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国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考研真题、考博真题、答案,部分学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费下载。 下载流程: 考研真题 点击“考研试卷””下载; 考博真题 点击“考博试卷库” 下载
1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 3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4 2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为高 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 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本课程的考查目标是考核 学生是否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及其历史进程,是否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等各项工作的行动指 南,同时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题型 题量 每题分值 每种题型总分值 名词解释 4 5 20 辨析题 4 5 20 简答题 5 10 50 论述题 3 20 60 III 考查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道路和基本经验。 3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 确立。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 教训。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 对外开放。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 践。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巩固和发展爱 国统一战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专业学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一化三改” 2. 与时俱进 3. 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 3.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还具有实质性的区别。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如何理解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我国为什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 在实践中如何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5. 我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2.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3. 论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 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 时并举的路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 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 时代性”,就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局势 新变化的关系,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趋势,为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 路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把握规律性”,就把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与 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 来,把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富于创造性”,就要直面现实的矛盾,以我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5 3.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 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就是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社会。 二、辨析题 1.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错误。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实际是不准确的,不正确的。其原因在于把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混为一谈了。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中,有些是体 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如公有制、按劳分配;有些并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如非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生产要素)形式等。 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1)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 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落后的状态。所以,从 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 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 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3)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 言。经济体制及相关体制的改革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 了整个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3.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还具有实质性的区别。 错误。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 一样。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 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作用、职能一样。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 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 职能;第三,历史使命一样。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 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错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 6 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从总体上看,新 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 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敢冒风险,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为我国的经济进 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三、简答题 1. 如何理解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 本观点,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 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 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 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 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地增强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 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 条件。实践证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 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3. 我国为什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 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以公有制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使之牢牢占据主体的地位。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 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 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离开 7 了多种所有制,就背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就会重蹈超越阶段、违背国情的覆辙。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 务。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 为判断标准。那种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张,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符 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 4. 在实践中如何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相互促进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2)改革、发展和稳定是相互制约的。 5. 我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3)这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 四、论述题 1. 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 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 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大力加强执政 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 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 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 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 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 策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走"优质,高效,高产"的新型农业道路,发展生态安全农业.努力做 (1)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 (2)这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 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是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评判的标准之一。 8 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同时做到统筹兼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要做 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的统筹兼顾.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保证农业生产的前 提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节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走集约化经营道路, 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中体现。 ③统筹区域发展是谨慎渡过“矛盾突显期”的需要。 抓好资源节约工作: 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资源。 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发展节能降耗产品和节能省地型建筑。 三要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 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城市和农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完善资源综 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 五要全面加强管理,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发 布制度。 六要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深入人心。 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个重 要举措。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消化富余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本出路。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的一个实际步骤。 统筹区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所谓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中央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不 断扩大的区域差距重新回归到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范围,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 标的动态努力过程。 ①统筹区域发展是抑制区域经济差距负面效应的需要。 ②统筹区域发展是联动解决各类区域存在和潜在的各种区域病的需要。 9 保护。重点搞好“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三峡 库区、松花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抓好大气 污染防治和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 染。继续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执法检查,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 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3. 论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可以与公有制经济形成一种竞争态势,促进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介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 供借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资金短缺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1)含义: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