立法设计(重点掌握)
(三)犯罪构成之解读(重点掌握)
三、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二)犯罪客体的分类
(三)犯罪客体在刑法中的意义(重点掌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
2、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
3、如何分析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
4、研究犯罪客体有何意义?
第四讲 犯罪及其构成(下)
一、犯罪客观方面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不作为(重点掌握)
二、犯罪主体
(一)刑事责任能力概念和分类(重点掌握)
(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重点掌握)
(三)特殊主体
(四)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重点掌握)
三、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故意(重点掌握)
(二)犯罪过失
(三)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3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不作为犯罪?
2、如何理解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3、如何理解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
4、如何理解犯罪故意?
第五讲 犯罪形态问题研究(上)
一、故意犯罪形态概念(重点掌握)
二、犯罪既遂形态问题
(一)犯罪既遂概念
(二)犯罪既遂的分类
(三)犯罪既遂的处罚
三、犯罪预备形态问题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
(二)成立条件
(三)处罚
四、犯罪未遂形态问题(重点掌握)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
(二)犯罪未遂形态的成立条件
(三)犯罪未遂的分类
(四)未遂犯的刑事责任
五、犯罪中止形态问题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
(二)成立条件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六、罪数形态问题
(一)想象竞合犯
(二)牵连犯(重点掌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2、什么是预备行为、什么是实行行为、什么是着手?
3、什么是犯罪完成、什么是犯罪未得逞?
4、什么是意志以外的原因、如何理解自动放弃犯罪?
5、如何理解犯未遂的特征?
6、如何理解罪数形态概念?
7、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特征?
8、如何理解牵连犯特征?
第六讲 犯罪形态问题研究(下)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重点掌握)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
4
(二)共同的犯罪行为
(三)共同故意
三、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重点掌握)
(一)主体不符合共同犯罪成立条件的
(二)主观方面不符合共同犯罪成立条件的
四、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一)以分工分类(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
(二)以作用分类(主犯、从犯)
(三)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规定
五、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一)主犯的概念及其刑事责任(重点掌握)
(二)从犯的概念及其刑事责任
(三)胁从犯从犯的概念及其刑事责任
(四)教唆犯的概念及其刑事责任(重点掌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2、如何理解共同犯罪的整体性?
3、如何理解共同犯罪的分类?
4、如何理解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
5、如何理解主犯、从犯?
6、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七讲 刑罚论问题研究(上)
一、刑罚的概念
(一)主刑的种类和适用
(二)附加刑的种类和适用
(三)刑罚权的性质(重点掌握)
二、刑罚的功能(重点掌握)
(一)刑罚的功能
(二)客观地认识刑罚的功能
三、刑罚的目的
(一)报应目的
(二)预防目的
(三)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目的
(四)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
四、死刑问题
(一)死刑的演进
(二)死刑的存废之争
(三)美、日、俄、中国死刑状况
(四)我国的死刑政策(重点掌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刑罚权的性质?
5
2、如何理解刑罚的功能?
3、如何理解刑罚功能与刑罚目的关系?
4、如何理解我国的死刑政策?
第八讲 刑罚论问题研究(下)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和分类(重点掌握)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
(二)量刑情节分类
1、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2、命令性量刑情节与授权性量刑情节
3、单功能量刑情节与多功能量刑情节
4、罪中情节、罪前情节与罪后情节
5、法定量刑情节与酌定量刑情节
二、自首制度
(一)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重点掌握)
(二)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
(三)自首的法律后果
三、立功制度
(一)立功的概念和特征
(二)立功的法律后果
四、累犯制度
(一)普通累犯的构成条件(重点掌握)
(二)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
(三)累犯的刑事责任
五、数罪并罚
(一)数罪并罚原则
(二)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适用(重点掌握)
(三)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数罪并罚
六、减刑和假释制度
(一)减刑和假释的概念
(二)减刑和假释的条件
七、追诉时效(重点掌握)
(一)追诉时效的期限
(二)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2、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立功制度?
3、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累犯制度?
4、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
5、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制度?
第九讲 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一、职务犯罪
6
(一)职务犯罪概念
(二)职务犯罪特征(重点掌握)
二、贪污罪问题
(一)贪污罪的概念
(二)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三、挪用公款罪问题(重点掌握)
(一)挪用公款罪的概念
(二)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四、受贿罪
(一)受贿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重点掌握)
(二)受贿罪的类型(重点掌握)
(三)刑法规定的其他贿赂犯罪(受贿型犯罪、行贿型犯罪、介绍型犯罪)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重点掌握)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特征
六、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一)职务犯罪的危害
(二)职务犯罪的预防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职务犯罪的特征?
2、如何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3、如何理解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4、如何理解受贿罪的构成特征?
5、如何理解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特征?
6、从哪些方面对职务犯罪进行预防?
第十讲 刑法前沿问题研究
一、犯罪的不同概念(重点掌握)
(一)犯罪的政治学概念
(二)犯罪的犯罪学概念
(三)犯罪的刑法学概念
(四)犯罪的司法概念
二、犯罪原因与控制
(一)犯罪的原因
(二)犯罪的控制
(三)社会转型与犯罪预防(重点掌握)
三、刑事政策问题研究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二)我国主要刑事政策
(三)我国刑事政策完善
四、刑事法治建设中的主要问题(重点掌握)
(一)越权司法解释问题
(二)司法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问题
7
(三)权力对刑事司法的不正当影响问题
五、刑法与和谐社会构建(重点掌握)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二)刑事和解制度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不同犯罪概念之间的关系?
2、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看待越权司法解释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