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研大纲 学院代码:009 学院名称:体育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12 体育专业综合 考研大纲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2.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 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二章 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1.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 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 3.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4.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 第三章 运动员选材 1. 运动员选材的概述 2. 运动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施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 运动训练原则和运动训练规律释义; 2. 运动训练原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 各训练原则释义、学科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1.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区别和联系; 2. 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的发展趋势; 3. 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 4. 分解、完整、重复、持续、间歇等训练法的分类及其应用; 5. 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基本分类;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1. 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意义及要求; 2. 力量素质的类型及其常用训练方法; 3. 儿童少年力量训练注意事项; 4. 速度素质分类及其训练方法; 5. 速度素质训练注意问题; 6. 耐力素质分类及常用训练方法;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1. 运动技术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2. 运动技术的决定因素; 3. 运动技术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4.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 何谓技术风格,技术风格的影响因素; 6. 运动技术创新缺损时的相关训练对策;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 竞技战术构成及分类; 2. 体能和技能对竞技战术的影响; 3. 战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4. 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5. 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6.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 心理能力与其它竞技能力的相关关系; 2. 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3. 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 4. 心理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 第十章 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1. 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 按训练阶段划分的训练计划种类; 3. 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 4.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5.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 6. 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基本内容和负荷特征; 8. 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的异同点; 9. 何谓“高原现象”,导致“高原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10. 如何保持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竞技能力; 11. 竞技保持阶段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特点;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1. 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 2. 何谓竞技状态,竞技状态与大周期阶段划分的关系; 3. 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类型的选择; 4. 训练大周期日程确定的工作步骤; 5. 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选择和负荷安排; 6. 微缩大周期在现代竞赛制度下的重要作用; 7. 比赛类型的划分及其任务; 8. 如何科学安排年度训练过程中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9. 如何科学安排不同训练水平和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赛前中短期集训; 10. 年度训练计划表的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 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 1. 训练周类型划分及其训练任务; 2. 各类型训练周计划的主要内容、负荷变化及手段方法; 3. 训练课的类型; 4. 训练课的基本结构; 第十三章 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 1. 如何在训练内容上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工作; 2. 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 3. 教练员赛场指挥的基本原则; 4. 运动员参赛行为表现的种类;影响运动员参赛行为的因素; 5. 参赛总结的作用、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项群训练理论 1. 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2. 了解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体系; 参考教材: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版 运动生理学考研大纲 绪论 一、运动生理学概述 二、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三、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四、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 五、反馈与前馈 第一章 肌肉活动 第一节 细胞生物电现象 一、刺激、反应与兴奋 第三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 一、肌肉收缩的形式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 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章 能量代谢 第一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ATP 与 ATP 稳态 二、ATP 的生成过程 三、不同途径合成 ATP 的总量及效率 第二节 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测定原理与方法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三、基础代谢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概述 二、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功能 三、眼的视觉功能 四、耳的听觉功能 五、内耳的平衡觉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二、中枢对姿势的调节 三、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四章 内分泌调节 第一节 内分泌与激素 一、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其特征 二、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 三、内分泌功能轴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 一、下丘脑和垂体 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三、肾上腺 四、胰岛 五、性腺 第三节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一、重要内分泌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第五章 运动与免疫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系统 二、免疫应答 第二节 运动与免疫 一、免疫功能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第六章 血液与运动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第二节 血液的功能 一、血浆的功能 二、血细胞的功能 第三节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第七章 呼吸与运动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三、肺通气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运动时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八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第四节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第九章 消化、吸收与排泄 第二节 排泄 三、肾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四、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 第十章 身体素质 第一节力量素质 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力量素质的测定与训练 第二节 速度素质 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速度素质的测定与训练 第三节 无氧耐力素质 一、无氧耐力素质的学基础 二、无氧耐力素质的测定与训练 第四节 有氧耐力素质 一、最大摄氧量与无氧阈 二、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三、有氧耐力素质的测定与训练 第十一章 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第一节 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一、赛前状态 二、准备活动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二、稳定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 三、运动性疲劳的检测指标 第四节 恢复过程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二、促进恢复过程的措施 第十二章 运动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运动技能的生理学基础 一、运动技能的分类 二、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第三节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第十三章 年龄、性别与运动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一、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二、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 三、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 第二节 女性与运动 一、女性的生理特点 二、女性运动的特殊问题 第三节 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一、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二、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三、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原则 第十四章 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身体成分概述 一、体重与身体成分 二、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的意义 三、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第二节 肥胖与体重控制 一、肥胖的危害及其形成机制 二、体重控制与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第三节 运动处方 一、概述 二、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三、运动处方实例 第十五章 环境与运动 第一节 冷热环境与运动 第二节 水环境与运动 第三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 一、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二、人体对高原环境的反应和适应 参考书目: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版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