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考研秘籍考研网!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考博真题下载    考研真题下载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网 >> 文章中心 >> 专业课 >> 正文  2017年江苏大学869中国美术理论考研大纲

新闻资讯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单位网上接受咨询和报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研究生专场招聘场面火爆
普通文章 厦大女研究生被杀案终审判决 凶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广东八校网上试点考研报名将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硕士北京招生单位报名点一览
普通文章 洛阳高新区21名硕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层领导
普通文章 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从下周一开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区网上报名时间安排表
普通文章 广东:研究生入学考试2003年起重大调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国研招上海考区报名点一览表
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宁夏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大连铁道学院04年硕士接收调剂生源基本原则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筹)05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学04年考研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04年研究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5年硕士调剂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调剂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学04年研究生招收统考生调剂信息
普通文章 广西大学0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2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2
2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美术理论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
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艺术类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培
养具有较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考试测试考生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的扎实程度,考查考生能熟练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解决现实美术研究创作中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
应该对中国美术理论关键概念、范畴以及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同
时也具备能对美术现象、美术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不得带有参考资料。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1、填空(10 个空 ,每空 2 分,共 20 分)
2、名词解释(5 个 ,每题 4 分,共 20 分)
3、古代文献翻译(5 个,每题 10 分,共 50 分)
4、论述大题(4 个,每题 15 分,共 60 分)
假如每题分数有变化,变化范围亦不大。
III 考查内容
1、 能够较全面地掌握中国历代画论文献知识。
2、 中国历代绘画理论中经典思想的掌握。
3、 中国历代绘画理论中的范畴、概念、术语的理解和掌握。
4、 中国历代绘画理论的著名文献的解释与理解。
5、 能够联系实践,对中国历代绘画理论思想的阐发分析的能力。
6、 考查有关绘画理论的写作能力,论证能力和语言阐述能力。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著作 A 是明代著名绘画理论家何良俊所著。
A《四友斋画论》 B《妮古录》 C《画原》
2、请选择顺序正确的“谢赫六法”: B 。
A一曰气韵生动;二曰应物象形;三曰随类赋彩;四曰骨法用笔;五曰传移模写;六曰经营
3
位置。
B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
模写。
C 一曰气韵生动;二曰传移模写;三曰经营位置;四曰应物象形;五曰随类赋彩;六曰骨
法用笔。
3、请完整填写下列句子:“吾师心,心师目, C ”。
A 目师黄山 B 目师太行 C 目师华山
4、“湘东殿下,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湘东殿下”是指 B 。
A 姚最 B 萧绎 C 刘义庆
5、子曰:“志于 ,据于 ,依于 ,游于 。”前句最后一个字正确的的顺序是 A 。
A 道、德、仁、艺 B 德、道、艺、仁 C 艺、德、仁、道
6、宋代画家米芾山水画的创作手法被形容为 B 。
A 米家笔戏 B 米家墨戏 C 米家彩戏
7、以下元代画家中,哪一位以画竹而享有盛名, A 。
A 李衎 B 赵孟頫 C 王蒙
8、五代后梁画家荆浩的名号及著作是 B 。
A 韩湘子 《初学记》 B 洪谷子 《笔法记》 C 老莱子 《石头记》
9、清代王时敏云:“六书 C 为首,乃绘画之滥觞。”
A 行书 B 篆书 C 象形
10、“六籍”是指 C 。
A 诗、画、礼、乐、易、春秋 B 书、画、礼、乐、诗、春秋 C 诗、书、礼、乐、易、春秋
4
二、名词解释:(共 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太朴
答: 意即未经过加工的原始材料,引申为原始质朴的大道,常常形容艺术的浑然质朴的
境界。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正如雷尊象鼎,虽丹碧烂然,而太朴浑沦之气,非鬼
工匠手所能拟议。”老子第二十八章云:“朴散则为器”。
2、 宁拙毋巧
答: 宁可朴拙不要精巧。老子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用以说明艺术
创作过于追求精巧反而失去艺术的质朴之味,从而难以回味。
3、 野狐禅
答:佛教内对一些非真正坐禅悟道而妄称开悟者的称呼,艺术中借用来比喻那些不求扎
实基本功和传统的训练而自命得意的外道或异端艺术家,。据说从前有人解错了禅悟的一个
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经由百丈禅师予以纠正才得解脱。
4、 兔起鹘落,急追所见
答: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运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兔起鹘落,少纵则
逝矣。”兔子刚起来,鹘就能扑过去,比喻动作敏捷,作画写字下笔迅速。鹘,是一种鹰科
猛禽。
5、画道
答:道在绘画中的体现就是画道。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绘画艺术的根本规律,
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
三、翻译以下古代美术理论选段(共 5 段,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遍观众画,惟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
忘,离形去知,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唐·张
彦远《历代名画记》)
答:看遍众多绘画作品,只有顾恺之描绘古代圣贤获得了其中奥妙,面对这样作品终日
都不会感到厌倦;集中意念,放开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自然之奥妙,达到物我两忘,精神
离开自己的肉体,去除了肉体的感知,即使身体形如枯槁,内心寂如死灰,不也可以悟得妙
理吗?这就是所谓的画道。
2、余初未尝识画,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图画悉知巧拙工俗,
造微入妙。然此岂可单见寡闻者道哉。(北宋·黄庭坚《山谷集》)
5
答:最初我并不善于辨识绘画艺术,但经过参禅而知道了超出世俗功能的功能,悟道而
知进入了道的境界之后就觉得眼前简洁通透,一片化机。于是观看图画就知道了作品精巧、
朴拙、工整、庸俗,创造微妙的差别,深入奇妙的境地。但这些怎么能和那些见识单一的人
说呢?
3、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未若师诸
心。(北宋·范宽语,见《宣和画谱》)
答:前辈画家的方法,没有不吸取身边的各种事物特征的,我与其学习其他人,还不如
学习各种事物。与其向各种事物学习,还不如向自己的内心去学习。
4、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岫,泰山特好主峰,天台、武夷、
庐霍、雁荡、岷峨、巫峡、天坛、王屋、林虑、武当,皆天下名山巨镇,天地宝藏所出,先
圣窟宅所隐,奇崛神秀,莫可穷奇要妙,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
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北
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集》)
答:嵩山美妙的溪水比较多,华山险峻的山峰比较多,衡山突出的岫比较多,常山排列
的岫较多,泰山有雄伟的主峰。天台山、武夷山、庐霍山、雁荡山、岷峨山、巫峡、天坛山、
王屋山、林虑山、武当山,都是镇得住天下的名山,也是出产天下宝藏 的地方,还是先人
圣贤修行的洞窟宅邸所隐居的地方,奇岖神奇秀丽,难以探究到其中的奥秘,若要获得其中
的精彩的地方,没有比爱好、勤奋以及长期畅游在大自然中更好的办法了,把看到的事物存
储于胸中,眼睛虽然看不到画绢,手虽然没有接触笔墨,但是这些名山的各种事物磊落苍茫
的特征没有一件不是我所作的绘画。
5、曹吴二体,学者所家,按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者,本曹国人,最推工
画梵像,是为曹,谓唐吴道子曰吴。吴之笔,其势园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
衣服紧密,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学风,曹衣出水。(北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
法》选段)
答:曹吴两种画风,学画者推尊而效法之。依照唐《历代名画记》称北齐曹仲达,本是
曹国人,最推赞他擅长画佛像,此是曹;说唐吴道子是吴。吴的笔画,其形势旋转,而画的
衣服飞升。曹的笔画,其形体稠密重叠,而画的衣服窄小。所以后辈称许他们说:“吴画的
6
衣带当风吹动;曹画的衣服出自水中”。
四、论述题(共 4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何谓《周礼·考工记》的五色系统?请作详细阐述。
答: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
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
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
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钟氏染羽,
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2、顾恺之所说“迁想妙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中国画术语。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
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与西晋陆机《文赋》中所谓“浮藻联翩”
含意相若。但“迁想”比之“联想”更广 泛,更有目的性,画家的“想象力”出于“迁想”,
也是画家“神思”的基础。故历来论中国画学的“气韵生动”,赖“迁想妙得”有以致之。
“ 迁想妙得” 提出了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迁想”指的既是
由此一物象联想到另一物象,更是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入对象之中,与对象
融合,这有点近似西方近代美学的“感情移入”,或演员的“进入角色”。只有通过画家深
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迁想”达到主客观统一,才能“妙得”对象的神
韵气质,在作品里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迁想妙得“的主张,实际上正是最早提出的如
何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的经验之一。“迁想妙得”的思维方法,实质上就是艺术(绘
画)创作的“悟性”问题,是和艺术家的学养紧密相联的,学养越高,觉悟点越多,越丰富,
越容易开悟迁想而有所妙得。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
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即
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
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中国
画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便是由“迁想妙得”而达得的。一幅画不仅仅描写外形,而且
要表现出内在精神,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思考、思索并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中,去感悟、
把握对象的真正精神气质,才有“妙得”。 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画裴楷像,画成后,虽
形貌俱佳,但觉精神特点,并未完全表现出来。因为裴楷不但有俊美的形象,还有很高的学
7
识才干,若仅表现其仪容之美,而不能表现他的学识和才干,则没有表达出他内在的精神。
所以顾恺之重新考虑,在裴楷颊上添上三毛,终于获得了两者俱胜的妙果;再如,顾恺之画
谢幼舆在岩石中,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画,他说:“谢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丘
壑中”。可见,顾恺之这样的创作,既非得于形象上,又非得于技法中,而得之于他心灵深
处的创造。
3、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认为画“鬼魅最易”而画“犬马最难”?
答:“画鬼容易,画犬马难”,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它说明从
实 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最难的,非下工夫不可。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
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
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有位门客来给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门客回答说:“画狗、画马最
难了。”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最容易呢?”门客答道:“画妖魔鬼怪最容易。因为狗
马每个人都知道,早晚随时可见,不容易画得像,所以最难画。至于妖魔鬼怪,根本不存在,
谁也没有见过,可以随心所欲,所以最容易画。”
4、如何理解唐代王维《山水论》中所说的:“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答: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 隐隐
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王维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
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
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
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询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考研咨询 QQ 34552650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称:昆山创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考研秘籍网 版权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